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然后知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然后知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心理学家博茨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年重复”。社会思品教师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才能与时俱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不仅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的思维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的需要。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反思型的社会思品教师呢?

一、提升理论素养,反思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理论素养有两类,一类是“所倡导的理论”,主要是

指教育中的一些应然理念,它的核心是教育理论和知识理念。例如:我们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这类知识教师容易认识到,但它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及教育教学中一些实际问题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类知识并不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直接跟教育教学的实际相关,对教学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类知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经验、经历。一般来说,如果教师的应用理论是先进的,将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如何解决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之间的不一致,使“所倡导的理论”能自动地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就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教师要研究新的教学理论,了解掌握国内外新的教育教学动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完善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其次,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科需要,或从教学体验出发,有针对性地重点研读一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借鉴指导作用的专著、论文,通过广泛涉猎和重点研读,掌握更多的应用理论。再次,教师要经常反思。反思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使自己看到在实际教学中“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往往是不一致的,通过反思来沟通理论和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二、参与教学探讨,提升反思的开放性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自我反思是不够的。自我反思就像一

个封闭的系统,如果缺乏外界的刺激,它就不可能更加有序,必须使系统开放,才能有所变化、有所进步。因此,社会思品教师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拓展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水平。同一个问题经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事之间既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究,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听课、备课组、教研组活动、课题研究等来相互合作,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与同事进行对话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从他们的

课堂中受到哪些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讲,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是培养教师反思能力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三、捕捉教育信息,反思教学的针对性

贯穿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教师的“教”应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及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教学进程中及时捕捉教育信息是教师反思的源泉。捕捉教育信息,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兴趣、行为、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并将其引入到课堂之中。比如讲授“法律打击经济犯罪”时,我在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破坏经济秩序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由于是耳闻目睹、自己亲身体验的,因此学生谈起来显得游刃有余,气氛也特别活跃。这节课学生在轻松、自在的交流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比如,在进行“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时,我联系到2008年9月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大时事,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以及这一事件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如,在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思想教育时,我联系学生自己的财物(书、文具、自行车等)和他所使用的课桌椅、实验器材等,阐明公共财物的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为什么损坏公物要赔偿等问题。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对象,对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他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出发,会对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进度、课堂组织与管理及效果作出评价。通过学生反馈,教师可以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为了让学生这面“镜子”时刻激励我们、提醒我们,我们必须经常自我反思,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整理听课笔记,反思教学的全面性

一线教师经常会有外出听课的机会,许多的展示课、研究课,都是上课教师乃至身后一个团队智慧的结晶。平时在听课的过程中,虽然不见得每节课都非常精彩,但如果我们善于去发现、善于去总结、善于去整理,不论什么层次的课例,或多或少都对我们的教学有些启发。为此,对每次听课的笔记都要进行整理:首先,听课笔记应真实地还原课堂。在听课时,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尽量真实地还原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听课笔记应及时记录所思所想。随时记录下听课过程中一闪而过的想法,这样便于我们课后对于课堂教学进行深入思考。或许,当时的点滴想法有许多的不妥之处,但总能有种种启发,总比不记要好千倍百倍。再次,提炼、综合自己的听课笔记。教师要做有心人,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听课笔记进行一次提炼综合,将听课笔记中记录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提炼、综合,从中寻找一些共性的、对教学有帮助的、

能起警示作用的做法,从而达到反思的作用。

五、坚持写教学后记,总结反思的及时性

反思的教师在追求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写教学后记,是教师提高反思意识和能力最直接、最简易的方式。教学后记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教学体会和感受诉诸笔端,从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学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新的源泉,是无价之宝。”课后整改,重在及时,贵在坚持。教学后记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可以记教学过程的“亮点”,如巧妙新颖的引入、形象贴切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等,又可以记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例如:在执教《赞扬与鼓励》这一教学内容时,我提了以下问题:“你给过别人赞扬吗?你给别人的赞扬多吗?”许多学生回答给过别人的赞扬,但并不多。我接着又问:“为什么会再现这种情况呢?”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回答:“别人给我的赞扬少,我给别人的也少。”我说:“这可能与人的性格有关,有些人不喜欢去赞扬别人。”另一位学生颇为幽默地说:“物以稀为贵嘛。赞扬多了就会没意思了。”这时我不是急于去评判孰是孰非,而是让学生就这几种回答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我再作归纳分析。事实上,一堂好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真实的学习过程才能令人难忘。这是一堂积极的深入的社会思品课,课后我分析了成功的原因,写了教学后记,相信会对我今后的工作起到良好的启示作用。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不断地反思就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困惑,“教然后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