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世界各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的无情吞噬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正在迅速传染开来,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对近年来各国所采取的主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行了分类和简单介绍,主要以出口补贴和关税为例,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运用供求曲线分析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并对国家政府选择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贸易保护;影响;措施;原因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79-02

1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指的是一国政府(或者公共机构)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干预货物或者服务的进出口贸易,其主要的政策方向是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但也有对某类商品鼓励进口或限制出口的例外情形贸易保护的实质是国家对贸易的干预。

2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分类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把一般情况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分为两类,即出口鼓励型措施和 进口限制型措施。

2.1 出口鼓励型措施

2.1.1 出口补贴

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津贴。间接补助是政府对选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如对出口的商品采取减免国内税收(如宽减公司所得税等)、向出口商提供低息贷款等。

据世行报告,出口补贴已成为各国实行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如欧盟宣布对黄油、奶酪和奶粉实行新的出口补贴;美国对其三大全国性汽车企业给予174亿美元的直接补贴;此外, 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阿根廷、巴西、瑞典和意大利也给本国汽车企业提供了直接或间接补贴。

2.1.2 货币贬值

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产品的价格,使本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从而使国外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入另一国,并由此对该国己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该国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2.2 进口限制型措施

2.2.1 提高进口关税

上半年度阿根廷政府提高农产品出口税率,埃及提高了砂糖进口关税,并且巴西与阿根廷将连手提升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对外进口税率。而在提高汽车与收割机进口关税之后,俄罗斯于日前又将牛奶、乳脂、黄油、炼乳的进口关税分别提高15%到20%。

2.2.2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进口配额按分配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全球配额。它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商品进口。例如墨西哥经济部政府2009年9月为止糖的进口配额已累计发放600,000吨。二是国别配额。它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

2.2.3 反补贴

反补贴是一成员方对另一成员方对某一出口产品给予财政或公共性的经济补贴而采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进口国可以针对出口国的补贴采取反补贴措施或者诉诸WTO 争端解决机制要求出口国停止或者撤回补贴。

2.2.4 反倾销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例如印度自2008 年10 月以来的短短几个月内已经向中国的青霉素工业盐、热轧钢、汽车转向轴等17 种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15 亿美元。

2.2.5 技术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采取一些阻碍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技术性措施。其主要表现在苛刻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严格的认证制度和繁琐的检验程序等方面。

2.2.6 绿色壁垒

工业发达国家以生态环保为借口, 制定了一系列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 对本国市场和工业形成保护, 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如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活鱼,就遭到长达45天的批批检验待遇,致使大量的活鱼死在码头,几乎无法再出口。

2.2.7 买本国货

一些国家在其政府采购和投资计划中,往往考虑优先采购本国产品,从而达到限制他国类似产品进口的目标,这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隐患。

3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供求曲线来分析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福利影响。

3.1 鼓励出口型措施的影响――以出口补贴为例

在自由贸易下,世界价格为Pw,国内消费和生产分别为OQ1和OQ2,此时出口量为Q1Q2。如果政府给予本国出口生产者每单位产品金额为s的出口补贴,则本国出口生产者现可以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成本进行生产,如图1所示,出口生产者的生产由原来的OQ2扩大到OQ4。在政府的补贴下,厂商愿意增加其产品的出口量至Q3Q4 ,此时国内的供应量减少到OQ3 。这种过度出口造成国内供应的减少,从而国内的市场价格上升为Ps,高于补贴前的价格Pw,由于价格上升,国内消费减少至OQ3。可见,出口补贴扩大了产品的出口,但这种出口是“过度出口”,是靠牺牲本国正常消费增加的出口。

出口补贴使出口国的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b+c,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同时政府增加了b+c+d的补贴开支。所以,出口补贴的福利净效果=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补贴=-( b+d )。 总之,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国的生产者,不利于出口国的消费者。从进口国的角度看,出口补贴是一种威胁。因为接受补贴的产品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将产品销到国外市场,从而会挤垮进口国的同类工业,对此各国都采取一些反补贴措施,以反对因出口补贴而带来的“不公平竞争”。

3.2 限制进口型措施的影响――以关税为例

如图2,在自由贸易下,国内外价格相同为Pw ,国内生产和消费分别为OQ1、OQ2,进口为Q1Q2。现对进口设置关税,以小国情况为例,关税完全转嫁给进口国消费者,即施加关税后进口国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等于关税水平。于是国内价格由原来的Pw上涨为Pq,国内生产增加至OQ3,国内消费减少至OQ4。

此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为增加部分,而消费者剩余减少了 ,损失为( a+b+c+d)。其中b为生产扭曲,即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从而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d为消费扭曲,即征税后由于价格提高使得消费者需求和消费量下降,从而造成资源闲置的损失。c表示政府的关税收入,因此可被抵消。因此b+d为关税的净损失。

考虑出口国的情况,进口国征收进口关税,将刺激国内生产者增加产品的生产,相应地会代替一部分进口。同时征收关税以后,该产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进口国对进口品需求的减少,这种进口规模的缩减意味着出口国的出口商不得不减少产品的出口。如果出口国生产规模保持不变,该国的国内市场上在原有价格水平上的供给就会大于需求,从而迫使厂商降低商品的市场售价。这种价格的降低显然对消费者有利,而对生产者不利。

由此可见,征收进口关税有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政府以及出口国的消费者,而不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和出口国的生产者。

4 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知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进口国的福利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但是政府为什么要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呢?

笔者分析政府最终选择贸易保护政策取决于社会中各个集团的力量对比。

假定社会中存在的利益集团有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为了使政策制定有利于自己一方,假设各个利益集团通过院外活动方式来游说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院外活动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负担这样的成本。一般来说,成本的分担与其可获得的收益成正比。由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对进口替代部门的冲击比较明显,再加上很多行业的生产者常集聚在一地,所以进口替代部门的院外活动比较容易进行;对出口部门来说,对进口替代部门的保护虽然不利于本部门,但影响效果是间接的,不易判断清楚,所以出口部门对保护政策的反对并不强烈;在三个利益集团中,消费者群体对贸易政策的态度可能最为暧昧。虽然限制进口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但进口商品只是消费者众多消费品中的一种,所以每个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程度可能并不显著。再者消费者数量众多,也难以达成共识,采取统一行动。由以上的讨论可知,进口替代部门对限制进口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对活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只要院外活动成功后的利益所得能抵消院外活动成本,进口替代部门就会积极行动,从而可能会使政策制定倾向于贸易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偏离国家整体福利最大化这一目标,因为政策制定只是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可能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同样,在贸易政策措施的具体选择上,其原则也是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而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福利。

参考文献

[1]王佃凯.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原因、特点与趋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04).

[2]初建环.对我国反倾销应诉的难点――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6).

[3]乔斐斐.中国出口企业应对西方贸易保护主义的出路选择[J].经济师,2009,(1).

[4]兰美卓.困境中的出口企业如何突破贸易保护主义.[J].商业文化,2009,(2).

[5]佟家栋.国际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