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向家人微笑:让宝宝学会感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向家人微笑:让宝宝学会感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探讨如何让孩子感恩,或许我们要梳理一下我们头脑中的感恩意识究竟是什么。

中国的文化历来是无所不包的,感恩自然也有“传统”。比如信奉“滴水之恩必以涌泉相报”、“有恩不报非君子”,还有一个历来被引用的典故叫做“结草衔环”:

“结草”的故事来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据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临死前,要魏颗把那个小妾给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却把父亲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后来,秦将杜回领兵攻打晋国,晋王命魏颗率兵抵抗。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将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衔环”的故事来自《后汉书・杨震传》注引《续齐谐记》,据载,东汉杨宝小的时候,在山林中见到只奄奄一息的小黄雀。杨宝见它可怜,便带回家中精心照料。等小黄雀的伤完全养好后,杨宝就把它放了。当天晚上,杨宝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黄衣童子,口中衔着四个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祝愿杨宝子孙几代都做大官。后来,杨宝的儿子、孙子、曾孙果然都做了大官,享尽了荣华富贵。

根据这两个传说,人们概括出了“结草衔环”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感恩故事在西方

类似的故事,西方也有,而且仿佛还更感人些: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的推销进行得很不顺利,傍晚时他疲惫万分,饥饿难耐,绝望地想放弃一切。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了他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和着眼泪把它喝了下去,从此对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气。许多年后,他成了位著名的外科大夫。

一天,位病情严重的妇女被转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医院。大夫顺利地为妇女做完手术,救了她的命。无意中,大夫发现那位妇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饥寒交迫时给过他那杯热牛奶的年轻女子他决定悄悄地为她做点什么。

一直为昂贵的手术费发愁的那位妇女硬着头皮办理出院手续时,在手术费用单上看到的是这样七个字:手术费:一杯牛奶。

但是这些故事的价值导向略显狭隘,总觉得劝人向善的色彩太浓,来的不那么自然。因为故事中有一种潜在暗示,就是“好人必有好报”,感恩和行善仿佛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仿佛是一种有因果必然联系的,所以你最好做一个“好人”。对别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似乎潜意识里是为了让更多人对自己好。其实,真正的好人是让别人忘记他,真正的感恩也未必是通常意义上讲的收到了另别人的恩惠。

当然,这些故事完全可以讲给孩子听,相信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却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在我长期的家庭教育咨询中,我经常被问到“如何让孩子感恩”这样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打断我的客户对孩子如何不懂得感恩的描述,而反问他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因为我认为,假如个孩子不懂得感恩,那么问题几乎完全出在孩子周围的大人身上。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出于“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一点都不在意和回馈”的感受,这是并不妥当的。在看待孩子感恩方面,我提出几点供大家借鉴:

其一,父母对孩子是不是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给予的太多,导致辞孩子对于别人的善意、付出由习惯变成麻木,甚至滋生出了创造性、无理和贪得无厌?

在今天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结果是大人惯坏了孩子,然后再来抱怨孩子怎么这么“坏”。大人们迁就、娇宠孩子的时候,是凭着自己天生的自发的舐犊之情,抱怨时也是出自自己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直觉反应,结果自始至终都是完全自发的,缺少对表象之下真正原因的觉察,而这正是症结的关键。

其二,我通常要问客户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常怀感恩之心,我问的结果是几乎所有人都说自己怀有感恩之心,我虽然不当场拆穿,但实际上我知道大部分大人并不具备感恩之心,没有给孩子做出示范。

我记起个故事:有个农夫总是让老父亲在一个小木槽上吃饭,而不是和家人一起。有一天,农夫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用小木板拼什么东西,就问他在干什么。孩子说,我在做木槽,是准备将来给爸妈用的。结果,很快老人就出现在饭桌旁了。

这个故事很有意味,除了显示了榜样的作用外,更让人思索,为什么人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好过对自己的父母?许多人觉得能供给老人衣食、养老金,能带看病就已经尽了孝道。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老人除了物质保障之外,还需要更多的关心、陪伴和情感慰藉。但是,如果没有感恩之心,人们就会认为物质供养就够了,别人就不会说自己不孝了,这样的子女并不是真正的孝顺,充其量只是保证了底线。也就是说,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感恩,包括对自己的感恩,但是父母们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却远远不够。

其三,我们是否重视培养孩子的同情能力。

同情能力此处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同情心、怜悯心,而是指有没有觉察他人的能力和意识。人们只有对事物有足够的了解和感触,才不会麻木不仁。比如说给孩子过生日,有没有让孩子理解到“儿的生日,娘的苦日”?

我的个朋友离婚后辛辛苦苦抚养儿子,儿子却毫不能体会母亲的苦心。有一次,学校要求每个人都在肚子上绑上8斤重的沙袋,结果一星期后,孩子郑重地对妈妈说:“现在我要做一个好儿子,将来要做一个好父亲。”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的家庭,见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操持家务的劳动,就倡议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当一天家长,结果孩子一天没下来,就哭着向父母道歉。这都证明了行胜于言的教育效果。

其四,感恩还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基础。如果一个人用怀疑、敌意的态度来对待所遭遇的一切,我想这个人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

据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有一次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通常来讲,失盗后,人们会痛骂盗贼,并自叹倒霉,而罗斯福却能从失盗这样的事情上找出三条感恩的理由。这就是境界。

我总觉得感恩是不需多言的。我也讨厌感恩的泛化,走在街上要对清洁工人感恩,上了公交车要对司售人员感恩,诸如此类,把感恩时时作为要求自己的标准,我不提倡这种泛化和刻意,这并不是说这些人的劳动不值得我们去尊重、注意和感谢,而是对“泛而化之”这种教育模式的警惕。价值观的传递是潜移默化的,任何太刻意的形式和意图都会制造教育上的阻碍。我们自己做得好,孩子自然就看到了,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和付出,孩子就感到了。假如一个孩子既能看到身边的无声的范例,又能切身感到别人的爱意和辛劳,这个孩子不感恩是不可能的。

孟 迁

《成长》杂志社总编,中国首部私人家庭教育热

线开通人,中国首届家庭教育展策划编创人,中国家 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终身教育研究会理事, 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研究员,劳动部育婴师资高级 培训师;央视《成长在线》、北京电视台《谁在说》等 点评专家;度被《前程导报》评为年度“十大风云人 物”。个人专著:《家庭教育新概念》、《新好父母必修 课》、《做好父母这件事》(2006年畅销书榜亚军)。 博客http://bl0g.slna.com cn/d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