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奶牛蹄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奶牛蹄病的综合防制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奶牛蹄病是奶牛蹄发生的病理变化,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圈舍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保健措施,病原菌、病毒的感染及消化、生殖系统等疾病的继发等密不可分,该文针对奶牛蹄病的预防提出了综合防制措施

关键词:奶牛;蹄病;综合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38-02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发生的病理变化,包括蹄病和蹄变形。蹄变形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蹄病指蹄发生了病变,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蹄变形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3种。奶牛蹄病,从疾病的发生发展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毛状疣)、和腐蹄病等;从疾病的病理表现分为蹄底溃疡、白线损伤、蹄底脓肿、趾(指)间皮炎、蹄疣和趾(指)间蜂窝质炎等。

我国因肢(趾)蹄病淘汰的奶牛在10%以上,南方地区甚至高达40%,而蹄病在肢蹄病中所占比例为90%。奶牛肢(趾)蹄的好坏是衡量奶牛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在做好奶牛蹄部患病治疗的同时,关键是要在平时从遗传因素、圈舍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蹄部保健、病原的感染及消化和生殖系统等蹄病的相关因素出发,综合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蹄病诱因,减少蹄病的发生。

1 做好遗传选育

制定选种选配方案时,注意对公牛的后代情况进行调查,选择肢蹄健壮,蹄型合格的公牛使用,避免公牛蹄型对后代的影响;加强母牛的个体选择,及时淘汰先天性蹄变形及易发蹄病的母牛;对母亲发生蹄变形的母牛不选留。

2 创造舒适的圈舍环境

(1)牛舍应选择在采光性好的向阳面建造,一般建造为全封闭式牛舍,屋顶采用绝热性好的材料,夏季防热辐射,冬季防寒。圈舍要有通风换气设施,加强牛舍的空气流通,降低氨气浓度,保持圈舍的干爽,减少细菌滋生。夏季圈舍应安装吊扇等降温设施给牛群降温,预防奶牛热应激引发蹄病。

(2)牛床及运动场的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应松软平整、清洁干燥、基底夯实。牛床保证每头牛有宽1.5 m的活动空间。如采用水泥地面,地面应平整,有防滑小槽,牛床自前向后应有1°~3°的坡度,利于排水。地面破损后及时修补平整。如有条件,最好给牛床铺上一层橡胶垫,减少蹄底的磨损。

(3)运动场的地面铺设,北方干旱少雨的地区一般采用三合土(黄土、沙子、白灰)夯实、平整;南方潮湿多雨的地区一般采用水泥地面或者红砖立码,如用水泥地面应有防滑槽,采用红砖立码必须先将基底夯的坚实而平整,然后将规则的红砖整齐而平整的码放,防止高低不平造成蹄部的磨损。严禁使用沙石混及炉渣铺设运动场地面以防石子及炉渣挫伤蹄底。运动场建成中间高两面低的凸形或两面高中间低的凹形,低处为排水沟,利于排水。运动场每头牛有15~20 m2的活动面积,确保奶牛足够的运动。如有条件最好采用排水良好的天然运动场,蹄病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3 均衡营养的日粮

(1)日粮按需提供能量和蛋白,精粗比适当。按需提供奶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不能随意更改。根据奶牛产奶量提供精料补充料,保证喂给足够的优质粗饲料,精粗比例要适当,一般产奶高峰期精粗料比为60:40,对于个别单产高的奶牛精粗严格控制70:30范围内。精料补充料每天分3次饲喂,在分娩后精料补充料应逐渐增加。粗饲料切成长3~4 cm,不应过短,自由采食。最好喂给全混合日粮。坚持日粮的稳定,切忌突然变更饲料;杜绝饲喂霉变饲料和冰冻饲料。

(2)日粮中提供适宜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保证饲料中钙、磷、镁、钾、钠和硫的含量,特别是钙、磷的量和适当的比例,钙磷比在1.4:1最利于吸收;保证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硒、碘的含量,尤其含锌无机盐。保证奶牛维生素A、D、E和烟酸及其他维生素的供应。

