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童立场的七彩元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儿童立场,应是学校管理者的立场。它表征在学校管理者的活动观、开学观、空间观、学生观,以及学生的成长观、求知观和个性观等各个方面,它包含着七种元素,内隐于学校管理者的心底。
【关键词】学校管理 儿童立场 基色
电视剧《心术》中南南因为病愈之后可以上学而兴奋不已,但霍医生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真去了,就不一定喜欢了。”镜头在众人沉默和南南讶异的眼神中切换了,没有追问,没有答案,此处留白让人回味:为什么孩子上学时步履沉重,而放学时却脚步轻松?
儿童在哪里,学校就在哪里。有儿童的地方才可以称之为学校。只有儿童适合并喜欢,这里才是学校。学校是由儿童和成人共同形成的场域。建立学校的初衷是什么?为谁服务?价值取向在哪儿?答案都指向儿童。所以,“儿童优先”不仅仅是文明社会对儿童应有的承诺,更是教育人心底最坚实、温柔、美丽的那抹基色。
基色是基础、基本的色调,默默蛰伏在底层,不张扬。它坚定而“霸道”,决定了所有,不论是外显的,还是内隐的,一切都服从于它的存在。它是天才协调者,一方面与外显的部分相互映衬,另一方面协调着外显部分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冲突,然后和谐就此到来。它并不单调、单一,常常丰富而多彩。
所以,学校管理者的儿童立场这一基色一旦确定,“理想的学校”就成为一种可能,并走向现实。
一、一抹张扬的红色
12月30日下午全校师生集聚一堂,举行一年一度的、长达3个小时的“迎新师生联欢会”。50位学生的开场舞,在曾赴维也纳演出的架子鼓手沈家为同学紧密的鼓点带领下,将全场推向了欢乐的顶峰;校园版《贵妃醉酒》让大家认识了男生松烨和伴舞的4个女生;6个男生为街舞疯狂……这不由得让人惊讶,学校里居然“潜伏”着这么多“舞林高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见到同学,远远一声“Hello”,耸一下肩膀,甩一个响指,迎面击个掌……
“迎新师生联欢会”这一活动连续3年占据着“学校十大创意活动”排行榜榜首。学生喜欢这项特色活动。而如果从儿童立场去解读,就会发现其中承载着儿童对生命的无限渴望。首先,儿童渴望自由生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着自己的爱好与特长。但是,大一统的学科教学,按着课表一一进行着,孩子们就像匍匐在流水线送餐桌旁,在统一的时间同时张口,同时咽下同一种食物,连咀嚼的时间都规范到分秒。他们无暇也没有空间自由展示特长。要不是那些活动,谁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谁会欣赏到他们的精彩表演?儿童存在的本质是自由,活动为儿童的自由生长提供可能。其次,儿童渴望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人在运动中舒展身体乃至灵魂。儿童更要在身体舒展中生长机体,在身体律动中协调成长,在汗水挥洒中成长为意志坚定的人。再次,儿童渴望认识伙伴。教室规定了孩子交往的空间,课表规范了交往的时间,老师、家长的区域限制又规范了孩子交往的可能。人是群居动物,儿童也是人,交往是他们的渴望。因此,儿童生命活力渴望在活动中得以迸发。
学校的活动观是什么?是为了促成儿童的自由生长。如果站在这样的立场去建构活动,学校就温暖常在。如果用一种颜色来给这样的儿童立场定位,那么,红色最为恰当。
二、一抹快乐的橙色
橙色让人感到温馨。它没有红色艳丽,但有红色亮丽;没有红色耀眼,但有红色明媚。它总能给人带来愉悦、振奋、积极之感。
开学,是“输入”快乐的最佳时机。孩子一进校,就能听到“同学,你好!我是校园导游,我来介绍一下学校吧”,就会看到标语“欢迎你加入快乐大家庭”,就会见到电子屏上自己背着书包走在校园里的“现场直播”。于是,孩子们挺起胸膛,绽放笑容。
但很快,孩子的笑容会被有意无意地“没收”。比如开学典礼,总有一些训话;校长、教师,又是“强调”,又是“领誓”,两个小时的“轮番轰炸”为的是什么?是逼着孩子走进学校这个成人的“控场”。也不管孩子对学习抱有怎样的态度,就给了一个“艰苦”的假设定义。试想,还没怎样就已经被警告,这样的环境能让孩子喜欢、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吗?所以,学校的“开学观”,就是要引导孩子成为快乐天使。快乐地进校,快乐地上课,快乐地游戏,快乐地思考,站在儿童立场上去做好开学文章。斐然同学这样写道:“我还从来没有在开学典礼上如此兴奋过!我和所有同学一样,屏住呼吸,眼睛紧盯着校长,只等她的手在空中有力一划,一位幸运儿就会在大屏幕上‘诞生’,然后在全校师生的欢呼声中到前台领‘幸运学生’的‘幸运礼物’――李开复的著作《做最好的自己》……多么希望这位幸运儿就是我啊!全场瞬间又安静下来,‘幸运班级’抽奖开始了……”
