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析解了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强调心性在人性改良和德性形成,以及调和二者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本教育思想在学生道德培养上的种种弊端,提出只有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性、品性的培养,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德育困局。

关键词:人性;德性;心性

讨论人性、德性与心性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个理论前提:

一是对人性本质之争论。人们对人性本质之争的焦点是“人性善―人性恶”“放纵―抑制”之争。但争论了几千年,至今未有定论。

二是对人性本质的评价。人们对人性本质的评价,是在一定人类社会意识、社会需要的形态下进行的,也是在一定“社会道德标准”下进行的,没有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没有评价和争论,故所有评价均带有社会需要的迹象。

三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人性有“本恶”一面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前提,而德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本恶”一面予以改良。假若人性完全“本善”,则德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德育改造人性,是以“社会规范准则”为标准,而不是以“人性”为标准,因此德育实质是以社会公德为准绳,通过教育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提升人的德性修养。

一、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

(一)人性、德性、心性的定义

人性:通常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所讨论的人性,是特指人的最本源属性,可称为“本源人性”――更多的是指人性的自然属性,即人在经过社会化教育改造之前的本源属性或者之后残留的本源属性。因为人性的社会属性,已经受人类社会所影响,必然或多或少地带有特定社会的德性、心性的成分。

德性:德指人的品德、道德,德性通常是指经过社会化教育和改造后的人性特质,是人类社会对人性所期待和予以改良的目标产物,可称为“社本人性”――人们企图改造“本源人性”,以达到“社本人性”。这一概念的理论前提是,人已进入人类社会并接受社会化改造。如果没有社会化改造,就没有所谓“德性”可言。当然,由于改造的程度不同,个体德性程度也不同。

心性:心指人的心态、心品,包括个性、气质、自信、意志等要素,心性通常是指在社会化教育和改造下的人的心品特性,可称为“个体心性”――人们企图要改造人性的自然本质、所期待的个体的目标产物。人的“心性”是通过长期的积极的心品教育而逐步形成的,当然,由于个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心性修养和心品素质也不同。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

人性、德性、心性相对应的是人品、德品(俗称品德)、心品,统称人的“品性”。人性、德性、心性是对人的内在本质特性的评价描述。

1.人性的本质特征

由于人性既有自然属性一面,又有社会属性一面;由于社会化改造后,人性的自然属性依旧有着部分残留,未能彻底改良,而人性的社会属性又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德性、心性成分,因而人性具有复杂性。这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多面性。人性既可分为第一欲望(物欲、、贪欲――自然属性)层面和第二欲望(尊严、自由、权利――社会属性)层面,又可分为真、善、美层面和伪、恶、丑层面。第二是稳固性。人性是相对稳定、顽固的,不容易被教育改造,尤其是人的第一欲望更加难以教育和改造。第三是可塑性。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改良转变的。第四是多变性。人性“真、伪、善、恶”在时空上是时常变化的,有时出现真的一面,有时出现伪的一面,有时出现善的一面,有时出现恶的一面。人性的这些特征实际上是人为的评价,即进入人类社会后,人们以“何为善、何为恶”的标准反过去评价本源人性的善恶。

2.德性的本质特征

德性是人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化改造后的新的人性本质――“社本人性”,即“本源人性”向“社本人性”改良的产物和代名词就是德性。因此,它具有伴生、次生成分。这就是德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支配性。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源人性经过社会化改良、塑造之后的产物――社本人性。德性以“社会道德标准”为前提,受社会价值所指向、所支配,带有次生性、支配性特点。第二是公德性。人性改良后的德性,明显带有社会需要的规范性、公德性特点。第三是易变性。由于德性带有次生成分和“被教育、被灌输、被强化、被支配”的成分,因此相对而言,多数人的德性不很深沉,呈易变性。第四是虚假性。由于人性具有稳定性,德性又具有次生性,故德性存在一定的虚假性――即在社会道德标准的压力和要求下,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表现往往不是完全自觉的、情愿的、彻底的,而是为了生存和顺应社会需要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掩盖、虚假。这就容易出现人性“回青”现象,也佐证了人性的多变性。

3.心性的本质特征

心性也是社会化改造的次生产物。但心性的改良过程不完全以社会需要、社会规范为标准,而是更多地以个体适应社会、个体幸福人生为标准,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应有的德,其形成过程带有品性成分,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是自觉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带有次生性特点,但相对于德性而言,它的形成过程又不完全受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所强化和支配,因而是较自愿、较自觉、较自然地形成的。第二是内生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但其改良过程侧重发扬人性“本善”一面,让“本善”一面通过自我调节、修炼和抑制、控制“本恶”一面,因而具有内生性。第三是恒定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自愿、自觉的、内生的,因而具有恒定性――这就成为人的行为表现的品质内在力量。第四是真实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为自愿、自觉和内生的,因而固本强基,较之德性而言,它更具真实性、品质性。

基于对心性本质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首先,心性、心品影响着德性、德品的形成,是德性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次,心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好资本,它影响着人的知识习得、生活心态、人际关系、为人处事、工作毅力和事业成功等,最终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和幸福。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关系

(一)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的产物

从学理逻辑上说,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所期待、所必要的产物:由于存在“人性本恶”的假设,才有人性改造;而有人性改造才有德性、心性之说。故德性、心性是对“人性恶”改造之后的产物。从另一角度说,个体的德品、心品反映个体的人品。

