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销商公司的“人才”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销商公司的“人才”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销商公司的人才”殇

人才,为企业提供发展。

人财,为企业带来财富。

反之,人豺也让企业损失惨重。

文/陈小龙

企业的伯乐,要会为企业相马,你骑什么样的马,决定你跑得有多快。

案例一:众叛亲离

老周用5万元,从三亚一个农贸市场的小档口起步,逐步做到二批商。为壮大事业,3年前,来到海口发展,慢慢把公司建立起来,并且就地培养了三个核心骨干业务经理。眼看生意步入正轨,可以歇口气,结果这三个骨干集体离职,出去成立了一家和自己一样的贸易公司。由于老周的公司核心品牌是龙牌酱油,并且,他对于价格体系一直维护得比较好,因此,利润比较丰厚,是公司最赚钱的产品。这三个业务骨干走出去之后,为了迅速得到生意,从外地窜货到本省,以低价和老周抢客户。老周辛辛苦苦维护了好几年的价格体系,受到严重破坏,面对客户的流失,老周只能跟进,以维持现有的客户,公司赖以生存的支柱性产品利润顿时杀薄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老周远离老家到新地方创业,为了把当地的生意尽可能快地推起来,老周全力以赴,很少回家,他这种行为并不被家人所理解,老婆因为长期独守三亚公司,强烈不满,整天吵闹,让他回家,老周无比烦闷。

老周在这些离职的骨干身上下了血本,他像对自己的兄弟一样严格对待他们,经常手把手地教他们做事情,告诉他们,应该趁年轻多做一些事情,多赚点钱,将来可以娶门好媳妇,早上要早点起床,打扫卫生,把铺子和商品收拾得整整齐齐,晚上不要睡那么晚,大家一起总结一下当天的业务工作,并且加强业务学习。由于老婆不在身边,老周用大量的时间和业务团队在一起。

老周很难理解,自己对员工这么好,员工怎么会背叛他?在这些离职的员工之中,其中一位骨干的父母生病时,他还借钱给这位业务经理;另外两位业务经理也受了他的很多恩惠,现在这帮家伙背叛了他,真是忘恩负义!

解决之道

在对老周更深入地了解中,我们知道这些前骨干为什么离职了。老周对自己很严格,他对别人也很严格,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自己的员工。老周晚上教大家做业务总结和学习,从主观上,他是为员工着想,培养他们,而员工却不这样认为。因这样一来,员工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以及空间。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很好,但是时间一长,员工们的年纪一天天大了,也需要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管得太死,员工觉得很受拘束。当创业的冲动在几个小青年心中激荡时,这种巨大的诱惑与老周的严格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过沟通,我力劝老周放下内心的包袱,关怀这些离职的员工。对他们不是仇恨和打压,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化解敌意,尽可能减少业务冲击;二是给留下的员工展现博大的胸怀,留住人心,反之,对现在的员工也会产生怀疑的态度,疑心重重,不愿培养,自己企业的发展就会雪上加霜。

心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开始着手为企业制定管理规范。我们为企业架上了BMS系统,即生意管理系统,这个是基于客户拓展方面的完整系统。原理是转化潜在客户,提升成交客户。现在的业务人员按片区进行划分,每人每天要将当天发展的潜在客户和成交客户的拜访情况填写到BMS系统上。每个网点应做哪些具体的事情,也固化起来,同时,系统建立了商学院,业务人员每天登陆系统的时候,就可以得到培训,整个公司爱学习,天天有业务培训。

半年过去了,公司整体作战能力提升了,期间也有业务人员离职,但是系统简单划分客户到新业务经理名下,新人通过登陆系统只用一天时间即可熟悉所有客户的业务情况,完成无缝交接,公司不再依靠个人,而真正实现了团队作战,离职率大大降低,规范的管理、不断壮大的销售网络,使更多厂家争先恐后上门合作。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在这位老板心放平以后发生的。原来那些离职的员工,成为他的铁杆二批,帮助他分销了很多产品,这位经销商老板,不仅没有因骨干员工的离职而生意受损,反而生意量提升了不少。