孩子真是可爱,一心要获得“幸运”,一心想得到祝福,这就是孩子的真实心理。所以,要聆听儿童的声音,在开学第一天就唤醒儿童的梦想,让儿童去“做最好的自己”。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在开学第一天就保护儿童的梦想,让快乐伴随梦想实现。快乐橙色在开学第一天就蛰伏在儿童的心里,在他生命的又一段旅程开启时就被及时唤醒。
三、一抹安全的黄色
观察孩子的穿着,你会发现除校服外黄色系列居多。黄色与冷色在一起,就会生出暖意,让冰冷不再彻骨;而一旦靠近暖色,就会切入冷意,让灼热消停。所以黄色是安全色彩,它常出现在装潢、装饰中。
学校的“读吧”就是以淡黄色为主色调。靠着墙壁、围着柱子、贴着椅子,错落有致地静卧着淡黄色书柜,随机间隔着淡黄色的沙发和茶几、深黄色藤蔓秋千、红黑相间的别致桌椅。这样,安宁、安定、安全的气息便会迎面扑来。之所以能被孩子们选为学校“最喜欢的十大场所”之首,就是因为它的布置和构建是基于儿童立场的学校空间观。
学校的空间观,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让儿童感觉安全,都让儿童蓬勃生长。儿童需要有空间静静地生长。首先要有空间。教室也是空间,但这是大家的空间,同学的、老师的,有时还是家长的,在“大家”与课桌椅围成的方寸之地蜷缩着,想成长身体和心灵是何其困难!其次,空间要静静的。没有同学的打扰、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要求,只有自己的心跳,沉醉在自我的世界里,静观个我,寻找真我,超越前我。因而,这个空间是偏于一隅的,一窗阳光、一本书、一杯水、一段舒缓的钢琴曲,便是整个世界。因而,这个时间段里,缓慢,懒散,也许没有知识的产出,也没有分数的增加。但就在这看似无所事事的状态中,儿童的生命内涵悄然地丰富着。
四、一抹自由的绿色
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81岁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站在领奖台上说:“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学校校本培训案例《一盆迟开的》就是它的“现实生活版”:张炳华校长种植的四盆中两盆如期开放,还有两盆却没有,“我舍不得将它们丢弃,放在家中就当看绿叶,哪知年底第三盆开了。这不禁引起我的思考,便给予第四盆悉心照顾,终于在温暖的三月开花了。”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哪个季节开放,是它对环境、身体考量之后的决定。儿童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天然的存在,他以独有的方式主动建构自己的世界。尊重儿童,读懂儿童成长的密码,这就是基于儿童立场的学生观。
儿童成长没有快慢之分。少年得志,并不一定是好事,而厚积薄发一定更具生命力。课堂上不急于告诉答案,而是等待孩子慢慢思考,于是思维皱褶被展开,生命道路被铺就;实验时,看着孩子慢慢摸索,哪怕无数遍,也比教师急急忙忙地去帮忙的“一次性成功”更具价值――探索是孩子成长的本义;由着性子跟父母大吵大闹,平静了没几天又欺负同学……不要期望一阵暴风骤雨之后就能立竿见影成为谦谦君子。要知道,反反复复才是孩子。
儿童生长没有好坏之分。大自然需要大树的伟岸、鲜花的芬芳,也需要小草来装扮。所以不要苛求每个儿童都去做大树或者鲜花,只要成为他自己,哪怕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都是极美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与家长结伴,一起等待孩子豁然开朗、生命绽放的那一刻。
五、一抹真实的青色
凯文,一进学校就不同凡响。上课不一会儿就开始扭动,而且愈扭愈烈,于是就有了听课校长和他的对话:“为什么这样?”“不好玩!”“什么好玩?”“画画。”校长给班主任出了主意。班主任带着孩子请美术老师收下“爱画画”的凯文。美术老师在班主任一个眼神中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凯文就成了美术社团成员。在凯文开始与凳子“共舞”时,美术老师就会走到他身边,跟他聊写生的对象或者同学的身影,将凯文的注意力一点点集中到他正在进行的写生中。课间休息时,放一段劲歌,让凯文活动活动筋骨。几次活动后,凯文课上“舞蹈”时间间隔长了点。于是,美术老师点了一把“火”。在一次活动结束时,请凯文转交一封没有信封的信给班主任,凯文“一不小心”就看到了:“老班,凯文很优秀,他努力探索着绘画的奥秘……凯文的探索之旅很辛苦,但他坚持了下来,学会了画画,更学会了沉下心来做事,学会了持之以恒。我坚信这将成为他最优秀的品质之一。谢谢你将凯文送到我身边。”凯文“偷看”了信之后的转变有多大,可想而知。
