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性医学标准式包皮美容环切术(附128例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性医学标准式包皮美容环切术(附128例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现代性医学理论在外生殖器手术中的标准化应用模式。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09年3月采用自身改良的微创美容术式对128例包皮过长、包茎病人进行了包皮环切手术治疗。结果:128例中切口Ⅰ期愈合123例,轻度感染5例,未出现局部血肿、淋巴肿和顽固性水肿;术后8个月至1年随访96例,对手术效果均表示满意,其中已婚者35例,性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者33例。结论:现代性医学理论结合整形美容外科学微创技术可作为包皮手术治疗的标准模式。

【关键词】 包皮;性医学; 标准化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学、整形美容外科学领域最常见的术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包皮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手术方法演变较多,创新术式不断显现[1]。笔者[2]在原先设计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基础上,应用现代性医学理论标准改良设计出美容式包皮环切术式并应用于临床,自2006年8月~2009年3月先后对128例包皮过长、包茎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8例,均为我院泌尿外科门诊病人。其中包皮过长107例,包茎21例;年龄12~54岁,平均21.6岁;已婚或有者72例(占56.2%),平均年龄31.5岁;自诉性生活不满意者32例(占44.4%);21例包茎中,15岁以下15例(占71.4%),均为原发性包茎。

2治疗方法

2.1麻醉方法用1.0%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l加入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1~0.2ml,行根部局部浸润麻醉,常规选择3、9点部位进针,沿浅筋膜深层环行麻醉,包皮系带处做一皮丘补充麻醉,用药剂量为环行麻醉5.0~6.0 ml,包皮系带皮丘约0.5~1.0ml,余量为术中备用。

2.2手术方法在完全疲软且包皮内外板平整状态下,于前、中段或根部设计两条环行切口线,中段或根部切口者两条设计线基本平行,前段切口者则近端切口设计线向系带方向斜行,以缝为中心形成“V”型延伸,延伸长度为0.2~0.6cm;沿两条环形设计线切开皮肤至皮下,皮瓣应紧贴皮下锐性剥离,可采用如下方法:(1)在切除皮瓣近端缘12、3、6、9点处分别钳夹皮缘反转,边向远端对应张力牵拉边锐性剥离,所切除皮瓣呈环形;(2)在近端切口3或9点无血管处剥离贯穿皮瓣至远端切口,用直钳钳夹并切断皮瓣,沿顺时或逆时针方向对应张力牵拉,边翻卷皮瓣边锐性剥离,所切除皮瓣呈条形;前段切口者系带切端缘被拉伸呈皮赘,平行切除此皮赘并用5-0羊肠线纵行间断缝合系带及部分内板,行针不宜过深,对合皮肤即可,系带延长0.2~0.6cm,中段或根部切口者则在内板充分处横切、纵缝进行系带整形延长;创面一般无出血勿需结扎,用5-0羊肠线按6、3、9、12点顺序缝合对应皮肤切口,线头保留作牵拉固定,四点之间切口间断缝合,线距0.1~0.2cm,针距0.6~0.8cm。切口涂红霉素软膏并用纱布适度加压包扎。

2.3术后治疗

术后隔日常规换药3~5次,一般局部消炎即可,如合并感染可酌情给予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治疗。切口勿需拆线,术后禁止性生活1个月。

3结果

本组128例平均手术时间30~40min,切口Ⅰ期愈合123例,占96.1%,切口轻度感染5例,占3.9%,局部消炎和口服抗生素治疗后一周内愈合;局部水肿轻,一般在术后2~4天内基本消失,未出现局部血肿、淋巴肿和顽固性水肿;术后8~12个月随访96例(随访率75.0%),对手术效果均表示满意,其中随访已婚或有者56例(随访率77.8%),对性生活表示满意。

4讨论

包皮过长、包茎的手术方法较多,但其标准各持己见,术后效果参差不齐,并发病变不容忽视[3]。对本组128例的治疗,笔者依据现代性医学理论设计包皮环切术式标准,在临床应用中获得预期疗效。

4.1 现代性医学理论依据

包皮边缘富含机械受体感受器,是正常所必需的唤起的原始组织[4]。包皮具有良好的皮肤伸展性,并与浅筋膜疏松结合以提供最大幅度的皮肤滑动幅度[5]。这种良好的皮肤伸展性和滑动度在性活动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1)时给予充分的皮肤长度;(2)保护头冠状沟沿等敏感部位并具有局部免疫防护功能[6];(3)时黏膜皮肤交界处形成平伸-皱褶交替模式,可刺激性感受器,有利于及反射[7]。(4)平伸-皱褶交替模式有利于的顺畅滑动并有效刺激女性小、阴道口周围等性敏感部位[8];(5)时保护头冠状沟沿敏感区,防止过度刺激而诱发提精[9]。因此,保持包皮适宜长度和完整移动性对维持上述功能十分重要。笔者以此为理论基础,选择头露出度为指标即室温条件下完全疲软时的1/2~2/3露出度为解剖标准,以保留浅筋膜完整性和系带整形为技术要点设计手术方案。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标准模式可保证形态美学和生理功能的理想统一。

