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强化管理对降低医院内感染率意义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强化管理对降低医院内感染率意义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强化管理工作在降低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在本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治疗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后,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引发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因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操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督促学习预防感染发生的最新进展,通过现代化管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强化管理;院内感染;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131-03

医院内感染指的是患者在院内所获得的感染,包含了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受到了影响,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室是临床中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所处的环境极为特殊,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生科室。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发生同手术室的工作质量有很大关系,所以加强手术室的强化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2]。本院开展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强化管理工作,在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本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18~67岁,平均(51.07±10.87)岁,其中头颈部手术19例,胸部手术21例,腹部手术24例;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21~68岁,平均(52.65±9.62)岁,其中头颈部手术13例,胸部手术22例,腹部手术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医院感染的诊断均采用全国感染监控中规定的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可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综合分析[3]。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要建立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制度,成立由麻醉科主任、护士长为主导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将情况纳入个人的考核指标;其次,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通过定期学习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灭菌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标准,掌握好最新的临床资讯,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敏感性;第三,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对流动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标识明显,对无关的人员或着装不规范的人员不准进入手术室,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要穿戴消毒合格的衣裤、拖鞋、口罩和帽子[4];第四,做好手术室器械的检查、清洗、消毒和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无菌物品,发现破损或培养后有细菌生长则停止应用,对手术器械要充分清洗,然后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消毒灭菌,麻醉机、监护仪器等要定期进行清洗,并做好相关的记录[5];最后,医务人员要保证手卫生清洁,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正确洗手,减少手上携带病原微生物。

1.4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从临床护理服务、医疗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AS 8.2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经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的工作是整个临床诊疗和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手术室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手术室的环境不同于普通病房,其作为集中手术的治疗场所,极易引发交叉感染,因此,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疗效。在手术室工作过程中以下一些因素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首先,手术操作过程诱发各种感染,比如患者的手术创面较大,组织损伤较深,同时由于手术医师的无菌操作不规范、手术方法技巧不娴熟及导尿管的消毒灭菌不合格均会诱发院内感染的发生;其次,麻醉过程中引发的院内感染,麻醉设备的管道、吸氧罩等设备在较高频率使用下,一但更换或清理不及时,细菌污染率会大幅增加,有研究报道称可高达50%以上[6]。全麻过程中患者的支气管直接暴露,而且该操作会使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多,因此极易为细菌滋生提供有力的环境;第三,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在护理工作中会对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但由于空气流动性的存在,手术患者的频繁更换,使得人员、药品、器械的流动均加大了微粒或者细菌感染的概率[7];第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淡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是减少手术室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但是个别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淡薄,不重视消毒工作,只对器械进行简单处理,还有部分人不能及时佩戴口罩、穿隔离服和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对于有皮肤损伤或咳嗽的医务人员也不能进入手术室,这些都会造成无菌环境被破坏,加大了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

针对手术室存在的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不利因素,本院设定了一套完整的护理管理对策,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术前加强护理管理,让患者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做好个人清洁卫生,所有的手术物品和器械必须达到灭菌的要求,手术前由器械护士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器械能够安全使用,同时护士应对无菌范围进行确定,无菌范围的时间要尽量等同使用时间,让暴露与污染的概率降低,无菌的范围确立时间不得超过4 h;术中对患者加强护理管理,保证麻醉设备的及时更换和消毒工作,加强消毒的频次,为手术室配备温度调节装置,使室温保证维持在适宜状态,防止手术医生汗滴落入切口部位;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的流动,手术医务人员要加强无菌概念的认识,对于伴有轻度上呼吸感染的医护人员要加戴双层口罩,对于症状严重者要停止参与手术。手术过程可以预防性地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预防切口发生感染,器械护士应及时将接触污染物的器械和敷料撤离手术台,并重新佩戴手套,降低感染的可能性[8-9]。最后要加强术后护理管理,定期观察患者伤口,预防感染发生,对手术室地面进行擦拭消毒、熏蒸消毒及紫外线消毒,使用过的一次性器械经过预处理后要进行销毁,非一次性手术器械进行特殊消毒处理后进行常规灭菌并备用。

综上所述,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引发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因此严格执行手术室的操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督促学习预防感染发生的最新进展,通过现代化管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韦学花,粘丽,董丽君,等. 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意识减少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2,12(8):606.

[2] 尹珍爱,冯立. 手术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23-125.

[3] 刘振声,金大鹏. 院内感染管理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5-18.

[4] 巴志强,季惠斌,赵丽清,等. 整体环境动态监控手术部的交叉感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67-70.

[5] 陈红竹. 儿科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指南,2009,10(10):33-34.

[6] 张玉勤. 感染控制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8, 23(9):813-814.

[7] Loftus RW,Koff MD,Burchman CC,et al. Transmiss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l organisms in the anesthesia work area[J]. Anesthesiology,2008,109(3):399-407.

[8] 常后婵. 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06,12(8):175-176.

[9] 徐洁. 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195-2196.

(收稿日期:2013-01-21 本文编辑: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