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以茶叶品种黄魁为试验对象,研究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假眼绿叶蝉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 d的防效在84.6%~87.3%,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无药害产生,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使用剂量为600 mL/hm2,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用药。

关键词 30%唑虫酰胺悬浮剂;茶假眼小绿叶蝉;安全性;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16-01

茶假眼小绿~蝉(Empoasca vitis Gothe)属半翅目叶蝉科[1],在郎溪丘陵区茶园1年发生8~10代,且世代交替。严重为害夏秋茶,使茶叶质地变脆,成茶易碎,茶末增多,味苦,不耐泡,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2]。为了解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对茶树的安全性,特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郎溪县毕桥镇施宏村中华茶博园区黄魁种植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棕壤,质地中壤,pH值为5.3,肥力中等,栽培条件均匀一致,符合当地的农业实践。

1.2 试验材料

供试茶叶品种为黄魁,是安徽宏云制茶有限公司发掘郎溪县域内土著茶种,并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专家的悉心指导下选育的名贵新品种,是目前所有黄化茶新品种中唯一通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优质品种。

试验药剂为30%唑虫酰胺悬浮剂,由安徽丰乐农化公司提供;10%联苯菊酯乳油,由山东罗邦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试验对象为茶假眼小绿叶蝉。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药剂及浓度不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30%唑虫酰胺悬浮剂375 mL/hm2(A)、487.5 mL/hm2(B)、600 mL/hm2(C);10 %联苯菊酯乳油450 mL/hm2(D);以喷清水为对照(CK)。4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 m2,设保护行[3]。

1.4 施药方法

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圆形喷头,流量0.8 L/min,工作压力0.3~0.4 MPa),于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2015 年8月2日)的上午施药1次,用药液量675 kg/hm2,均匀蓬面喷雾。

1.5 气象条件

施药当天晴,最低、最高气温分别为27、37 ℃,平均气温31.8 ℃,东南风1级,相对湿度73%。试验期间一直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无恶劣天气,对本试验的调查和结果没有影响。

1.6 调查统计

分别在施药前(8月2日)和施药后1、3、7 d(8月3日、5日、9日)调查,共调查4次。采取平行跳跃法每小区随机调查5点,每点2丛,用1 m×2 m塑料布(布上喷粘附剂)拍打茶丛,统计茶假眼小绿叶蝉成虫、若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4-6],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试验期间,30%唑虫酰胺悬浮剂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无药害产生。同时,对茶园蜘蛛、步行甲等其他生物无影响。

2.2 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药后3 d,处理A、B、C的防效分别为77.5%、71.4%、87.5%,高于处理D的防效(64.6%)。药后7 d,处理A、B、C的防效分别为84.6%、87.3%、85.6%,高于处理D的防效(82.9%)。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较长的持效性,药后3 d防效达71.4%~87.5%,药后7 d防效达84.6%~87.3%;该药剂对茶树生长安全,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建议用30%唑虫酰胺悬浮剂600 mL/hm2,兑水450 L/hm2均匀喷雾,在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高峰期用药。

4 参考文献

[1] 张汉鹄,谭济才.中国茶树害虫及其无公害治理[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6-167.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植保手册:茶树病虫防治分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3.

[3] 姚学坤,赵远艳,石尚,等.水溶性替代农药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J].茶叶通讯,2016(2):41-42.

[4] 肖星,许燕,冉隆,等.5种杀虫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4(1):66-67.

[5] 王蓉,肖卫平,郑松,等.不同药剂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其对天敌的影响[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7):64-66.

[6] 陈之桂.虫螨腈等几种新农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3(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