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日制造业物流的发展分析(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制造模式的演决定其物流发展方向。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风行全球的时候,以JIT(Just ln Time)、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为代表的精益生产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在精益生产中,企业内部低成本、高质量的零库存管理思想决定了其内部物流的重要性。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制造优势逐渐被美国基于互联网的制造模式所替代。现在日本实行的制造模式是以敏捷制造为代表的模式。与精益生产相比,敏捷制造更加强调企业间的物流,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企业内部。那么在这种新的环境下,日本制造业的物流有何新的特征呢?
在敏捷制造的全球环境下,原厂委托设计(OrJ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ODM)的应用越来越普遍。ODM的发展与各国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和其优劣势密切相关。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产品称雄天下的时候,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及制造等功能都集中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低廉,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市场诱惑巨大,日本企业逐渐将其制造功能转移至这一区域。在转移过程中,日本始终掌握着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原点、终点以及重点。所谓原点,是指市场中的顾客需求;所谓终点就是销售产品以及售后服务:所谓重点包括产品质量保证,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的生产,生产线的设备制造,模具制造等等。在整个供应链中,日本企业所强调的是依托市场进行产品策划的能力,与关键零部件供货商的关系,生产线工作母机和模具的开发、制造能力,供应链整体管理能力等等。日本2010年制造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日本制造业未来优势排在前三位的是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和销售。这也充分体现了未来日本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日本制造业的物流战略
随着国际分工及竞争环境的日益化,日本制造业的物流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在精益生产的环境下,日本制造企业的物流战略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低成本和准时化;在敏捷制造环境下,物流战略强调的则是其灵活应能力。日本最受推崇的物流战略是HauLee提出的3A供应链战略,即敏捷性、适应性、协作性(Agility、Adaptability、Alignment)供应链战略。这三个目标有如下几个具体要求:
1 物流战略的柔性和低碳性
日本物流战略要求在保证低成本和高服务水平的同时,追求柔性和低碳性等。供应链柔性是3A供应链的重点。它要求制造企业将生产、销售和库存(PSI)集成动态管理,同时要及时应对全球供应链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特殊情况,例如地震、产品召回事件等等。而物流的低碳性,在日本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它的推行不仅是企业,政府也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2009年日本《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要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市场,创建能够减轻环境负荷的物流体系。
2 物流战略与市场及地方环境的适应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制造物流受到全球各地市场及环境特征的影响。制造物流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延迟制造。它通过延迟供应链中成品完成的工序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是否采用这种战略通常根据成品和零部件税率差的大小、海运和空运的成本差别、用户当地制造成本大小等因素来决定,并且经常发生化。目前日本制造物流中经常采用的成套零部件出货、半成品出货等方式都是这种模式的应用。
3 供货商关系管理
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由竞争关系转为双赢关系,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其中的背景因素有多项,首先是成本管理的重点由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问的物流过程中。制造企业与关键部件厂家的联盟可以及时获得较低价格的零部件,从而对整个产品的售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是风险共担。顾客需求的快速化以及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得单个企业承担不了风险。制造物流中典型的合作协议通常都会规定企业之间共享几个月的需求动信息,且信息更新频率可以达到一周一次。
日本制造业的物流战术
在具体的战术上,日本制造业物流注重利用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管理软件以及各种新思想和新方法。在企业内部,通过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企业可以快速准确监控小件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实时状态。在企业之间,由于大量信息交流及高更新频率的要求,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几乎是企业实现信息共享的必备技术。由Oracle、JDA等著名公司提供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软件,用越来越强大的功能说明制造企业改善了物流效率。各种物流协会、高校、大型企业等也都在不断地开展着物流新理论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为日本物流业的发展提供着巨大的原动力。
日本制造业物流的课题
日本制造业物流面临的课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首先是对于制造模式以及方式方法的创新需求。经历过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的巨大成功,日本社会非常不满足目前的处境。从学术界到工业界都将创新作为企业的最高使命。
其次,日本制造业空洞化与面向个人订单生产的增加的矛盾。由于工厂与市场相距较远,如何满足一些市场上对于个人订单的低成本、快速、多样化的需求就成为一个挑战。目前也有部分厂商(如HP)在日本开设工厂以缩短供应提前期。
第三,高新技术的导入期望与其实际应用效果存在着差距。制造业物流中高新技术及软件的应用涉及多个国家及多个领域。除了技术之外的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巨额的投资不一定能够收到合理的回报。例如,各个企业对于非确定性信息的不同处理态度和方法很可能最终导致系统精度下降。由于制造物流包含因素太多,这个特点在制造物流别突出。
最后,由于制造物流的特点,巨资开发出来的技术往往需要在多个国家应用。如何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被日本制造企业作为一个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