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南省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南省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结合云南省提出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战略,在对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与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该县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形势,并提出促进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产业形势;姚安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98-03

依据云南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具有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和四季飘香的特点,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的高原特色农业新兴发展道路。姚安县隶属云南省楚雄州,位于攀枝花、大理、昆明三座城市所形成的大三角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是滇中城市群的节点。全县有国土面积1 803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周围群山环绕,姚安坝子地势平坦,面积达119平方公里,是楚雄州境内最大的坝子,姚安也是云南省传统的商品粮基地县。境内海拔1 850米~

2 300米,属高原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病虫害危害相对较轻,土壤肥沃,空气、水源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环境。

一、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基础

近年来,姚安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山地畜牧业、优质烟叶、桑蚕等优势产业,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

(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2012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6.01万亩,比2011年增加0.95万亩,增长3.7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 757万公斤,比2011年增加743.5万公斤,增长8.25%。其中,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0.06万亩,大春粮食作物播种12.45万亩,晚秋粮食作物种植3.5万亩。

(二)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蔬菜是姚安优势和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县蔬菜生产在生产规模、品种结构、产量及产值、市场流通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提高、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县现已成功引进姚安县佳云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云南玉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从事蔬菜生产、加工的州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建设起 “订单种植”及 “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蔬菜产销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发展壮大,全县已成立大蒜、食用菌、蔬菜等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协会)协会57个,入会农户9 293人,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蔬菜生产基地达3万亩,其中蛉河藕粉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大蒜、大白菜、青花菜、白花菜等七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全县无公害蔬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通过烤烟套种蔬菜的成功模式的推广等措施,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5.94万亩,总产量达14.85万吨,实现总产值2亿元以上。

(三)规模养殖初见成效

畜牧业是姚安县传统优势产业,滇撒猪、滇中黄牛、云岭黑山羊等优质畜禽品种优势明显,为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姚安县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等条件的基础上,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培植规模养殖大户为重点,为断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壮大养殖规模,提高了畜牧产业化开发能力。全县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贷款贴息等多渠道投资扶持,发展了规模养殖户1856户,其中,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202户,规模养猪已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12年,全县肉类产量达3.0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6.1亿元,生猪出栏达27.2万头,牛出栏达3.01万头,羊出栏达6.1万只,家禽出栏达112.5万只。

(四)烤烟生产效益显著

全县现有规划基本烟(农)田面积为12.06万亩,“十一五”期间以来,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完成烟水配套面积6.6万亩,改善了烟叶生产基础设施。2012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为8.35万亩,收购烟叶26.2万担,其中上等烟比例达67.71%,实现烟叶总值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 600万元。

(五)蚕桑产业初具规模

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发展战略机遇,姚安县加快了蚕桑业的发展,目前种养加销“四位一体”的蚕桑大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提质增效的空间逐步做活。2012年末全县共有桑园34 938亩,其中新植桑园1 898亩,年内实际投产面积16 664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7.7%;全年共饲养蚕种23 464张,产鲜茧823.5吨,鲜茧产值达3 075.2万元,按全县农业人口19.06万人计,人均蚕茧收入达161.34元。

二、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形势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是制约姚安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一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入不足,姚安处于滇中干旱区,农业用水紧张,尤其是2009年以来遭受了连续大旱,大批耕地被迫进行水改旱,制约了优质粮油、蔬菜等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二是农田耕作机械化程度不高,灌溉设备不足,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三是交通滞后,县内尚无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通达条件落后,制约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2年底,全县仅有9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8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中省级龙头企业仅1家。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产业链短、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等特点。由于大规模的骨干的龙头企业的缺乏,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松散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当需要按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与相关产品在产、加、储全部生产环节系列化、一体化过程中时,这些企业和组织就显得力不从心。

(三)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不足

姚安县凭借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很多农产品生产具有高量高、品质优,传统生产中大米、莲藕、蜂蜜等农产品曾享誉省内外。但由于产业分散和规模小,品牌建设不足,资源优势并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原来有一定影响力的“菖河”蜂蜜等品牌渐渐被挤占市场,新创的“彝康”山药粉、“玉”酱油等品牌也由于缺乏强力打造而难以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品牌建设的滞后影响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

(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滞后

一是农技推广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年轻的农业技术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才面临断层的局面。二是农技推广经费紧缺,导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缓慢。三是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服务功能较弱。四是以种植业、农业机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科技培训等为一体的农业服务体系薄弱,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三、促进姚安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等农业基础条件,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加快以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五小水利”建设和配套完善田间渠系工程,提高农田灌溉水利化程度。三是实施节水灌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地膜覆盖、集雨补灌、膜下滴灌、现代微喷灌、低压输水管道灌溉、水肥一体化为核心的农业节水技术模式。

(二)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制度

一是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规范化、实体化方向发展,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增强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三是扩大农业招商引资规模,不断创新融资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信用担保平台,有效解决农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配套优惠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二是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通过契约合同、股份合作等方式,把农户的利益较为紧密地联在一起,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围绕特色和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加快集生产加工、科技示范、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高原特色商品农产品基地建设。四是培育、打造一批在云南省及全国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发展,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四)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一是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扩大各类作物繁制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全面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业信息、农机、农村经营管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三是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集中展示农业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和现代管理方式,突出技术含量。重点围绕设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全膜双垄栽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开展参与集中统一培训,突出培训实效。四是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专业技能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

(五)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充分利用姚安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结合滇高原特色农业的基地建设、园区建设,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一是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发展能充分反映姚安民族地区乡村特色、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适应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亮点来打造。二是发挥民俗文化和生态优势,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如依托光禄古镇发展旅游小镇型乡村旅游;以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三是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有机利用,凸显厚重的农耕文化特色,强调的乡土味、自然味和原始味,注重将亲身体验和参与的体验项目融入乡村旅游之中,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孔垂柱.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3,(1).

[2] 赵阳楠,王苏天,等.标准化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3,(2).

[3] 张智泽.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思考[J].云南农业,2012,(10).

[4] 谭鑫.拓展高原特色农业和休闲功能[J].致富天地,2012,(6).

[5] 陈刚.姚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