一个儿童就是一枚青色的果子,在长大的表象下包裹着青涩的心,“好玩”就接着玩,不好玩就撇开,一不小心就忘了肩负的责任,这就是儿童。所以儿童在阳光下可以饱满酣畅,一旦遇见风雨,就有可能在枝头摇晃甚至凋落。
从儿童立场出发的学生成长观,就是调用学校一切智慧力量,保护一枚枚青色的果子,等待他长大成熟。案例中,校长是智慧的,从儿童立场出发寻找解决的办法;班主任是智慧的,第一时间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向孩子传递积极与乐观的元素;美术老师是智慧的,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地接纳了孩子,还找到转变孩子的路径。智慧之门在每一处,等待我们去开启。
六、一抹好奇的蓝色
儿童是奇迹的创造者。生物老师说:鸭子不会飞。孩子们不认可:有翅膀不会飞?不妨试试,反正有现成的实验对象――学校水塘里养着几只无忧无虑的鸭子。一下课孩子们就开始实验,没成功,那就再去。第一天没成功,那就再去……N次实验后成功了――鸭子从地面飞上了树梢,能不能飞得再远一点?继续实验。于是,全校师生就能经常迎来“见证奇迹的时刻”。是什么原因让鸭子飞了起来呢?还有哪些动物能通过训练飞起来呢?……问题远没有解决,实验继续。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想过,从偷偷摸摸的小打小闹,到“明目张胆”的大规模行动,怎么就没见老师出面干预呢?
因为校长和老师们已经达成共识:这种“会玩”真好!只是,这几只鸭子再也没法无忧无虑了,它们每天在接受“起飞训练”,只要孩子们好奇心不止。
好奇心,生命成长的重要条件,它让儿童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儿童在认识当下的基础上,以谦卑和反省来看待未知。好奇心,让儿童善于质疑,质疑老师,质疑书本,质疑已知……质疑是儿童成长的精神营养。好奇心,让儿童思考不止、探索不止,如果儿童好奇心不再,生命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意义。很是庆幸我们的“学生求知观”将孩子的好奇心好好地保护着。
七、一抹个性的紫色
个性,是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的特质,是不同于他人的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的综合体。它天生存在。
被央视科教频道《读书》栏目评为“读书达人”的安东,温和好静,最喜欢坐在草坪上看书。刚进校时,同学们一致认为他是“内向的典型”。但是,没过一个月,这一印象被彻底颠覆。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只要听到老师一声“安东”,他就会从默默微笑的听众变为滔滔不绝的讲者,天文、地理、文学、艺术,似乎什么都能信手拈来。而他那一口流利、纯正的美式英语,连来访的李阳也为之疯狂……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性格、爱好以及气质特征,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学校的宗旨。为此,学校每年组建学生社团并招聘领衔人,于是就有了“安东讲坛”“昊天篮球队”“瑜涛天文台”……
儿童的个性是一个能动系统,统率着他全部的心理和身体。儿童在喜好与行动中,在坚毅或者彷徨中完成自己的生命创造。
从儿童立场出发,就不能带着拯救灵魂的沉重枷锁去拷问他的个性,而是带着赞美的眼光去发现他的纯洁,将薄灰掸掉,让真善美显露;也不能将他原有的一切连根拔起,重新来过,而是给予他博弈的力量、辨别是非的能力。
儿童立场的个性观,要有容纳红与蓝的胸怀,既要呵护显而易见的,也要呵护连孩子自己也不甚清楚的;要有宽容黄与橙的气度,既要宽容特立独行,也要宽容共性共情,帮助儿童展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
如果学校管理者心中有了“儿童优先”的意识,有了“儿童主体”的理念,眼里就会有红橙黄绿青蓝紫那彩虹般的颜色和缤纷。这样,就不会像卢森堡所说的,“在急急忙忙赶往伟大事业的路上没心没肺地撞倒孩子” 了,也不会忘记“急忙赶路”的初衷是为了什么了。
参考文献:
[1]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人民出版社,2005(9).
[2]肖远骑.我不支持虎妈狼爸[J/OL].http:///
[3]张炳华.教育在于唤醒[J].江苏教育,2006(4).
[4]徐迅雷.“23号”对了[N].文汇报,2012.6.1.
[5]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5).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