(3)为了防止瘤胃酸中毒,日粮中添加0.8%氧化镁和1.5%碳酸氢钠(按干物质计)缓冲剂与饲料混合饲喂。

(4)饲喂益生酵母等活性酵母产品,促进瘤胃微生物菌群的繁殖,改善瘤胃发酵,使瘤胃的pH更加稳定。

4 加强牛舍环境卫生的管理

及时清扫牛舍及运动场的粪尿,污水、石子及硬物,定期对牛舍及运动场消毒,保持蹄部清洁,夏季每日用清水冲刷蹄部,冬季干刷,并将其形成日常管理制度化。保持牛舍及运动场的平整,清洁干燥,防止粪尿污染腐蚀蹄部,细菌滋生侵害蹄部,坚硬的异物造成蹄部的机械损伤;在牛舍与运动场的圈舍进出口铺洒生石灰等防止奶牛滑倒对牛蹄造成损伤。

5 定期浴蹄

浴蹄有喷蹄和浸蹄两种方法。喷蹄就是将蹄部的粪尿污物清洗干净,用3%~5%福尔马林溶液(防止溅到上造成灼伤)或15%硫酸铜溶液直接喷洒在牛蹄上。浸蹄就是在挤奶厅或奶牛的通道设立两道池及清洗池和药浴池,清洗池长度在5 m以上,在清洗池内铺入棕垫或其他摩擦性大的材料(以利于清洁牛蹄),再加入20 cm以上池深的清水;药浴池与清洗池相隔2.5 m,长度在5 m以上为宜,深约15 cm,加入10 cm深度3%的福尔马林溶液或5%~10%硫酸铜溶液浸泡蹄部20 min/次。蹄浴液水温掌握在15 ℃以上,才会使蹄浴液充分发挥药效;为使吸附于蹄部皮肤上的药物发挥作用,蹄浴后奶牛应置于干燥场地,使蹄保持干燥30~60 min;浴蹄的间隔时间夏季每隔15 d浸蹄一次或隔4~5 d喷蹄一次,冬季延长至每月浸蹄一次或间隔10~15 d喷蹄一次为宜。

6 正确修蹄

选择专业的修蹄人员,每年在奶牛分娩前的3~6周和进入泌乳期的120 d至少对奶牛进行至少两次维护性修蹄,对于有些蹄部结构比较差的奶牛,修蹄次数需要多一些,泌乳期过长的奶牛干奶前需要多修一次。在修蹄过程中要以矫正过度生长的角质,复原蹄趾间的均匀负重和早期去除趾指损伤为目的。当日常修蹄达到这三个目的,奶牛就会有一个良好形状、底部平整、功能正常的蹄子。

准确判断蹄形,防止过削。修蹄后蹄壁很健康,仍有微弱的水平条纹,光滑而不苍白;牛蹄正面中间从蹄冠到趾尖的距离一般为7.5 cm,一些个体大的适当延长;趾间内侧蹄壁是为负重面,不应该修剪;蹄底至少有0.6 cm厚,不应修剪太薄;内外侧蹄趾与白线连接的部位的角质至少有1.8 cm厚,并与肢体的长轴形成垂直夹角;过度生长的趾尖应该去除,剪短到合适的长度,蹄底也应该修薄,在剪切面留0.6 cm厚。

7 做好奶牛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做好酮病、母牛肥胖症、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炎、胃肠炎、瘤胃酸中毒、霉变饲料中毒等可诱发蹄病的疾病的防治,减少蹄病的发生。建立口蹄疫免疫制度,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接种,做好抗体监测,严防口蹄疫病毒侵害牛蹄造成危害。每周检查牛群一次,做好记录。当蹄变形严重,蹄病发生率高达15%以上,应视为群发性问题,查找病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