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地理“问题探究”部分教学摭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地理“问题探究”部分教学摭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94-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注重基本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的培养,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问题研究”部分的设置,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

首先我想就“问题研究”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处理两个方面的问题,谈点看法。

一、“问题研究”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地位

在高中地理人教版教材中每一章的最后都设置了一个“问题研究”,它首先应该是一章内容的一个总结,课标对这一章的要求,肯定要在这个“问题研究”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农业这一章的主题思想是“因地制宜”,因此在“家乡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研究中,就是要求学生在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并将家乡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与“红太阳农业园”进行比较,在充分了解地域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因地制宜”的思想,为家乡选择合适的农业项目,并在具体的地图上进行合理规划。

其次,“问题研究”更应该是一章内容的一个升华与提升。“问题研究”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我认为我们应该把“问题研究”部分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地区那样,“问题研究”只是在开公开课、教学比赛时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问题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实施

“问题研究”部分如此重要,那我们该如何对它展开教学,以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呢?从字面上来看,“问题研究”就是对地理问题的研究,但深入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的选择有没有什么讲究?“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还是教师为主体的研究?“研究”注重的是过程还是最后的成果?它要达成的目标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能力的提升?

我认为:(1)“问题”即“教学情境”的设置,应该以体现课标对本章的要求,并贴近学生生活为基本原则。(2)“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对于把“问题研究”当作普通的一节课一样去处理的方式,我不赞同,因为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它本质上的意义。我的想法是,真正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去实地调查,然后分析整合自己获取的信息,形成研究成果,可以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规划图纸,撰写的论文或调查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3)研究应更注重过程,结果如何是次要的。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得出的某一成果,在我们看来可能显得有些幼稚。限于他们的年龄、阅历、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以及研究时间,但我们不可能对他们提出多么专业的要求。但在他们就某一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他们收获的东西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让他们学会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一个团队如何分工、协作才能更有效率,如何把心中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成果等等。如果我们教师 把自己得出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对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无疑是剥夺了学生自我提升的愿望和权利。

其次,我想对自己刚上过的“家乡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这节课,展开一些反思。

一、核心理念:“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

1.“因地制宜”是地理区位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的核心理念。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十分注重对这一理念的渗透。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让学生查找家乡和“红太阳农业园”的气候、地形等资料,并加以比较,这是因为地理差异正是区位选择的基础;在学习“红太阳农业园”的案例时,我引导学生根据其中农作物的类型,去推测当地的气候类型的特征,学完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农业模式加以改进,布局到家乡;最后,我引导学生从地形、水源、市场、交通、环境等方面去对选择好的农业项目进行合理的布局。这些,都是在对“因地制宜”思想的渗透。

2.“可持续发展”是在高中地理必修2中最后一章才正式提出的,因此有老师认为我在本节课中过多的渗透这一思想, 是不是有点“跑偏”了,弱化了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要做的工作表现得有些迷茫。我觉得原因主要是:(1)学生没有自己搜集资料的习惯;(2)资料搜集的目的性不明确;(3)锻炼较少,实践能力较薄弱。

2.学生的分工和协作意识不强,无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对资料的分析,多是“单打独斗”。

3.学生缺少问题意识,大多数学生只会被动的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少有人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无法恰当的表述自己的研究结论,总结归纳能力欠缺。

5.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较为单一,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6.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能合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三、改进措施

1.将地理研究性学习纳入常规教学内容,建立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对一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展开研究活动,提升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重视问题研究过程中的分组,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组不能随意,只流于形式,而应该根据研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科学的设计。如在《家乡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不同角度,设立如下几个小组:技术专家组――主要研究不同生态农业模式的原理及其在本地实施的可行性;规划师组――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本地农业区位条件对相关农业项目进行合理布局,并绘制规划图;质疑专家组――主要对以上两组的研究进行质疑。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研究过程的指导。首先,教师应该准确地抓住教材中“问题研究”安排的意图和反映的主题,引导学生明确研究的目的;其次,为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研究效果,需要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为学生指明正确的研究方向;最后,在学生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应该试图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通过“问题分解”的方法,以降低难度。

4.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在当前的背景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学生的成绩似乎难以直接挂钩。因此,如果没有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就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重视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发展。另外,也可以在平时的测验中增加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5.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地理小论文、辩论、演讲、黑板报、小组竞赛等,教师在批阅后于课堂上进行点评,还可以择优向相关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以此提高学生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也可让学生在经过努力之后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