4.2 包皮系带病理解剖

包皮过长、包茎病变除常见的内板上皮黏膜化导致抗摩擦性及抵抗力降低[10]、易致泌尿生殖系感染、癌和宫颈癌等继发病变外,笔者注意到以下病理改变:(1)以狭窄包皮口为界形成内外板口径不对称,内板口径往往大于外板口径;(2)包皮系带相对过短形成所谓“长包皮、短系带”病理改变,时极易导致系带断裂或头下弯。上述病理改变提示,对包皮系带及包皮切口的修复整形应给予充分重视。

4.3 手术操作要点

实施本术式的操作要点如下:(1)术式设计:必须在完全疲软且内外板平整状态下进行,否则易造成切除不充分或切口不整齐;(2)包茎处理:麻醉前先测量疲软长度,在包皮口作4~8个放射状小切口,边上翻边切开松解内外板皮肤,注意保护浅筋膜组织,包皮完全上翻后再依据原始长度设计切口;(3)切口选择:依据、包皮形态可选择前段、中段或根部切口,包皮口狭窄者一般选择前段切口;(4)皮瓣剥离:剥离时牵拉张力要对应充分,应紧贴皮下剥离并尽可能保留浅筋膜,缝合时注意避免挂带此层组织;(5)系带整形:采用多余内板延长系带整形方法,系带缝合不宜过深,以免术后形成瘢痕挛缩,系带整形应避免形成皮赘,达到外形美观,修整长度要充分;(6)切口整形:多见于前段切口者,内板口径过大者在系带处缝缩整形,同步完成系带延长整形;外板口径过小者在切口四点缝合固定后沿切口缘作均等纵行小切口(本组0.2~0.4cm/4~8个)松解张力并对称两端口径,切口缘整形呈微波浪型;(7)青春期前类型:包皮过长包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3],提示与包皮生长发育并不同步,对青春期前病例手术治疗应注意保留足够包皮长度[11];(8)假性包皮过长:过度肥胖者小腹及根部周围脂肪堆积,皮肤被迫前移呈假性包皮过长,术式设计时应慎重考虑,以免造成术后包皮过短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包皮手术方法如各种环切除术、环扎术、激光切除术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术效果不理想、术后并发症等难题,各种术式所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术式设计失误和术后并发症。与之相比,本术式依据现代性医学理论,以头1/2~2/3露出度为解剖标准设计术式,有效解决了术式设计这一难题,术后包皮基本维持正常长度,保留了头冠状沟沿等敏感部位的保护及局部免疫防护功能[6],保证了其良好的皮肤伸展性及滑动幅度[5],使时黏膜皮肤交界处形成良好的平伸-皱褶交替模式,达到有效的性刺激效应。传统包皮环切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局部血肿及水肿等近期并发症和顽固性水肿及淋巴肿等远期并发症。本术式的设计则完全保留了皮下浅筋膜的完整性,在保证包皮及皮肤有效的皮肤滑动度的同时保持了原有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本组128例术后出现的早期局部轻度水肿,多在术后2~4天内基本消失,且未出现局部血肿、顽固

性水肿和淋巴肿等近、远期并发症,说明本术式可有效避免传统包皮环切术后常见的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依据包皮过长、包茎易形成系带相对过短之病理改变特点,采用系带整形结合利用部分多余内板延长方法,对本组128例中的系带过短病人80例进行了系带整形延长手术,系带延长幅度为0.2~0.6cm不等。术后随访有性生活史者56例(随访率77.8%),未发现系带皮赘突起及系带过短等并发症,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本术式依据现代性医学理论设计包皮这一外生殖器官的手术治疗标准,有效解决了术式设计之难题,并采用整形美容外科学微创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形态美学及生理功能的理想统一,与其它术式相比具有理论标准合理、技术精细、损伤微小、并发症低,恢复迅速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和可探讨价值。而如何使术式设计标准更加精细量化是本术式今后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加升,张雷,等.包皮环切术的改进[J].医学新知杂志,2000,10:110-111.

2 江彬,金正民,杜浩.袖套式包皮环切28例治疗体会[J].实用泌尿外科杂志,1999,6,(4):278.

3 Imamura E. Phimosi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Japan[J]. Acta Paediatr Jpn. 1997,39,(4):403-5.

4 Light AR, Perl ER. Peripheral sensory systems[J]. Peripheral Neuropathy, 1993,3:150.

5 马晓年.现代性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0-62.

6 Fleiss PM, Hodges F, Van Howe RS. Immun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human prepuce: a review[J]. Sex Transm Inf(formerly Genitourin Med). 1998,74:364-7.

7 Marilyn F, Milos RN, Donna Macris,etal. Anatomy and Functions of the Male Foreskin in Human Sexuality[J]. An En cyclopedia, 1994,119-121.

8 Light AR, Perl ER. Peripheral sensory systems[J]. Peripheral Neuropathy. 1993,3:150.

9 Taves D. The intromission function of the foreskin[J]. Med Hypotheses. 2002,59,(2):180.

10 李玉勤,徐少华,董国徽. 三种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与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 2008,46(15):53-54.

11 王裕隆,景培勇.6271名男性小学生外生殖器普查报告 [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2):179.

[收稿日期:2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