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社会救济是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社会救济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农村救济体系的建议。

Abstract:members of society, social assistance is the right to life of the last line of defen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relief emerged in the process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s build rural relief system.

关键词:农村社会救济 贫困 建议

key word:rural community relief ImpoverishedSuggestion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为4007万人。这是一个较低的标准,仅能勉强维持人的基本生存,如果按照联合国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1亿。这样庞大的数量,不仅这些农民生活艰难,也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社会救济作为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社会各界应予以广泛的关注。

一、农村救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救济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大部分农村地区社会救济制度化进程却较为缓慢。我国农村社会救济制度主要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户”供养制度,本文主要讨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 农村贫困标准低,国家财力投入不足

2008年底之前,我国确定的贫困线为人均年收入785元,虽然2009年将贫困线提高至1196元,但与世界银行推荐的人均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相比依然偏低,这和我国财力投入不足有关。国家财力投入不足是当前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面临的最大障碍。2008年,全国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28.7亿元,人均50.4元/月,也就是每天不到2元的标准。在医疗、养老等制度还没有全面覆盖的我国农村,显得杯水车薪。

1.2 农村社会救济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1 保障对象的界定难

农村的收入往往临时的、隐形的,难以准确计算。在家种地的,或搞些副业(养鸡、猪等),或临时打点短工,这都很难计算准确,也不容易去核实。还有因暂时性困难,收入集聚下降的村民,也不好界定。

1.2.2 工作开展不规范

由于对贫困对象评估的不清晰,导致救济款物的发放主观随意性大,一些地方在社会救助中出现“该停发的没有停发”、“不该救助的获得救助”的现象。

1.3 社会救济中存在着城乡严重失衡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而在一些落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还没有全面覆盖,城乡保障水平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衡。2008年,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水平143.7元,而农村人均补差50.4元。

二、构建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建议

2.1 政府、社会各界应树立以人为本思想,重视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与展开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参与。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保障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利。贫困是困扰我国广大农村的一项重大问题,而低保是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主体和最后一道安全防线,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因此,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和政府要充分重视,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2.2 制度设计方面,对农村低保制度的细节作科学、规范的设计和规定

2.2.1 合理筹措资金

资金问题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农村低保资金应该来自于财政,通过各级政府来筹措。

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主要是由地方财政和乡镇、村民委员会及集体经济共同负担。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多,但地方政府和集体的财力较弱。为了农村低保的全面落实,中央财政可开征社会保障税,适量发行社会保障彩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专项基金,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供给机制。资金的筹集,还可以参照城市低保资金的筹集方法,根据各级财政职能要求和财力,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按比例承担。

2.2.2 界定保障对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最低标准的生活。据调查,需要保障的贫困人口一般占农村总人口的4%~6%。在具体确定这部分人时,要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情况,对于不易判断的,可由村民代表民主评审决定。

2.3 建立配套制度

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一个方面,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共同构成社会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将有助于社会救济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也很重要,它将有助于农民思想解放,促进农业的发展,确实有效地保证社会救济体系的完善。

2.4与农民增收、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救济体系,终究要以经济的发展做基础。发展是硬道理,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将有助于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通过就地解决就业和劳务输出,让贫困人口的收入增加、观念转变,农村低保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也就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娟红,龙卓舟.农村社会救济体系构想[J].求索,2005(8)

[2]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