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题教学法是中学语文课堂普遍使用的方法。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训练思维、表达能力,掌握文本内涵,还能树立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甚至可能带动形成生问师答、学生推着教师走的良好局面,实现教学相长。

一、巧设教学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语文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我们讲究问题设计原则、技巧、方法均是为让问题具有理解性、评价性、创造性,更好帮助学生发展多种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服务,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还要重视训练发散性思维、聚合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类比思维等。

1.发散性思维

开放式问题可帮助学生寻求问题的多种解答方式,要重视调动学生已有积累设置迁移性问题。如教学《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教师设计如下问题:文中所说浩然正气从哪里来?请联系学过的孟子文章说说。学生在教师所提问题指引下,联系到第七课孟子主张,即“性善说”、“四心”“四端”说,在师生讨论中明确孟子的主张:浩然正气也是与生俱来的,是心中之物,要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培养出浩然正气,使人具有高尚人格。学生在对比联想中融会贯通新旧知识。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可从相反、对立的角度发问训练逆向思维。既可从已知答案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又可颠倒已知因果关系引发新思考,两者均能取得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王好战,请以战喻》中“齐人有一妻一妾”一则,教师引导学生辩“齐乞何能有妾妻?”经过讨论,学生领悟讽刺性强寓言故事带有浓厚文学色彩,而文学特征是合情未必合理的道理。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把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丝挖掘出来,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如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蔡元培先生所说“三事”可以与学校对你们的哪些要求联系起来呢?正因为设计了与生活紧密联系问题,所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学生才会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这样,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不断发展。

2.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是在发散思维基础上更富创造性的思维类型,通过发散,收集掌握各种有关信息,再对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筛选,在比较中找出最佳答案。如果不具备聚合思维的能力,而只是无限制地求异,就难以获得新的结果。因此设计归纳式的问题对培养学生聚合思维能力极为有利。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当分析完全诗歌内容后,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既然是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好媳妇,那婆婆为什么还要赶她走呢?对这个问题,学生兴致很高,教师适时提出“焦母凭什么驱逐刘兰芝”问题,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和比较,得出“焦母所作所为正处处体现着一个封建家长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共同点,促进学生对作品内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3.想象思维

教师、文本和学生对话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入手设计问题,通过想象补白对文本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旅夜书怀》一诗,教师提出问题: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请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想象诗歌描绘出怎样的一幅图景?学生深思飞扬,再现诗歌所绘壮阔景象。教师趁热打铁,提出:诗人此时此刻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呢?学生齐背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不仅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而且引导扣住诗句中正话反说、对比手法去“引”去“导”,让学生由景至情地去理解诗意。

问题设计追求生动、准确、深刻,一个富有文学气息和感染力的诗意化的问题表述,往往容易将学生带入教师营造的问题情境中,促进学生思考和学习。

二、丰富设问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如果教师一成不变地局限于常规式提问方式,可能难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愿望,这时课堂教学将陷入困境和僵局。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设计课堂提问中求新求变,换个角度,说不定就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1.间接提问法

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要重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在重视知识和技能同时重视情感和态度,还有方法和过程。曲问往往能用巧妙方式唤醒学生生活和情感体验,与课文产生强烈共鸣。在教《孔乙己》一文时,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师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认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2.问误答正式

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师所提问题与学生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时,学生求知欲将被激发出来。为了刺激学生思维,不妨故意从问题反面提出错误观点,制造认知矛盾,让学生在疑惑中积极思考,最后反驳错误论点。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教师故意提出“难道蔺相如不是错在位列廉颇之右吗”问题时,学生顿时炸了锅,纷纷从文本中找出证据反驳教师,在反驳中蔺相如大忠大勇大胆识形象也就不言自明。

3.延伸性提问

学生对文本、尤其是对文言文和古诗词产生隔膜感,对文本理解产生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如能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跳出课文,在时空上作拓展性延伸,注重联系现实来谈认识、说看法,将使学生缩短历史和现实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能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替代换元。如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教师为让学生更好理解文中民本思想,设计这样问题:孟子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在现代社会还有生命力吗?二是进行换位思考。我们说《故都的秋》美丽而不肤浅,那你是否会对它爱不能寐,沉浸其中,也会“清静、悲凉起来”,“于我心有戚戚焉”呢?这两种提问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性。

三、讲究评价艺术,拓展学生思维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认真评价,讲究艺术性。若方法不当,评价过激,极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心,学生将产生怕答错心理,导致学生回避思考问题的惰性,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沉闷。所以,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教师可以亲自评价学生的回答,也可以请学生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评析总结时,应立足问题解决过程,用委婉口吻告诉学生回答问题亮点在哪,不足之处何在,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委婉指出其不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在成功体验中积聚学习内驱力。

中学生对问题答案具有期待性心理特点,教师如对学生回答放任自流,不整理不归纳,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没有清晰、明确、完整的认识,比如教学《祝福》一课,教师提出“是谁杀死了祥林嫂”问题,学生纷纷回答:鲁四老爷、柳妈、祥林嫂的婆婆、贺老六。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各个人物所蕴含形象意义,最终把凶手锁定在封建礼教上面。在语文教师提出问题中,有的问题答案要有统一的标准,有许多问题不应要求统一答案,特别是现在还未定论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善于巧妙设计问题,不失为助推学生更好解读文本好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还要重视引导点拨和讲究评价艺术,课堂提问才能真正成为沟通学生与教师、文本对话桥梁。

作者单位:福建晋江市南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