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代表了中国传统医学最高理念,对当代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切实而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起源与发展的阐述,探讨了以其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构建“治未病”医院、有中医特色的社区、乡村卫生服务的预防保健体系模式,并为此要调整相应的医学教育,以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模式

中国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008-02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Non-disease”

Theory to Open Up New Areas of Medicine Services

Jia Danbing Liu ShanLi NaiminTang Lim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o. 211 Hospital,Harbin,150080)

【Abstract】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non-disease" theory represents the highest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a practical and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ing non-disease" theory, this paper actively establishes the preventive health care system mode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unity, rural health services, etc. And as its guidance, this should be a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open up new areas of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Key Words】 Treating non-disease;Chinese medicine;Preventive health care system model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关注已从“已病图治”转变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当今世界医学理念已从针对病源的对抗医学转向整体医学,而二千多年前中国先哲们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再次显现出巨大的现实意义,“治未病”代表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最高理念,也蕴含了我国医疗卫生以“预防为主”战略最精髓的思想和方法。在历经千年后,“治未病”走在21世纪医学的前沿,拓展了中医药的服务功能,开辟了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

1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治未病”最早论述记载应始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巳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我国传统中医学在二千多年前对“未病”的认识,可见其对人体健康及早期医治的重要性。《素问・刺热篇》在论及热病未病征兆时,进一步阐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巳;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巳;重逆则死。”可见治未病、“亚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迟治,延治的危害性。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张仲景能明确提出许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他在《金匮要略》中谈到治病要治早,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时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伤害,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就是强调如果能注意保养身体,凡事谨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当,远酒色,避风雨寒暑,偶有不适,即早医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传入脏腑,四肢感到困倦、疲劳、便引导、吐纳、针灸、膏摩等,使欲病之病、即未病得到及时控制,身体自然可以保持健康。

隋唐时期・杨上善在注解《黄帝内经・太素》时明确解释:“萌芽,未病之病,病之微也。先知三部九候调之,即疗其微,故不败也。”

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进一步发挥《内经》未病、微病、萌芽之理论,提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巳病之病。”孙思邈在这里进一步明确《内经》所提到的未病就是疾病的微病,萌芽或他所称之的欲病。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义,他的著作《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2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

中医“治未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治则更是临床治“未病”的金科玉律。应用中医“治未病”的这些优势,以“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转变,探索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运营模式。

2.1构建“治未病”的医院模式

广州的曙光医院作为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的三家核心单位之一,正式启动曙光-KY3H治未病中心的建设,系统开展了中医体质评估、健康保健指导、社区防病宣教以及“未病”防治等以中医为特色的预防疾病及“治未病”工作。其中医特色的体检内容包括:KY3H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设备的体检相结合,建立KY3H私人健康信息库,制定健康方案,全程跟踪服务,并以中医特色的健康为指导,结合四季养生与干预 (针灸、推拿、功法锻炼等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等方法,运用“治未病”这个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从源头上维护广大人民的健康,这样还会有助于减少不断增加的社会医疗经费的开支。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中医治未病工作以及治未病中心的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确定了第二批治未病保健服务试点单位,试点单位达45个,涉及17省(区、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医院,包括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对设立未病专科进行了探析[1,2]。

2.2构建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中医诊法历来强调望、闻、问、切,如在《内经》中就已经注意到察色的重要性,其云:“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而察色主要是辨察面色。由于病情及病变的性质不同,各种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不同的“色”,只是早期不甚显著,不注意观察则不易发现而已。一般来说,热病多见赤色,临床根据赤色出现的部位,可以测知热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从而便于有针对性的治未病。其次,《内经》还十分重视脉诊对前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认识脉象三部九候在前病阶段已可见明显变化。由于疾病的早期征兆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内经》中还有一些其他内容的描述,如“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脾热病者,先头重”;“肺热病者,先淅然劂,起毫毛,恶风寒”;“肾病热者,先腰痛,骨酸”等等。因此可见,中医是一种内容丰富成本较低的医疗服务模式,而这种服务模式尤其适宜社区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现将传统的院内医疗扩大到院外,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通过传统的中医诊法结合现代诊断技术,按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实行个体化的诊断治疗[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题、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4]。

2.3构建有中医特色的乡村卫生服务模式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卫生改革的有机整体,关系到农村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健康以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对减轻医疗卫生资源压力,减轻个人经济负担,维护大众健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构建有中医特色的乡村卫生服务模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群的整体健康为中心,转变完全的“疾病医学”的服务模式,增进“健康医学”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制医生和驻村医生的职能作用,深入社区和家庭,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等形式,引导农民合理地健康投资和消费,不断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医疗保健的新领域,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4为构建中医药新的服务模式,其医学教育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目前,我们的医学教育是以生物医学为主体,为大中医院输送后备力量,培养的是治疗型医生,不适应全民健康目标实现的需要。首先,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作较大的改革,要大幅度地增加卫生保健、预防疾病教学内容的比重,增加提供心理、照料服务的内容,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在人才结构上,要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加大中级、初级人员的比重。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在预防疾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今天看来,更是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变革的主流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提高健康人群的防病意识。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2008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以来到现在,已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是弘扬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重要行动,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中医“治未病”研究的深入开展和顺利实施,必将凸现中医优势,减少国家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增长,对我国政府提出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开辟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唐乾利,岳桂华.“治未病”对中医院发展机遇及问题探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6): 4-6

[2]向楠,黄江荣,杨帆,等. 中医医院创建治未病中心模式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5): 7-8

[3]王凤村. 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1): 72, 77

[4]杜雪平, 张晓林. 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 1999, 2(2):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