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聋校问题学生成因分析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聋校问题学生成因分析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上的追求。作为一名聋校教师,要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问题生心理,准确向学生传递信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尊重、关爱、激励他们,使其克服障碍,树立信心,不断进步。要转化问题生,需要分析问题生成因,反思我们的教学,坚持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聋校 问题学生 成因 教育策略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黄某某,女,聋校七年级学生,平时爱好打扮,生活上惰性较重,经常让其它同学“帮助”她洗衣服,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经常抄袭别人作业,在学校有早恋苗头,晚上在宿舍里,通过手机上网与社会上聋哑人交流,因交友不慎,受社会上聋哑青年人诱惑,一天,通过其他同学的帮助,翻越学校围墙,离校出走,后经学校家庭等多方努力,将其从千里之外的河南兴乡找回。黄某某出走,既是一种个别现象,也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加强对问题学生的了解、关心和帮助,使其有效参与学习,是我们教师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产生原因

1.自身原因 聋生由于生理缺陷导致语言障碍,使其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缓慢。进入中高年级以后,知识难度越来越大,聋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渐增大增多,有时因为没考出好成绩等原因,认为自己没用而丧失学习的信心,甚至厌学。黄某某就是这样,在班里,她的成绩倒数,其实她还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假如稍微努力一点,她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她的心思没放在学习上,学习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

2.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基础,家庭环境对聋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调查发现有30%的学生正受到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如笔者对黄某某出走留给父母的一封信中发现:怀疑父母不爱她,觉得自己是聋哑人,有自卑感。认为父母偏爱健全的弟弟,把爱倾注在弟弟身上,而忽略了她;长期住校,虽然家离学校不远,但星期天父母都没有到校来接她,心中有一种失落感,和父母的亲情淡薄;家长不会手语,和孩子不能正常交流,对她的思想动态不能及时了解,思想上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社会原因 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的聋生来说,极具诱惑力和教唆力。调查发现我校有许多的聋生正处于不良的社会环境之中:学生在月假期间到网吧,和社会上聋哑人一起聊天、打游戏,黄丹丹正是常和这些同学一起,受这些同学的思想影响较大,再加上黄丹丹思想单纯,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成为问题学生。

三、教育策略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问题学生的思想有可塑性,认识有可变性,情感有可治性,行为有可导性,只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学生一定能“金石为开”。做学生思想工作贵在以情感人,但“情”从何来呢?情在平等中、情在道理中、情在诚恳中、情在解困中。只要我们能放下架子,以理服人,态度诚心诚意,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激发问题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问题学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是反思我们的教学,坚持因材施教,采取差异性教学策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问题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

(1)实施分层教学,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如果用同种教学方法或向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将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现象,甚至会让优生、学困生都丧失学习的兴趣,成了陪读。鉴于这种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保证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提高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幽默有趣的素材,适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手势、幽默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听课的效果。

(3)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因此,教师在对学困生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加强要循序渐进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其对学习过程始终保持兴趣。要成才,先成人。

3.寻找闪光点,重塑问题生的自信心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在转化工作中,老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宽容学生的不足,进行激励性评价;利用成长记录袋,实施发展性评价。

总之,我们不管采用什么转化方法,都要使学生不断看到成绩,看到进步,不断强化“心理优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脱掉问题生的帽子,成为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