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在哪儿,山就在哪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在哪儿,山就在哪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圆梦贡嘎登山活动归来,队员“穷人”的网络签名改成:再深的拥抱,终究挽留不住我们即将各自离去;再使劲地挥手,也挥不去你永远留在我心里。

10月19日,“老汉”(网名)终于结束纠结,踏上凯图巅峰K2十周年 “挑战贡嘎那玛峰”登山活动的征程。纠结源自这次行程要九天时间,对于他这种总感觉工作做不完的人,确实很长,而且首次面对山峰就要挑战海拔5588米的贡嘎左峰那玛峰,难度不小。这忐忑的纠结,似乎为“老汉”此行埋下了伏笔。

10月19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21名队员在成都集结完毕。吃完晚宴,领队“边城浪子”开始召集大家开会,反复强调登山活动的纪律并反复地检查大家的装备,战前的气氛就逐渐出来了。也就在这气氛中,队员们活络起来。20日大家在一场歌唱PK赛中完成了向康定出发的路程。晚上6点抵达康定后,已经感觉到寒意,雪山已经近了吗?添衣完毕,大家加入到在五彩的灯光下跳锅庄的活动中,一场大汗淋漓结束了这快乐的一天。接下来几天就都将没有热水澡、没有干净的床,大伙都抓紧时间休息,以养精蓄锐。

山在那儿 人在赶路

21日,乘坐大巴出发。不久就到了折多山口(海拔4298米),人称康巴第一关,是藏巴分界线,也是重要的气候与地理分界线。十月的折多山上已有积雪。过了山口,一个神奇的世界就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连绵的雪山跃然面前。可惜,大巴只在折多山短暂停留,没来得及好好品味。而接下来的路程,队员们充分体会到了“折多”的意思。大巴司机为赶回程时间,在崎岖的、弯曲的路上狂奔起来,真实版的过山车让我们只得匆匆欣赏那一路的绝色风光。

折多山口以西又是一番自然极致景色,车厢里惊叹声、快门声不断。很遗憾,从折多山往新都桥的这段摄影家痴迷的中国景观大道,没有时间停留。看着车窗外等光线、扛着长枪短炮边走边拍的摄影发烧友们,真是羡煞车厢里这些匆匆赶路的人。

赶路、赶路,中午在最后一个补给站沙德小镇补给后,来到康定县的上木居村,大巴不能再往前,马队也在等着队伍。因为时间关系,领队临时把步行上子梅垭口调整为乘坐微面上山。几辆小面带我们冲到了海拔4550米的子梅垭口,眼前一大群雪山出现了,贡嘎主峰在云遮雾罩中若隐若现。这就是第一天的露营地了,刚一上来,几位队员已经出现高原反应,呆坐一旁,面无表情,嘴唇发紫。吃罢晚饭,就只有入帐休息了。一夜无眠,马队的铃铛声、冰雹砸在帐篷的声音、头疼难耐的呻呤声、呕吐声、呼唤医生的声音、关怀的问候声、还有就是自己的心跳声,声声入耳……

面山而立 万千倾诉

22日的行程,从下山开始。翻过子梅垭口,队伍徒步下山向下子梅村。海拔一路下降,大家的头痛逐渐消失,一路上又开始有说有笑起来,可陷阱在不知不觉地接近。三小时过后,所有人都下到了海拔3500米左右的下子梅村,才知道有四五个队员的脚底起了水泡。老驴“木头”分析说,袜子过薄、鞋带系得不够紧或者行走姿势不正确,下山容易磨脚前掌,都容易脚底起泡。稍作休整,开始向贡嘎寺上行。在原始森林里那些喇嘛们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古木参天,溪流湍急,五颜六色,美在其中。“老汉”实在没有心情欣赏这些美景,带着脚底的泡,才走到三分之一,两条大腿开始轮流抽筋了,险些被队伍落下。“老李”和“唯一”帮忙把大腿用绑腿扎紧,这才能一拐一拐地往前挪。

大约只有七八公里的路程,海拔只上升了400米,到达海拔3800米左右的贡嘎寺。这段行程却用了三个多个小时。贡嘎寺就直面巍峨雄壮的贡嘎雪山了,面积不大,一座小院,似乎也只有三两个喇嘛。大伙儿在院子里晒太阳、喘气,来自无锡的“山猫”拿出茶具给大家泡茶,真是有情致。一个不大的寺庙,一座巨大的山峰,700年历史的寺庙,上万年形成的冰川,不知道多少年前地壳运动形成的山峰,人在寺外,面山而立,尽管你大汗淋漓,全身散架,几乎拼了老命才上来,但何止渺小二字在你胸中?万千感慨,最多不过山顶的一粒雪。

明天就上大本营,因为一开始就计划只选拔八个队员登顶,估计差不多要出结果了。队员们也各自盘算起来:“营长”禁不住有些心虚,这两天,他表现得中规中矩,可他总觉得大伙儿对他185公分的个头和200多斤的体重有看法;“排排坐”一大早急急忙忙寻方便时就崴了脚,已经骑马代步。本来是被看好的资深驴友,大家笑说他一泡屎废了前程。

