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开发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凝练发动机电控检测维修岗位职业能力,即电控发动机故障初步判断,构建检修流程的能力;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测量和测量数据分析的能力;传感器、执行器拆卸、清洗、装配、匹配的能力。围绕岗位能力的培养,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进行项目课程开发设计,通过教学情境、知识准备、项目实施、技能拓展四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贴近岗位、贴近生产一线,培养学生解决电控发动机各类型故障的能力。通过两年来课程改革实践,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发动机电控实践教学 岗位能力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77-02
岗位能力,是指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岗位能力鉴定定级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经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省、市)的考核,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后,所给予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同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按照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职业岗位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基于此,针对汽车类《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开发必须按照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各类型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设置。
一、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
(一)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梳理发动机电控检测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
汽车维修工对职业的定义为: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对其职业能力特征的表述,见表1。可以看出对该工种的从业人员学习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应加强训练。
表1 汽车维修工职业能力特征等级
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中的中级技能等级,对汽车电控发动机诊断和修理类别技能能力和应具备的理论基础,见表2,高级技能等级对汽车电控发动机诊断和修理类别技能能力和应具备的理论基础,见表3。从两张表中可以看出,职业标准针对发动机常见故障和疑难故障排除应具备基础知识和相关职业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表2 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中级)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方面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汇总表
表3 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中级)解决发动机疑难故障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汇总表
(二)走访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等用人单位,分析和整理发动机电控检测维修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通过对南京11家汽车维修服务企业进行的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汇总后,相关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能力要求比较高,希望毕业生能零距离与工作岗位对接,能独立开展工作,具有一揽子解决电控发动机各类型故障的能力。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应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分析,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以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维修为主线,配套相关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内容,将能力培养汇总为以下三点:
1.电控发动机故障初步判断,构建检修流程的能力(能力1)
对电控发动机的故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仪器检验法和人工经验检验法,确定故障诊断分析的大方向(集中在发动机的某个自系统中),据此能制定出后续检测诊断的流程。
2.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测量和测量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力2)
根据故障初步判断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测量。首先,做到检测仪器设备选用正确;测量方法正确;数据读取正确。其次,综合多个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更为精准的判读。一是与初步判断吻合,找到故障的原因;二是初步判断,根据测量的结果重新分析故障的原因,制定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检测诊断流程。
3.传感器、执行器拆卸、清洗、装配、匹配的能力(能力3)
拆卸、清洗、装配、匹配传感器、执行器是电控系统故障排除的执行部分,操作的正确可靠是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与安排
(一)针对能力1设置项目
以电控发动机怠速游车故障为例进行说明。
1.教学情景
实训中的帕萨特轿车发动机有游车现象,EPC灯不良。在实训情景通过更换一只热膜上有污物的空气流量计设计故障。
2.知识准备
学生起动发动机认真观察故障现象,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同学在课堂上发表意见,教师进行引导,将意见集中为喷油器喷油量控制不精确对发动机怠速工况的影响。发动机喷油量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发动机进气量(空气流量计检测)和对应工况的空燃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这两个知识点。
3.任务实施
意见集中后,学生分组制定后续检测诊断方案(读取空气流量计数据流、测量工作时波形),并实施。
4.技能拓展
通过更换一只无故障的空气流量计,发动机游车现象排除,分析对比故障排除前后发动机的工作状况,验证空气流量计在发动机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针对能力2设置项目教学情景与实施
以空气流量计波形分析为例进行说明。
1.教学情景
空气流量计波形分析的教学情景选取与上例相同,要求学生使用数字示波器测量空气流量计输出波形。
2.知识准备
学生分组讨论,回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学习的空气流量计的结构与测量空气流量计原理,教师引导并总结正确波形的基本形状,讲授和示范数字示波器测量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
3.任务实施
学生分组使用数字示波器测量空气流量计输出端波形,并进行图形保存或打印空气流量计输出波形,再组织讨论,得出空气流量计输出信号波动小,可能是空气流量计遭到污染造成发动机游车故障的结论。
4.技能拓展
分析发动机怠速高故障,是否是空气流量计过分灵敏造成的。
(三)针对能力3设置项目教学情景与实施
以空气流量计热膜测量装置清洗为例进行说明。
1.教学情景
空气流量计热膜测量装置清洗与上例相同,要求学生拆卸空气流量计,进行清洗操作。
2.知识准备
教师设定一个议题,空气流量计有自清洁功能,为什么还会造成热膜部分被污物包裹呢?分组讨论,学生制定空气流量计拆卸和清洗的操作步骤和有关注意事项。
3.任务实施
关闭点火开关,根据空气流量计线束插头的形式,拔出线束插头,拆下固定卡箍,取下空气流量计,认真观察空气流量计内热膜部分被污物包裹的状况。使用化油器清洗剂清洗污物,待吹干后装复,起动发动机排除故障。
4.技能拓展
分析发动机电控系统线束插头形式,总结拔出插头的若干方法。
三、课程建设成效
首先,通过项目课程开发,构建贴近岗位和生产一线的项目,以教学情境为驱动,以知识准备为引导,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技能拓展为延伸,学生在理论方面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动手操作的协调性得到锻炼,学生熟练掌握课程项目内容后,参加顶岗实习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其次,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能力实践教育结合到教学活动中,培养高等职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吃苦敬业的职业道德。
最后,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到了技能,自信心得到增强,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推进项目教学成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苏广义.《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7(6).
[2]孟国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检修》课程设计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李贵炎.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程开发和实践[J].职业技术,2010(10).
[4]崔志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9).
[5]梁朝彦.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设计方案解析[J].河南农业,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