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因“口”而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因“口”而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笔者有幸领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和王崧舟的教学风采。巧合的是,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中借助板书“口”,形象地给学生指点学习方法,直接指向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真切切地获得提高。

一、妙用“口”,在“忽悠”中渗透阅读方法

下面是薛法根教学《九色鹿》片段。

师:《九色鹿》源自一个佛经故事,画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墙壁上。这是一组连环画,有九幅图。我们读到的这个故事就是根据这九幅画写下来的。老师曾经看过这组壁画,太漂亮了,九色鹿栩栩如生。你们想看吗?我把它画下来好不好?

生(满心期待地):好!

师:闭上眼睛,不许偷看。(师有感情地读课文描写九色鹿的文字)“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口”。)

师:眼睛睁开,老师画的九色鹿怎么样?

生(疑惑地):没画啊!

师:没画?画在哪儿了?

生(恍然大悟地):画在我们心里了。

师:老师不是用笔来画的,是用什么来画的?

生:用文字来画的。

师:对,用文字,用语言来画的。学语文,读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凭借语言进行想象。读故事需要想象,听故事也需要想象,因为想象的才是最美丽的。

师:课文有九个自然段,就有九幅美丽的图画,我们同学要一边读,一边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绘成九幅画。看谁读得最专注!

(生自由朗读全文。)

师:九幅画中有一幅画,出现的人物最多,情节最紧张,是哪一幅?

生:第八幅画。

师:请你来读一读第八自然段。注意,这是一个故事,我们要像讲故事一样来读叙述的语句。

师:哪幅画是专门画国王的?

(生齐读第9自然段。)

薛法根老师在本课教学第二板块“想象朗读,感受情境”中用一个“口”幽默地把学生“忽悠”了一把,并引导学生巧妙地在轻松的氛围中揭示出故事阅读要“想象”的学习方法;接着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将想象画面作为理解语言文字的方式,引领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结合生活体验,帮助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进人情境中,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语言成画面,最后再回归语言,使“画”为推进“话”的理解服务。抽象的文字符号在薛老师的指导、帮助、启发中成为有声有色的画面,由此升华到创造性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一个“口”,形象、朴实、生动,学生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习得方法。

二、巧用“口”,在对比中揭示写作方法

下面是王崧舟教学《去年的树》片段。

师: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她会对树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感恩、祝愿、告别)

师: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最平淡的动作——“看”。

(板书:平淡)

师:在故事中乌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感恩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生:没有。

(师将板书“自责、感恩、祝愿、告别”一一擦去)

师:故事中没有心理描写?

(板书:不写心理)

师: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师将板书一一擦去)

师: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是作者不会写心理吗?

生:不是!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写外貌、表情、心理?

(在“平淡”和“深厚”之间板画了一个“口”)

师:从这个“口”(空白),我们看到了阅读需要想象,我们想象过什么?

生:我们想象过小鸟和树的外貌,想象过小鸟和树的表情,想象过小鸟和树的心理。

师:全文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理,用最平淡的语言体现了小鸟与大树之间最深厚的友谊。这就是这个故事带给我们语言的魅力!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去年的树》以平淡的语言写出了小鸟和树深厚的友谊,巧妙的“留白”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这样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在这一教学片段中,王崧舟老师以高超的教学艺术,通过写法的对比,运用回环复沓的方法,深入浅出地揭示出写作方法。王老师先引导学生从“看”字想象鸟儿的心情,与文中只用一个平平淡淡的“看”字相比较,感受语言的“平淡”;再巧妙地用一连串的反问“是作者不会写外貌吗?是作者不会写表情吗?是作者不会写心理吗?……那作者为什么不写外貌、表情、心理”,帮助学生找寻到了平淡语言表达的美妙,感受到文章留白的精彩;最后,王老师在板书上巧妙地轻轻一擦,留出的一个大大的“口”,学文至此,板书中这个形象的“口”(空白)真正将作者这样看似平淡而意味深长的写作艺术深深留在孩子们心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两位风格迥异的教坛名师,两节各具特色的语文课,两个内涵各异的“口”,却给我们相同的启示:语文课堂一定要贯彻“语言运用”这条主线,智慧地指点学习方法,让每节课都能听到孩子们“拔节”的声音,这才是有意义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