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保健品:肥市场瘦营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健品:肥市场瘦营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燕窝会不会越来越贵?

自从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中,首次将燕窝等列入严禁携带或邮寄进境项目后,这个问题成为保健品市场的热点话题。

而同样在坊间热议的另一个话题是――熊胆药材会不会慢慢消失?

2012年2月初,归真堂上市风波引发的“活熊取胆”大讨论,焦点的另一方指向了“熊胆入药”的合理性。其实如同虫草一样,熊胆这味名贵药材早已流向了保健品市场。

营养脱盲

对眼下的中国人而言,吃饱饭早已不是 问题,但如何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老百姓心中依然充满问号。

一项共有5035人参与的“中国网民营养知信行调查”显示,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都应摄取包括谷薯类、豆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和纯能量在内的五类食物,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到三成,对豆类和奶类的摄取不足,每周选择不到2次的比例分别为15. 6%和31. 3%。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认为,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网民已具备了一定的营养知识,对膳食指南也有基本了解。“说明这些年营养健康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营养盲’的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 但“在平衡膳食方面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

比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都应该摄取的谷类食物,但有7. 3%的受访者每周摄取不足2次。关于油脂的消费量,1/ 3的被调查者缺乏正确的知识。

“对于保健品,到底应不应该补?应该补什么?我们希望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理性看待保健品。”马冠生说,“相比较于保健品,平衡膳食才是保持健康的最佳之道。”

保健品年轻化

据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介绍,卫生部曾经对全国10个城市的上班族做过一个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的员工达48%,其中北上广三大城市达70%以上。

以前,在大部分中国人的观念中,似乎并没有树立起一种“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的观念。曾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甚至80%都花在生病期间的治疗上,却少有人在平时就注意预防和改进。

这种现象在急速转变。保健与养生书目成为各出版社热卖书籍,江湖“名医”层出不穷,各种偏方、滋补品也大行其道。

在上海劲松大药房,《望东方周刊》记者看到,所有的醒目位置都放上了各种各样的实惠礼盒,阿胶、西洋参、蜂胶、虫草口服液等近年来的热门保健品应有尽有,价位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销售非常好,逢年过节送礼的比较多。”药房经理对《望东方周刊》介绍,对于保健品的青睐不仅仅是老年人,“现在年轻的白领,只要自己的生活条件够,也往 往来选择一些滋补类的保健品使用。”

药店销售人员介绍,秋冬季节是保健品的旺季,保健品销售也达到了高潮。其中天然原料的产品占据了重要比例,如虫草、燕窝、灵芝、西洋参、养生酒等都是适用于中老年人的产品;蜂王浆、蜂胶、花粉片等蜂产品老少咸宜。

与天然产品分庭抗礼的是维生素类产品。“营养不均衡是现代人的通病,因此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胶囊一直都是大热门,随着消费者消费日趋理性和自主性,品牌是其选择产品的首要考虑。”药店销售人员表示。

不过专家认为,从营养学的角度,人体所获取的这些营养素,主要还应该通过食物来获取。“有的人每天补充多种营养素,这个人等于不用吃饭了,每天把20多种营养素吃进去,估计这个人差不多快饱了。这样恐怕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对《望东方周刊》说。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陶御风告诉《望东方周刊》,很多年轻人从20几岁开始注重滋补,从西洋参、维生素、钙片到鱼肝油应有尽有,一天不吃补品就好像怠慢了自己。其实,营养保健品也需因人而异,尤其是中药补药。

从药材到药片

白芷、当归、党参、甘草、莲子心……这些以前只能从中药材专卖店买到的药材,现在也可以在各大综合性药店买到。在上海同仁堂药店,包装精美的各种中药饮片也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一大热门,一个礼盒中包含了几小瓶不同品种的饮片,既可泡茶,也可煲粥、炖汤,价格从150元至450元不等。

店里的工作人员向《望东方周刊》介绍,现在居民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开始看重保健品本身的可靠性:以前消费者偏爱一些在媒体上大做广告的产品,广告做得越多,产品卖得越火。而现在,消费者认为这些口服液、冲剂很难辨别具体成分,于是开始偏爱原料“看得见、摸得着”的保健品了,因此,以西洋参切片为代表的各种饮片销量开始走俏。

