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分析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阐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措施,指出学生能力培养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仪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140-02

1 前言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高中的生物学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实验教学,目的就是培养高中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更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化到探究性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变机械学习为意义学习。

2 高中生物实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能力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如面对眼前的事物可以表现观察力、想象力,面对过去的事物可以表现记忆力,而面对生物实验则是表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高中生物新课标已经做出规定,即生物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的生物实验技能和能力培养成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层次。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观察能力是人们了解事物、掌握知识的基本能力,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在生物学这种实验性学科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对教学中的各种实验现象仔细地观察、记录,为后面的实验提供保障。而思维能力是在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后形成的,只有认真地观察结果和详细地记录,才能为思维分析提供条件。实验操作能力也是生物学科中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对课标要求的各项实验学习和操作,逐渐初步学会或学会各种实验的操作技能。这几种能力在生物学中都是初级的,而生物学研究能力是相对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它必须是具备了基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才能逐渐形成的能力。

3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措施

3.1 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在过去的生物教学实验中,学生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实验所需要的试剂、材料以及工具都是教师课前备好的,学生只要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实验室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地扮演了实验操作者的身份,对整个实验几乎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这种没有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和创新余地的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根本得不到培养和发挥。

新课标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实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不断加强学生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要求,在保证教学计划完成、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实验的资料和原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探究,不仅提高实验课的效率,而且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2 让学生明确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在学生刚接触生物实验的时候,先让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是学生学好生物实验、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比如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时,学生虽然已经听明白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原理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可到了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出现显微镜使用不当的现象,如视野过暗,根本看不到观察的目标。教师这个时候不需要亲自去为学生调节显微镜,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是通过反射光线才会被我们看到的,如果我们看不到它说明它外界的光线太弱了,而显微镜上玻片的光线是由反光镜反射光源提供的,所以如果看不到目标应该调节什么呢?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个时候教师再指导学生将反光镜对准光源,使反射光能够通过通光孔,如果光源太弱就适当调亮光源、放大光圈。还有在观察目标的时候,学生刚开始都觉得高倍镜放大的倍数高、分辨率高,应该更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所以先用高倍镜找到后再换用低倍镜,可一换才发现根本找不到目标了。这是因为学生忽略了高倍镜观察的面积小、寻找目标的空间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使用低倍镜找到目标,然后使用高倍镜观察,他们就会很容易找到观察目标。学生明白了高倍镜与低倍镜之间的使用原理,露出感知科学后的喜悦。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索实验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在思考、探索、明了的学习过后,才能扎实地掌握仪器的使用。

3.3 与学生共同拓展探索实验的设计原理

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并未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而是将这些内容涵盖在教材的实验内容中。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并总结教材中的隐含信息,并指导学生去掌握这些知识,进而明确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例如学习“物质鉴定”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实验操作原理和步骤之后,学生形成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思想。通过比较脂肪+苏丹Ⅲ与脂肪+苏丹Ⅳ两组之间的不同现象,学生逐渐形成实验中设立对照组的意识;通过分析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揭示过程,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4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提高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想看到最后的实验结果如何,易忽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往往关注实验结果的成败,而缺乏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的意识。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养成分析实验失败原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色素带没有很好的分离,试分析一下原因:1)从选区材料角度分析,可能选取的叶片没有去掉叶柄和较粗的叶脉所致;2)从操作步骤分析,可能滤纸条忘记减去两个角,使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所致。再如,在学习“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时候,学生观察不到细胞的分裂形态,分析一下,是不是漂洗的时候没有洗净药液使细胞染色不均?或者载玻片上的细胞没有分散开来?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出各种质疑,让学生产生探索、尝试的心理,学会逆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下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就会更注重实验取材、实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5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实验过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之间以小组的形式重新讨论一下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会加深对实验的兴趣,有很多学生思考不明白也听不懂教师讲解的地方,或许经其他学生的一点拨就豁然开朗了。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去对实验提出质疑,并自己按照生物学原理对实验加以改进。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探索稍加指导,对于好的想法、好的思路要及时给予鼓励,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国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155-156.

[2]钟平.创新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2):45-46.

[3]徐丽.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J].科技信息,2010(3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