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误区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误区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的提问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从学生方面来看,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提问时随意性很大,提问时不讲原则与技巧,使得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本文将结合笔者一学期听到的二十几节语文课,探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以及相应对策

一、提问只求速答,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问题一提出,就忙着请学生回答。对一声不吭者,抱之以冷漠;对答非所问者,送之以摇头。对回答不出或回答得不完整的问题,迫不及待地请另外的学生出马,直到答对为止,更有甚者,老师亲自说出正确答案。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和启发。

对于如何消除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的同时更须备好学生。首先,对答问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和回答有充分的估计和了解,并事先想好应对措施。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启发、点拨技能的掌握。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疏导着意于给学生搭桥铺路,创设条件,指导方法,开拓思路,也就是着意于启发性。

二、提问过浅过难,缺乏探究性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须教有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有不少教师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空洞浮泛,或主次不分,或针对性不强。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那样,“问得太平直,太简单,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像这样缺乏启发性、探究性的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它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及思维特点,是在提问时做到有的放矢的关键。设计问题要注意两个“符合”。

一是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积累,同一年龄的学生,思维水平也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思维层次。例如笔者听了两节高一、高三的语文优质课,内容同是文言虚词教学,发现设计问题存有差异。高一学生积淀少,教师设问时,就没有将虚词相关用法辐射过广,因为学生将会身处云里雾中,一无所获;高三学生已有较高文言阅读水平,要将内容梳理系统化,设计问题则要与高一相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提问注意了学生之间的思维个体的差异,因材提问,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总之,提问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找出学生思维特点,找到提问的思维切接点。

二是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知识发展本身有渐进性,因此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把学生导向“冲刺”,它最贴近于最后的教学目标,因此,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认识规律,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

三、提问只问优等生,缺乏全体性

走进学校,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或“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点几个(通常是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学生的教师给了大多数班级成员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教学从来就不是单边活动,而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课堂的提问应由师生共同完成。提问的平等民主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思维活动和他的心理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有密切联系,最佳学习情绪可促进思维活动,收到最佳效果;反之则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思维的活力。不能只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对其他积极发言也要重视;不能只对回答好的同学微笑点头,对回答不好的同学也要鼓励引导。提问的难度设计在中等程度,既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又推动成绩较好的学生,达到整体提问。同时,教师要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提问。《师说》中说“惑之不解,道之不传”,何为“惑”呢?那便是学生心中的疑问。这些“疑点”有经验的教师是心中基本有数的,但要做到了如指掌,激发学生的提问与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教师将这些问题组织拼合,重新构思,组成系列,交还学生,上课问答。笔者在教授《〈宽容〉序言》时采用这种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课堂上,也要鼓励学生即兴提问。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