随着整体科技实力的增强,保健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例如人参含片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以前人参仅能通过胃肠道吸收的单一途径,增加了口腔黏膜吸收,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吸收利用率。

“中西医技术结合,希望通过技术解开珍贵中药药材的成分做成更加方便、低价的药剂,但是经过证实,药片的疗效往往不如相应的药材。不同地区的药材效果不同,不单单只是成分的问题。”陶御风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中医告诉《望东方周刊》,“熊胆等名贵中药,虽然用得少,但在一些严重症状上有不可替代的疗效,绝非合成熊胆以及其他草药可以达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目前尚未取消活熊取胆。豹骨、虎骨这些古书里的名贵药都已经消失了,这很可惜。”

保健品的大市场

资料显示,欧美国家平均消费中,保健品方面的消费占了总支出的25%以上。我国现在是0. 07%,人均保健品消费大概是31元,是美国的1/ 7,日本的1/ 12。这正说明了中国保健品的发展潜力巨大。

金安明邦调研中心预计,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动下,“十二五”期间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2013年大约为1446亿元。

以安利、汤臣倍健(初期用进口的概念)等为代表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每个品牌多达上百个品种,占据了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市场主流,市场呈现活跃和兴旺的景象。

更需关注的是投资、人才开始大量涌入保健行业,名列世界前三名的膳食营养补充剂企业――安利、惠氏、NBTY均将发展转向了中国。

证券商也给予佐证。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在2011年6月对某上市药企公司的分析报告中明确点出,转型健康消费品是公司最大的看点。

这家药企公司的某系列复方氨基酸产品2008年正式投放市场,当年的收入为4900万元,2009年收入达到了2. 01亿元, 同比增幅为308%,2010年收入为2. 25亿元,同比增长12%。

与此同时推出的定位高端人群的保健品增速更快。

根据福布斯2010年《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报告,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千万富豪数量超过38万人,分析人士称这些人群将是高端保健品的潜在消费群体。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越来越贵的保健品,是不是意味着其中包含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在2011年末北京等地的零售市场,规格较高的虫草零售价格在每克600元以上,相当于每公斤60万元,价格堪称疯狂。公开资料显示,拉萨市场上品质较好的冬虫夏草批发价每公斤已经突破20万元;而在京、穗、沪等地零售价高的更在每克700元以上,价格是黄金的两倍。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雪线附近,每年4月至6月根据海拔高度不同依次成熟。除了生长条件苛刻以外,市场需求越来越强劲也是把虫草、人身推向奢侈品的因素之一。然而,在一些从事虫草买卖的生意人看来,虫草作为高档礼品的属性也让其市场价格不断创新高。

与它同路的还有熊胆。某制药公司的熊胆粉产品分为本元、祥元、养元、真元和正元五款,分别是3克礼装、10克礼装、精品装、养生装以及贡品装,都是属于非处方药。价格在每克100元到130元之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一位行医四十几年的老中医告诉《望东方周刊》,“我行医这么久都没用过这方药,甚至连我老师一辈子都没用过。但是患者经常迷信药贵才有疗效,就像迷信专家才能治病一样。” 据中医专家介绍,即使病人病情危急需要用到熊胆,也往往只需要米粒大小。

《本草纲目》载:熊胆平肝解毒,自古熊胆就被用来平肝、利胆、明目、解酒。中华国医医药协会香港地球仁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包括:常春藤、蒲公英、、鼠尾草、大黄等。在一般的病情症状上,这些草药作为熊胆替代品,既便宜又有效。

“保健品还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消费引导。” 马冠生认为,保健品中的奢侈品跟其他产品中的奢侈品并非一个概念。他用鸡蛋和鲍鱼打比方,一个鲍鱼的价格可以买几筐鸡蛋,但鲍鱼和鸡蛋营养成分上各有千秋。“并不是因为价格越高,是进口的,是稀有的,营养成分就越全面,越多,不是这个概念。”

(实习生李宣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