(二)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

从学理推断上看,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如下图所示)。因为理论假设是:人性本恶、且相对稳定和顽固、难以改良,而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恶”进行改造,且其改造的目标是将“本源人性”转变为“社本人性”――使“恶”变“善”;改造的标准显然是“社会道德标准”――把人性的恶变为良好德性、德品;改良的方法是“抑制”――对人性的抑制。因而,德育对人性改良的要求是: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应抑制什么、禁止什么。改良与被改良之间是对立的,两者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三)心性对人性、德性的作用

一方面,心性是人性改良与德性形成的心理基础,只有具备良好心性的人,才有人性改良的保持和良好德性形成的可能。另一方面,心性是对人性与德性之间矛盾的调节。人性所追求的自由、快乐与德性所要求的约束、痛苦之间的矛盾,在人的意识中长期冲突和抗衡,便使人产生心理问题。而心性的重要作用,就是调节和缓解人性与德性的对立矛盾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使人活得不那么累。

三、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思考

思考1:既然人性与德性在学理上是对立矛盾的――人性顽固地保持着本能,德性则执着地要改良人性,那么每个个体的心里,就时刻存在人性与德性的冲突和斗争,而人的“善恶两面”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人性与德性斗争的结果。如果这一推理成立,则可引申而言,人性与德育是对立矛盾的,故不应主张“德育人性化”。

本人认为,人本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人性化是错误的,是对人性的片面吹捧。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人本教育思想影响下,提出“德育人性化”,这是对德育本质的否定和德育方法的抑制,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影响了学生社会化改造的进程与质量,最终只能降低德育的地位与作用,造成学校德育的尴尬与困局。

思考2:德育是德性培养和人性改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由于人性具有稳定性、顽固性,而人性“被教育、被改造”的过程又是痛苦和不自愿的,因而人性就自觉不自觉地抵制德性和抗拒改良。故此,德育过程具有一定难度,德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灌输的、强化的,否则人性不予接受。

本来德育过程就有难度,收效有限,再加上人本教育思想的推波助澜,过分渲染“个性发展”,学生就放松了德性培养,个性自由发挥、自我放纵,不愿“受教育、被改造”,我行我素;教师也不敢严要求、多管教,只能放任自流,造成了学生道德水平普遍下降,助长了一些学生个性的张狂、傲慢和行为的极端、叛逆。

思考3:人性向德性的过渡是社会化德育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对人的价值教育,是个体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而后逐步形成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德性”。德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和选择社会道德的价值,形成社会需要的“德性”。

然而,人本教育思想则片面宣扬“个体价值存在”、“人的价值”和“自我实现”。表面看,这些主张“很人本、有益于学生”,实际上却是在危害学生:造成道德价值混乱、是非判断失准、行为规范失导,使其在价值选择上过分考虑自我价值而抛弃社会价值。如美国曾一度着力推行价值澄清法,结果造成青少年的价值混乱。面对这一现实,把培养良好的品性作为德育目标,成为美国当局反思后的新举措。

思考4:如图所示,个体道德处于人性与德性坐标的某一点上,并保持相对稳定,反映了个体道德水平的不同;“本源人性”与“德性”(社本人性)是双向的,个体道德水平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时会在坐标上左右移动,其移动的动力是“人性力”与“道德力”的抗衡,其结果是道德的来回移动和行为“回青”现象的出现。而打破个体道德相对平衡稳定的原因,往往是教育理念、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人性力的扰动。

人本教育思想主张“教育以人为本”,在没有明确教育“以人的什么为本”的情况下,却大力地、片面地提倡“存在就是合理”“个体生存权利”和“自我实现”,未免给教育带来思想混乱,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近年来,学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叛逆行为问题,虽不能全归罪于人本教育思想,但其某些主张不能不说是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思想根源。

思考5:从上图可看出,心性在人性与德性长期的对立矛盾、心理冲突中发挥着调节和缓解作用。这一作用,是德性和德育自身不具有和无法替代的。例如,一个女生谈恋爱、怀孕,为此,她内心充满烦恼,此时,只有心性才能自行调节、缓解内心烦恼。如果教师采用德育方法去解决,只能是定性为道德作风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道德问题,反而会加重心理问题。

值得思考的是:产生“谈恋爱、怀孕”的根源是什么?除了青春期冲动之外,谁在纵容人性化?谁在削弱人的德性?谁在抵御德育?人本教育思想从一开始就不注重人的心性、德性修养,不重视学生心品、德品的培养,相反,它大肆倡导人的存在权利、个性自由、自我选择。这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审视。

思考6:当前家庭、学校、社会道德和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局面,诚然是人本教育思想无法解决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心性对社会化过程中人所产生的冲突问题起调节作用,故只有靠提升人的心性、心品,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德育困局。

这就得出启示:心性在人的生存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心品教育不但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而且它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应倡导“教育以心为本、陶冶心灵”“育人先育心、教育从心开始”“心品是德品之基、心育是教育之母”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积极心品培养,提升学生心品素质。

参考文献:

[1]吴甘霖.心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方展画.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J].河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

[3]孙少平.教与养:德育性质的阐释[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4).

[4]吴舒蔓,吴发科.“叛逆期现象”剖析与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09,(11).

[5]吴发科,任旭明.学校要倡导心本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6).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