老板把老婆接到了海口,把三亚先放一段时间,老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也学会了依靠系统而不依靠个人,把这套系统复制到三亚,使三亚公司也获得了倍速成长,现在,他们夫妻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休闲和学习。

【案例启示】

对于员工的培养,一定要制定出有激励效果的机制,如多劳多得。在我所接触的经销商性质的公司中,多劳多得很多公司都做不到,而员工因此离职,管理者并不认为是这个原因走掉的。

在员工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思想教育,而不仅仅是物质激励。因为物质激励的成分多了之后,员工会认为他得到是理所当然的,得不到或者得到少了,就会变成怨恨。

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能只依靠缘分、个人感情去维系,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和诱惑太多了,因此,在复杂的社会变化背景下,我们更应相信营销管理系统,永远不会背叛你的是机器,在这个前提下,大家放下心中的担子,尽情地跳舞吧。

案例二:外来和尚

当企业壮大到一定程度,经销商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因此从外面请职业经理人进来就成了共识。相对于内部培养,经销商觉得本企业发展需要外力才能得到第二波推动。而外面进来的经理人,一般是从报纸、互联网、人才市场等途径找来的。

北京有一位调味品经销商,年纪轻轻,10年前已经做到1亿多元的销售额,成为北京响当当的调味品、餐料经营大户。他敢想敢干,首先在同行中实行电脑开单,还租了一处豪华的写字楼,请来一位MBA做经理,帮他打理生意。为了担心磨合的问题,他特意把生意分为两个部分,旧的生意由其家人来管理,现代KA及商超渠道,他请这个经理人来掌管。当时,作为厂家的代表,我们听说经销商有这样的思维,惊讶之余佩服得不得了,后来一打听他给这个MBA经理人的工资只不过一般水平,而这位MBA为学院出身,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立即觉得相当不妥,果然不错,很快,这个经销商就觉得这个经理人经验不够,也没有解决到实际问题,终于分手。从那以后,又发现多起这样经销商请高学历职业经理最后不欢而散的故事。

解决之道

接手这个案子之后,我们对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整理,发觉该公司人事较为复杂,外来人员不一定能推动企业的发展。于是从人事结构上进行了调整,由该老板的弟弟做管理,另调商超主管,分管各大零售系统,将管理风险分散。企业顺利渡过了难关。

【案例启示】

经销商企业的老板,有时找学历高的经理人,往往是由于对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自信,发展到对高学历的迷信造成的。而在相处以后,又认为经理人的实战经验没有自己强,其实很可能是经理人还没有适应环境,能力没能及时发挥出来。

找职业经理人不是找学历多高的,而是实打实能有管理企业的实在技能,这样双方才合适。

外来和尚好念经,还是本地和尚好念经?这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原理是一样的,没有绝对的对错,适合你的就行,就像松下幸之助所说,经营就像下雨打伞,雨停收伞一样自然。

案例三:大材小用

广州有一个副食品经销商,在行业中已经做到相当大的规模,企业为了实现规范化管理,从业内大厂里请了一位大区经理来做公司的销售总监,然而老板和老板娘其实并没有想好如何来使用这位经理人,他们对于用人的想法,有多方面的考虑:

第一,他们自己做得太累了,想找一个替手。

第二,为了满足一下虚荣心,请厂家大公司经理给自己充门面,对外宣称请了一个大厂的经理来经营,职位也叫做销售总监,好与厂家平起平坐,似乎也有了正规化的感觉。

然而,在接下来的工作之中,许多问题暴露出来。主要表现有:

1.人事管理。新来的销售总监要推动生意,自然要做工作计划,开个早会,然而,一些老员工却明里暗里表示不支持,原因是,他们在得知公司要设销售总监时,都想自己来做这个职务,而且有一些人以前还担任过这家公司的类似职位。老员工对于公司实际上已经起到了不良的作用,然而,老板和老板娘对他们下不了决心,认为生意他们还管着,如果这些人走了,生意会受影响。新总监工作无法正常推动起来,心里形成阴影。

2.省略)

物质激励的成分多了之后,员工会认为他得到是理所当然的,得不到或者得到少了,就会变成怨恨。

经销商企业的老板,有时找学历高的经理人,往往是由于对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自信,发展到对高学历的迷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