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侠士 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刘叉?
你一定很诧异,这个人何以要起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凡长辈给孩子起名,或是自己起名改名,必求读来朗朗上口,思来意蕴深深——温庭筠,斯文有礼;李商隐,隐忍有风度;李白,大有滔滔不绝告白天下古今多少事的气势……可刘叉,读来鲁莽,望文粗野。
想必是他自己任性而为,意气用事。真的可能是这样,因为他生活在我国诗歌成就达到鼎盛时期的巍巍大唐,那时国富民强,个性张扬。加之刘叉也是个吟诗诵词之人,后来以奇才留名于诗坛,他肯定懂得大俗大雅的道理,所以为自己取了这么个俗而又奇的名字。
他确实是个奇人,曾因“尚义行侠,旁观切齿,因被酒杀人亡命”,遁逃数载。其间,他并未因已经背负人命而做亡命之徒,做什么占山为王杀人越货、宁可我负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的世间恶魔,而是一心思归社会,回归良心。可能刘叉其名,正是这一其间为躲避追捕,自己更的名,让人听来,多么贱俗,一个无才无德无志的乡村野夫。后来,他“会赦乃出”,得以活命。
但他并不以苟活为幸,而是因着自己的才情禀性,将自己锻造成一个顶天立地仗义天下的男子汉。为了洗心革面,重塑自我,他“改志从学”,潜心习文弄墨,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诗歌盛世里,熏染儒雅之气,凝练高洁情操。
功夫不负有心人,或者是他本来慧心匠意,他的诗,想象奇特,雄才大略。且看他非常有名的《冰柱》一诗,将区区檐下冰柱,想象成“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想象成汉高帝西方来斩蛇的宝剑。可不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外族入侵,战祸连绵,田园荒芜,国家亟需这样的奇志人才。
也有他怀才不遇的郁闷,所以最后两句画龙点睛,说只要皇帝能重用贤才,排斥奸邪,就能平定战乱,天下太平。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用常人不敢涉足的,有“险韵”之称的“麻韵”,响亮高亢,一韵到底,气贯长虹,令人叹服。
虽有豪情壮志,却郁郁不得志,这在其诗《偶书》中有淋漓尽致的发挥:“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人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一一发生,善良被欺压,正直被排斥……一切的不平不公,令作者愤懑不已,怒火中烧,只是鉴于当年杀人的教训,手中那把行侠的有形宝剑,才不得不弃之不用了。可骨子里那份正义之气,却如万古流传的无形宝刀,熠熠生辉,气冲斗牛,可最终也不得不埋藏心底,多么痛苦!
即便是赠友人一把小剑,他也要将胸中涌动的凛凛正气一并赠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不要为私人的小仇怨,用这把剑去做无谓的争斗。弦外之音,应该用这把剑来建奇功,立殊勋。
一个铮铮铁骨的豪侠之士,跃然纸上。
果然,渐露峥嵘的刘叉,被当朝赫赫有名的韩愈看中,收为幕僚。于刘叉而言,本该是好事,得遇伯乐,出头之日扬名之时到了。可是,当时流行为故去之人写墓志铭,内容当然是歌功颂德之类。且世人又以追逐名流墨宝为荣,韩愈就是当时受追捧的名流之一。不该韩愈很是热心此事,许是藉此能扬名立世又收获颇丰,刚傲不羁,一心匡世济民的刘叉无法容忍这种“谀墓词”,愤然不辞而别,且带走了韩愈写墓志铭收获的银两。以刘叉的个性和抱负,断不会囊为私有,肯定是倾囊助天下,仗义行天涯。
果然,挟金而去的刘叉,最后是归“齐鲁”,而“不复出焉”。可能只有古风犹存的孔孟之乡,才能容纳得下这位还存有古风古韵的奇侠异士。
刘叉,一个从名到人,从表到里,都掷地有声,声声传古今的大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