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亚文化是一个群体或部落的文化,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青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通过各种手段对主流文化和文化权力的抵抗,开拓了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了文化话语权。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了复杂的结构性转变,由此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在新媒介环境中,我国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异彩纷呈。本文探寻了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 媒介 青年亚文化 网络

亚文化是一种意义系统、表达方式或生活风尚,它们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相对立,是由从属结构地位的群体发展起来的。亚文化的内容反映了从属地位的群体企图解决产生于广泛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结构矛盾。由青年群体所创造的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

亚文化研究溯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伯明翰学派学者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们从意识形态和阶级立场的角度出发,认为青年亚文化是阶级文化的一部分,构成了对英国主流文化和霸权的反抗。“亚文化代表着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如工人阶级、黑人、亚裔、女性的特殊抵抗方式,表征了一种反霸权的意识形态,惊世骇俗的风格标志着资本主义共识的破灭和瓦解。”①亚文化对霸权的挑战间接地表现在风格之中。青少年制造出独特的符号系统:音乐、文学、舞蹈、行动和暗语等,通过风格来协商他们的阶级存在。赫伯迪格(Dick Hebdige)认为“风格”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反抗与矛盾的嵌入与展现都位于现象的最表层,即符号层面……”②赫伯迪格把亚文化风格形象地描述成“噪音”,认为它干扰了资本主义中霸权的顺利实现,破坏了资产阶级苦心经营的共识。英国学者桑顿(Sarah Thornton)出版了《俱乐部文化:音乐、媒介和亚文化资本》,指出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以及媒体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亚文化不仅表现为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也表现为一种妥协。被收编的亚文化利用流行时尚(当下的风格)换得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不同程度地失去了抵抗性。

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

互联网是网络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统媒体时代,青少年用报纸、广播、电视、艺术等平台营造亚文化圈子并进行身份确认;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则是用数字化的技术和符号创造新的亚文化。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形式。

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异常丰富,大致包括:1.基本网络新词,如BBS、跟帖、汗、;2.中文拼音缩写,如GG(哥哥)、BS(鄙视);3.英文缩写,比如I服了U(我服了你)、Q(Cute的音译,可爱的意思);4.数字,比如886(拜拜喽,再见的意思);5.谐音或方言读音,比如粉(很)、筒子(同志);6.模拟词,如吼吼、嘻嘻等,表示笑声;7.动漫术语,如达人、御姐;8.特定的语言风格,如咆哮体;9.流行词句,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语言简洁、新奇、不合乎规范,青少年则用它们表达个性、张扬内心。娴熟使用网络语言的人是经常使用网络的网民,因此网络语言成为一种身份认证。

网络艺术。利用网络技术、运用网络思维方式在网络中原创的文学作品、民谣、音乐、摄影作品、视频等,不经过传统的出版和发行渠道而直接在网络上传播,其特有的品质给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等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98年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是较早的热门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此后玄幻武侠、都市情感、游戏竞技、灵异惊悚、草根说史等各种类型的文学形式粉墨登场。这些原创性的艺术形式并不成熟,但创作手法新颖、形式风格多样,体现了网络世界的平等意识。

网络恶搞。人们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对大众熟悉的名人、图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歌曲等进行二次创作,通过夸张、模仿、拼贴、戏谑、讽喻、隐射等方式将原文本进行加工,形成新的创作文本。2006年,胡戈根据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改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便是其中的代表。“恶搞”采用非常规的形式完成诙谐、幽默、怪诞、荒唐的作品,用背离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质疑社会的权威,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少年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它将传统价值观中的“美好、正义、崇高、英雄”等概念置于喜剧、戏谑、暗示之中,以其内容的新颖性、思想的叛逆性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共鸣。

网络人物。2010年底,网易评出“十大网络人物”,包括“小月月”、“犀利哥”、“凤姐”、“章鱼哥”、“淡定派”等。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平凡的人如“赤脚哥”交警戚新峰、“疯狂义工”张仁杰、“西安好人”陈绪水成为网络红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纷纷扰扰的网络世界,有人唇枪舌剑、有人貌似癫狂,但也有人因为平凡的坚守而创造奇迹。不论何种网络人物,他们都与网络息息相关,正是由于网络的传播特点才被更多人知晓,他们是新的媒介环境的产物,是亚文化的主体,也是网络世界的象征。

网络事件。2009年,百度贴吧的帖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发了几十万的回帖和3000多万的点击量,此后人肉搜索、网络恶搞、网络歌曲、广告语等接踵而至。孤立地看这些帖子,它不是亚文化,但是大量网民的围观、跟帖、讨论以及后来对这一句式的大量仿制和挪用就构成了一种亚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将网络上分散的群体迅速召唤和集结,潜伏在网络世界的“水军”们共同发力,将本身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或事件炒热,反映了由群体构成的亚文化。

