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反刍兽疫防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反刍兽疫防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小反刍兽疫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采取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治小反刍兽疫的有效手段。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3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来消除或切断3个基本环节及其联系,即可防止疫病的发生。文章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3个方面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提供帮助。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防控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67-01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以高热、口炎、腹泻及肺部炎症为主要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易感动物群中该病的发病率可达100%,严重暴发时致死率为100%,中度暴发时致死率可达50%[1]。正是由于小反刍兽疫的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使其在流行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成为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

2007年7月,小反刍兽疫首次传入我国。去年12月份以来,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辽宁、江西、江苏、安徽、吉林、黑龙江、湖南、广西、重庆、湖北、四川、浙江、山西、贵州和广东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给我国养羊产业带来较大损失。由于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采取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治小反刍兽疫的有效手段。而一旦发生疫情,应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彻底消毒,严格封锁、防止扩散。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3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过程[1]。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来消除或切断3个基本环节及其联系,就可以防止疫病的发生。

一、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小反刍兽疫的传染源主要为患病动物、隐形感染者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感染动物发热后大约10天其分泌物中可检测到病毒。Ezeib[3]等发现,感染山羊在康复后11或12周仍能检出病毒。一些研究显示牛、骆驼能自然感染或通过实验感染小反刍兽疫,一些甚至出现死亡,但大反刍动物感染后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它们能将病毒传播给小反刍兽[4]。

从我国疫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析表明,疫情传入后,缓慢地沿山谷由西向东不断扩散,间或也随着动物的短时间远距离移动,发生“跳跃式”传播;群间扩散的主要原因有混牧、混群和引种,野生动物可能起一定作用,但目前不是主要原因。因此,从控制传染源方面应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对外来羊只,尤其是来源于活羊交易市场的羊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21天以上,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检测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同时,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检疫监管,包括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发现患病动物及时按相关规定处理。

二、切断传播途径

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染源的鼻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经直接接触传播,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播,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偶尔会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传播。因此,饲养中应防止健康羊群与病羊的直接接触。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包膜病毒,相对而言,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光照、加热、脂质溶剂、酸性、碱性环境中易失活,对许多消毒剂都很敏感,对酸和碱都较敏感[1]。因此,加强工具、圈舍、牧场等的消毒工作对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有重要意义。可选用无机氯制剂、季铵盐类、强酸强碱、醛类等消毒药品。如环境消毒可选用火碱、过氧乙酸等;皮毛、仓库等熏蒸消毒可选用甲醛、高锰酸钾等。

三、保护易感动物

动物的饲养方式与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控制有密切关系,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传染病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保证家畜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

疫苗的免疫接种是动物获得特性免疫和防御传染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性措施。按照农业部规定,对种养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发生疫情地区、检出阳性样品地区以县为单位对易感动物实施强制免疫。在防控小反刍兽疫方面,一些减毒活疫苗已在一些流行区用于免疫易感动物,并对绵羊和山羊都有较好免疫效果[5,6]。1989年,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 75/1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74代制得了减毒疫苗株,通过大量测试表明其安全性,并且提供至少3年的保护力[7,8],目前减毒活疫苗株Nigeria 75/1已广泛用于小反刍兽疫的免疫。此外,由罗马尼亚绵羊痘Fanar株和小反刍兽疫Sungri/96株构建的重组疫苗,既能抵抗绵羊痘的感染,也能抵抗小反刍兽疫的感染;山羊痘和小反刍兽疫的重组疫苗是另一种有效的疫苗,这种减毒活疫苗重组疫苗携带了小反刍兽疫病毒的F和H基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9]。

总之,在防控小反刍兽疫方面,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饲养管理、检疫、防疫卫生、消毒、预防接种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以提高易感动物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杜绝小反刍兽疫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1.

[2]Banyard, A.C., Parida, S., Batten, C., Oura, C., Kwiatek, O., Libeau, G.. Global distribution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and prospects for improved diagnosis and control[J]. Gen. Virol,2010,91:2885-2897.

[3]Ezeibe MCO. Persistent detection of peste de petits ruminants antigen in the faeces of recovered goats[J]. Trop Anim Health Prod,2008,40(7): 517.

[4]Chauhan HC, Chandel BS, Kher HN, et al. Pesti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infection in animals[J]. Veterinary World, 2009, 2(4): 150-155.

[5]Diallo, A., Minet, C., Le Goff, C., Berhe, G., Albina, E., Libeau, G., Barrett, T.,. The threat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rogress in vaccine development for disease control[J]. Vaccine, 2007, 25: 5591-5597.

[6]Saravanan, P., Sen, A., Balamurugan, V., Rajak, K.K., Bhanuprakash, V., Palaniswami, K.S., Nachimuthu, K., Thangavelu, A., Dhinakarraj, G., Hegde, R., Singh, R.K.,.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 vaccines[J]. Biologicals, 2010, 38: 479-485.

[7]Diallo A, Minet C, Goff Cl, et al. The threat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rogress in vaccine development for disease control. in Vaccine; 4th International Veterinary Vaccines and Diagnostic Conference, 2007, 25(30): 5591-5597.

[8]Silva AC. Scalable culture systems using different cell lin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accine[J]. Vaccine, 2008, 26(26): 3305.

[9]Madhusudan H, Singh S, Bimalendu M, et al. A bivalent vaccine against goat pox and /i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induces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in goats[J]. Vaccine, 2006, 24(35/36): 6058-6064.

作者简介:赵峰,男,汉,(1986.8.26-),2012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2012年8月至今在四川省资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