这一夜,一些人睡得很香,一些人在睡袋里辗转反侧,不知道明天的行程又意味着什么。

登顶抉择 挑战梦想

23日一大早,凯图巅峰的郑总就开始游说几个体力不支的队员不要去大本营了,说带大家去草科泡温泉、去新都桥看美景。难怪昨日这个登上过7000米以上高山的行家、某地登协的名誉主席竟然严重感冒,饭都吃不下,半夜呕吐不已,肯定是为决定登顶会员,操劳过度。一边是看上去无穷无尽的行走、上山、头痛,一边是冒着热气泡泡的温泉和如诗如画的新都桥,几个人动摇不已……最终从安全考虑,经过集体开会,决定包括“老汉”在内的九名队员提前下撤……

前进团队从贡嘎寺出发,路真的越来越不好走,在一条冰川融水形成的小河边行进,一开始就是满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碎石,没有路,马也走不了,要三个人协作在前方现场修路,大队才能推进。风景确实越来越好。向导带领大家去看一个冰碛湖,真就像是冰雪世界的一颗璀璨的翡翠,晶莹剔透。大伙儿给她取了个名字:八星海子(计划八个队员登顶)。后来,有队员猜测,这次观光实际是考查登顶人选,结果真的发现一个队员恐高,另一个队员陆阳志在必得,一路精心准备,不幸拉伤了小腿,还有一个队员严重高反,结果都被淘汰。

BC(大本营)设在4300米的一个草甸上。领队们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决定登顶队员。“烤翅”、“穷人”、“阳光”一路表现稳定;“老李”、张洪岩刚上山高反强烈,现在状况趋于稳定;“唯一”、“星星”虽然体力不占优势,韧劲不错,均可入选;“山猫”、“立军”、“排排坐”作为替补。

一夜在大本营,入选、没入选的心理活动自然不同。但不远处隆隆的雪崩声,一夜又二十多次,还是让大家都意识到雪山的残酷。

圆梦登顶 惬意守候

24日,“老妖”、扎西、“小青蛙”三个向导带领冲顶队员向C1行进。留守人员开始他们两天的“大本营的幸福生活”。晒装备的、喝茶聊天的、爬冰川的,时间似乎停滞了,没有电话,没有工作,只有沉默的大山,巨大的冰川,只有对山的敬畏与队员之间的友情。冲顶队伍,达到C1后,选好安全的地点安营扎寨。开始训练,包括结绳、冰上行走、结组……

冲顶在25日,老天作美,没有下雪。4:30起床,5:30准时出发。“老妖”、“唯一”、张洪岩第一组,扎西、"穷人"、"阳光"、"烤翅"第二组,"小青蛙"、"星星"、"老李"第三组。"老妖"带着大家跨过几个冰缝,有些路段还要手脚并用爬上去。向导们都要用力把脚踩到雪里,以便后面的队员可以轻松点。有队员还在睡梦中,一路糊里糊涂跟着大队走。一直走到5100米换冰爪,狠狠掐了几下大腿,又灌了点红牛,才彻底清醒过来。10:50,第一组登顶,11:00全部队员登顶。向导提醒大家不要喊叫,声音不仅会引起雪崩,甚至会瞬间改变山顶的天气。大伙儿就在心里激动地喊:那玛峰,我成功了!

11:40,全体队员开始下撤。上山时雪是硬的,好走,下山时太阳已经把雪晒软了,踩下去就是一个大窟窿,不仅容易让身体失去平衡,而且体力消耗极大,身边就是冰缝和陡峭的石壁,不得不让人胆颤心惊。走走停停。大家都在问自己:我是怎么爬上来的?高原本身就让思维下降,意识与动作只有“一直走”了,都如同行走的机器,过程已经都不记得了。

那玛峰据说之前有两个外国人登过,但由于没有正式记录,所以这次七个队员加三个向导是正式注册的首次登顶。

挑战自我狂欢英雄

25日,在下子梅村,狂欢开始。喝酒、唱歌、跳舞、秀肌肉,然后是狂呕,几乎把所有的苦难都吐光,只留下这次贡嘎行的美好。

登山的人经常讲,山在那里,不会长脚跑了,今年没登成,明年再来。其实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心态。登山的人真正要挑战的是自我,而不是山。山是无法挑战的,也是不容挑战的,就在队伍进入四川之前一天,一个加拿大人在田海子山(海拔6070米)发生滑坠,听说尸骨都没有找到。登雪山是一项极限运动,在高山高寒地带,人的体能消耗往往到达极限,而且正常人都会有高原反应,这个时候要靠意志及团队的支持才能坚持。

从挑战自我,拼意志,讲究团队这个角度而言,山似乎随处不在,人生就是在登山,人在哪里,山就在哪里。生命的每一天,不是在登山,就是在登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