网络意见。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匿名发表意见,进而形成网络舆论影响事件的发展进程,更能直接显示网络亚文化的力量。如“湖北邓玉娇案”、“湖南罗彩霞案”等。2010年10月的“药家鑫撞人杀人案”震惊全国,多种意见通过不同的渠道发表,其中网络意见和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2011年3月,该案首次开庭,网友通过各种媒体关注案件审理过程,并通过微博讨论“药家鑫是否激情杀人”等话题。从讨论内容来看,大部分网民比较理性,虽然网络意见不能直接影响法官的判决,但有助于该案件在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审理。

网络亚文化存在的基础是数字技术和相对开放的网络空间,核心在于信息迅速传播与分享。网络亚文化是网民在网络中逐渐形成、信奉和推行的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关系

今天的网络亚文化环境与伯明翰学派研究的英国青年亚文化的环境大有不同。伯明翰学派研究的个案――光头仔、嬉皮士、朋克们存在于某个片区、工厂,而网络亚文化的主体隐藏在ID之后,把他们聚合在一起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此外,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是阶级斗争的延伸,而网络文化主体的阶级属性并不明朗,由于其分散性和非理性成分,“暂时还不能形成一种合力进行政治方面的诉求,也还没有表现出激烈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与斗争”③。

历史上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会给社会带来冲击并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文化结构、生活习惯等。就亚文化而言,一方面,亚文化离不开媒介这个传播载体,要依存媒介才能形成;另一方面,媒介也在塑造、再现、建构,甚至催生亚文化的诞生。

新媒介的发展对青年亚文化的传播产生影响。在媒介环境中,一种新媒介被引入,并不使旧的媒介消失,而是带来新的契机,促使新旧媒介融合与发展,从而造成媒介环境的变化。从传播过程的角度来看,新媒介有新的传播主体、传播受体、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来看,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信息增量,打破了信息壁垒;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出现了两种大的文化,一种是围绕新媒介本身的发展和研究的文化,另一种是人们使用新媒介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内容。

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中,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较为缓慢,受到的局限较多,媒介信息容量的限制使受众的意见不能完全显现。而在新媒介环境中,亚文化传播在虚拟社区中交流信息、彰显自我。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近、使用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的权利,信息准入的门槛大大降低,原本不具有话语权的人通过新媒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大胆表达特殊爱好与兴趣,发表不同于大众常识的独特感受与价值观,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主流价值观与审美取向的亚文化群体。

虚拟的空间与情境为青年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与情境中,人们可以建构一个新的身份与角色甚至“虚拟人生”。“虚拟人生”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了网络化的“合法消解”,凭借无限的想象力与技术力量优势,将人们的生活置于一种“超现实”之中。④只要愿意,网民们就可以进行跨时空的虚拟交流,人们的行为结构在虚拟空间中被重构了。网络世界自由、开放、宽容、打破地域限制,在现实社会中受到限制的观念、行为被青少年移植到虚拟空间中,使其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繁殖的土壤。

新媒介环境中的文化创造都打上了“个性”的烙印,张扬个性成为文化的主要价值理念。在虚拟的空间与情境中,主体价值获得实现,主体意识获得满足。青年个体或群体在新的话语世界创新与表达,并迅速获得回应。私人话语表达了非中心的、无政府的意识形态,与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虚拟空间是个性话语的表达场所,它以特有的方式彰显了青年的心灵世界,隐藏和延伸了他们的身体,为青年亚文化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场域”。

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在新媒介环境中不断对话与交融。历史上的青年亚文化是以主流文化的对抗者的面目出现的,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曾经引起“道德恐慌”的青年亚文化渐渐被社会接纳,成为社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以特有的方式与其他文化交流与对话,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在文化的熔炉中,亚文化既冲击着主流文化,又从主流文化那里获得资源和启发。虽然青年亚文化在社会整体文化中处于边缘地位,并不能取代主流文化,但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青年亚文化显示了一元文化的不合理性,多元文化才是文化发展的主流。“从积极乐观的层面上看,亚文化为大众文化、商业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原料,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讲,商业文化、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在不断地歼灭亚文化的存在。”⑤一方面,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依旧存在,青少年通过亚文化的实践获得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亚文化资本,而主流文化怀疑、排挤亚文化;另一方面,亚文化不断涌现,主流文化与之对话与交融,吸收亚文化的资源和资本,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领域。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亚文化不再是堕落的东西,人们将以更开放、宽容的心态注意它、理解它甚至参与其中丰富它。

注 释:

①胡疆锋:《亚文化》,《文化研究》(第6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75页。

②迪克・赫伯迪格[美]著,陆道夫、胡疆锋译:《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③张恒东:《数码时代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小清新”等为例》,人民网传媒频道。

④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⑤陈霖、马中红:《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南方周末》E25版,2011年1月27日。

(周敏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杨富春为湖北日报社记者)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