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浪网对“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报道的框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浪网对“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报道的框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中东部地区从2013年1月起,发生了覆盖范围广阔、持续时间较长的雾霾天气,引发了民众和媒体的强烈关注,对这样一件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解读。本文着眼于网络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与呈现方式,选择了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新浪网作为分析的对象,力图通过对其网络专题的分析来理清在其身上体现出来的媒体框架,展示其报道特色。

【关键词】雾霾天气;报道;新闻框架

一、研究背景

自2013年1月起,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了4次大规模的雾霾天气,PM2.5指数居高不下,空气污染程度保持在中重度污染区间,给公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影响面广并且公众身体安全密切相关的大规模空气污染事件的面前,公众表现出普遍的不安感以及不满情绪,他们通过各种意见渠道表达自己对空气污染的观点与看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受众获取新闻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对网络媒体的媒体框架分析就显得颇具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选择

1.理论基础。“框架”的概念最早由贝特森提出,之后由E.戈夫曼将此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进而作为在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视点被引进大众传播学。他认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模式,我们对现实生活经验的所有归纳、结构与阐释都是按照一定的框架来进行的。新闻框架常常是指媒体框架,是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陈述与解释的一种持久稳固的方式,也是媒体对报道内容的选择与忽略一种法则。 [1]按照台湾学者钟蔚文、臧国仁等人将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细化为三个层次:在每一种已经形成的事实的框架中,都有类似的结构,分别由高层、中层以及底层环节组成。对新闻框架的分析旨在解读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是如何为受众呈现事实的,框架分析包括对文字、图片、评论、视频等方面,及其组合形式的分析。总的来说,“框架即是通过取舍和组合,可以影响人们如何解释外在世界的一种存在。” 2] 在新闻框架的理论基础上,关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这类公共事件的报道可以从主题设置、报道方式、消息来源、报道数量等方面展开分析,使研究结论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媒体对于类似“雾霾天气持续”等公共事件报道的真实现状。

2.样本选择。新浪,是我国的主要门户网站之一,在中国互联网上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而其在新闻报道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是网民获取最新资讯的一大去处。在严重的雾霾天气出现不久,新浪就在新闻中心板块制作了“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专题栏目,在不断相关新闻的同时,从多角度做出深层次的解读与评析,供受众参考。本文选择的是2013年1月11日至2月28日,即雾霾天气引发关注最强烈的一段时期,在新浪“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上的有关“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消息、图片、评论、视频等形式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三、研究过程

1.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报道主题的设置。笔者将相关主题报道分为以下几类:①关于雾霾出现地区和强度的最新消息;②媒体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呼吁;③专家及权威机构的解读;④关于雾霾天气的科普介绍;⑤国际社会的评论;⑥针对雾霾天气提出的人体健康方面的建议、贴士;⑦国家的应对政策;⑧其它。据统计,在1月11日至2月28日期间,新浪在“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专题报道里共了相关新闻328篇,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关于雾霾出现地区和强度的最新消息有138条,占报道总数比例42%;媒体及社会知名人士的呼吁有42条,占报道总数比例12.8%;专家及权威机构的解读有45条,占13.7%;关于雾霾天气的科普介绍11条,占3.4%;国际社会的评论有17条,占5.2%;国家的应对政策66条,占20.1%;其他9条,占2.7%。通过分析新浪对“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这一主题所呈现的总体状况,可以发现新浪在构建主题过程中的特色:①及时传达各地有关“雾霾天气”的最新事实性报道;②对国家应对政策的主题比较关注;③对专家的权威性解读以及媒体、名人的呼吁相当关注;④对国际社会评价的呈现相对较少;⑤对以知识科普类为主题的消息登载较少。

2.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报道的报道方式。在专题报道网页的页面设置上,新浪采取了比较全面的方式来呈现新闻内容。在与各地雾霾天气相关的最新重要消息的同时,配发相关图片与视频,让表现方式更显直观。另外,在显要位置大量安排方便受众生活的“出行服务”、“雾霾天气小贴士”等服务类板块,贴近受众生活,显示出对受众的关怀。新浪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报告的整体架构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关于雾霾天气的最新动态,包括各地的具体情况、图片新闻以及视频展示;②对受众的服务类信息,包括天气查询、出行贴士、应对措施等;③媒体、专家、社会名人的呼吁与评论,罗列各大媒体的评论以及业内人士的专业角度点评,以及各界人士对保护环境的呼吁;④科普类信息,包括污染物的介绍、雾霾相关知识的传达等,增进受众对雾霾天气的科学了解;⑤国外有益经验的介绍,包括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地治理雾霾天气的经验介绍;⑥微博信息,主要微博转发量较高的条目及网民的即时评论。

3.关于“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专题报道的消息来源。由于我国的新闻体制原因,媒体的消息来源比较集中,而作为网络媒体的新浪没有采写新闻的权利,它是以转载和引用其他新闻单位的报道为主要消息来源,对消息引用的倾向性也是显示新闻框架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统计,新浪在2013年1月11日至2月28日期间在“雾霾天气”专题栏目共发稿328篇,其新闻稿的主要来源是新华网(55条)中新网(31条)、新京报(39条)、京华时报(23条)、人民网(20条)以及中央气象台网(27条)等。从主要的新闻来源的构成来看,新浪在注重多元的情况下,较多摘引比较严肃、权威的报纸和网站的资源,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央气象台网;另外,作为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特别重视北京本地媒体对雾霾天气的报道,如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的报道,新浪均有较多的登载。

四、结论

本文基于主题设置、报道方式、消息来源、报道数量等方面对新浪网针对“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报道方式展开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新浪网是基于市场化运作的大型门户网站,四大门户网站的地位使得其在进行新闻登载的选择中多倾向于那些权威、公信力高的新闻机构;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的影响,新浪同样极其注重对受众需求的满足,提供大量服务类信息,力求为受众提供更加贴心的信息服务;此外,还根据受众兴趣和大众品位进行排版编辑,运用较多的图片与视频对受众进行视觉冲击,大量转载权威机构与社会知名人士的呼吁与解读,并在专题页面设置微博互动版块,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其对相关主题报道的登载数量随事件的强弱程度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受众的关注视角和关注程度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郝伟.框架理论视野下的中美灾难新闻报道――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乔新玉.传播学视域下的框架理论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