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吴佩衡医案》质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吴佩衡医案》质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吴佩医案》,是人民军医出版社约李可先生主编的《中医十元丛书》之一,笔者读后受益匪浅,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有错别字、语句不通,还有令人费解的词句。人民军医出版社责任心不强,出的书曾有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本书发现的问题,首先怀疑是出版社的问题。

【关键词】吴佩衡医案;人民军医出版社;质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70-01

《吴佩衡医案》(吴生元 吴元坤整理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第5次印刷),这本书是人民军医出版社约李可先生主编的《中医十元丛书》之一,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有些问题不解、有的应该修订、改正,这里提出质疑并向本书的整理者、出版社、各位同道请教:

1 解其意,请赐教

1.1 本书027、101、102、103页均有“麻疹免后”,它是指“麻疹愈后”还是“麻疹之后”?这是面向全国的书,读者是全国各地的, 如果是滇地之方言,是否应该明。

1.2 058页上数第10行:“……脾肾之阳受戕,睥气虚弱,无力运化……”。

“睥气”是什么气?笔者对“睥”字也很生疏,只好查字典,查《新华字典》(1971年修订重排本 商务印书馆 1975年?北京)22页、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的《中华字典》(中华书局出版 1999年7月第1版)37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83 北京)870页。这三本字典对于“睥”字都没有单个字的解释,都是把“睥”和“睨”连起来解释的,“睥睨”,是眼睛斜着看,形容傲视的样子。没有与“睥气”有关的内容。 因此,笔者怀疑“睥气”是否为 “脾气” 之误?

1.3 105页下数第2行“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寒灰”是什么?是“寒火”之误还是别的什么火。

1.4 001页 上数第4行:“心泛欲呕”。这里的“心泛”是什么表现?

2 公丁香与公丁

本书 053页方药中,上数第3行有“公丁香”,下数第5行有“公丁”, “公丁”是什么药?笔者读到098―099页,发现其医案中第1、第2方都有公丁香,该案例中,后来“照原方去公丁,……”由此推想:“公丁是公丁香的简称”,怕无根据,笔者又查阅《中药大词典》(江苏新医学院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6月)、《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高学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版)、《中医大词典》(李经纬 邓铁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它们都没有“公丁”名词,公丁香的别名中也没有“公丁”之称。如果“公丁”是吴佩衡老人的个人习惯叫法、或者是滇、川之地的称谓,应该加以说明。此外,对同页、同病例的药名称呼应该是一致(在不违背原作的前提下),不应该前面叫公丁香,后面叫公丁。

3 错字、白字、落字

3.1 本书012页上数第7行:“惠者已严重昏聩不省人事,”。“惠者”显然应该是“患者”!

3.2 本书043页,下数第10行:“烦乱已乎”,是否为“烦乱已平”之误。

3.3 069页下数第4行:《内经》云“肝是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

器……,”这应该是《灵枢?经脉篇》的原文,原文是“肝足厥阴之脉……”。吴老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笔者不敢相信作者原文如此。

3.4 105页 上数第11行:“后天脾肾,……”。后天应该是脾胃,怎么能是脾肾!

3.5 121―122页 ,介绍麻黄为主的7个方 :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 麻黄附子甘草汤。这里麻黄附子细辛汤名没有“汤”字。是否为丢字落字?

3.6 124页 下数第8行:“张陷曰……”

笔者在有关资料中,查不到张陷。在张志聪(字隐庵)著的《本草崇原》一书中,查到了本书所谓的“张陷”对细辛的论述内容。原来本书说的“张陷”是张隐庵,即张志聪。为了对读者负责,澄清是非,笔者不得不在此说明。

4 语句不通:

本书055页下数第5行: “……欲除病根,非大剂辛温连进,方能奏效。”

这里把“非”字改成“需”字,或把“方”字改成“不”字就通顺了。

据此,建议有关编审者,在编审过程中,不但要忠实原作,还要敢于修改原作中的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之处。

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评名家,特别是像吴佩衡先生这样倍受尊重的老前辈;也不敢指点人民军医出版社这样的著名单位,但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笔者又是非常认真、负责的人,总觉得:著书立说、发表学术论文这样严肃认真的工作,不能马虎行事,贻误读者。故不揣浅陋对本书提出质疑,请指正。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了许多介绍现代名医经验的书籍,又约李可先生主编中医师承?十元丛书,这些,对复兴中医、发展中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该出版社的书籍质量,笔者实在是不能恭维,因为,笔者所见到的问题较多,而且是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特别是经过几次印刷,都没有勘误、订正,令人遗憾。例如:该出版社出版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第22页,白芷条目中,介绍赵绍琴用白芷的经验,介绍的却是赵老用白芍治疗老年便秘的经验,根本没提到白芷。笔者怀疑其原因:一是编审者不负责任,误把赵老先生用白芍的经验,加到白芷条目中了;二是同样原因,把“白芷”误印成“白芍”了。很明显,这样的错误只能令读者无所适从,也降低了好书的质量和出版社的信誉。

恕我直言,本文提到的问题,首先疑为编审者不认真所致,供人民卫生出版社领导参考,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