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典诗歌”单元教学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典诗歌”单元教学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古典诗歌单元教学方面,不少老师能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与要求,做到有的放矢;知人论世,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以读促情,注重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音韵美;注重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过,还存在下面一些主要问题,希望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目的在于探寻古典诗歌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读的形式,轻视读的方法和目标

老师们都很注重古典诗歌的诵读,但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没有真正把握诵读的要领和目标,对如何诵读缺少指导,只在于要求学生会读会背,甚至是为读而读,诵读的韵味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诵读在感悟这一层面的目标更是没有达到。

我认为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诵读的要领,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发音要正确,吐字要清晰。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要按意定音。不添字不少字,吐字要清晰完整。

2.停顿要恰当,语速要适当。要抓住感情基调,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不读破句。

3.语调要生动,轻重要适宜。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这样才能表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诵读时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诵读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目标显然应该有所区别,如初读只是要读准读顺,课文解析中诵读则是要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教学结束前诵读则是要将诗作完整演绎。在读出感情这一点上,教师尤其要有具体的指导。

如曹操的《短歌行》一诗,全诗贯穿着一个“忧”字,既忧人生短暂,感慨去日苦多;又忧人才难得,乃至“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通常会造成一种低沉之感,但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是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寻,这个“忧”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时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因此全诗感情基调是忧伤却不消极,充满豪迈情怀和慷慨之气。指导学生诵读本诗就是要读出这样一种味道。

读出感情,就是通过读,表达出作品深沉的内在美。读虽然是感官的活动,但有极强的渗透力。读的时候,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念其理。要做到读出感情,教师还必须启发学生动用想象和联想,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审美经验,触发学生的感情,读出诗中应有的韵味。

二、重视诗句字面含义的理解,忽视情景的再造想象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个别年轻教师缺少品味鉴赏的精神,教学只停留在诗句的表面,讲解只限于诗句中写到了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一首完整的诗就只剩下了一些零零碎碎的词句,没有了整体的艺术形象,没有了情景和意境。殊不知,古人正是借摄入眼中的客观景物来抒情,寓情于景,而且摄入诗中的各种意象非孤立存在,诗人的情感串联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情境,便是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入境,是品读诗歌的根本。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把握诗中诗人的情感,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思维,架起诗歌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联想画面,用联想去感受诗人那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在诗情画意中去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对其中一段田园风光的描写,有的老师只看到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狗吠”“鸡鸣”这些物象,有的可能甚至还看到了动植物交杂、动静相结合。但仅仅理解到这里还远远不够,只有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想象这些画面,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真意。这时,我们将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我们还将感受到所有这些构成的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它没有了尘世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至此,我们才终于明白,其实,就是这些简单习见的景象,构成了陶渊明式的恬淡平静、悠然自得的田园意境。

三、注重文言知识的讲授,轻视诗歌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的品悟,更谈不上感悟情怀,升华文心

在听课过程中,有个别教师将古典诗歌当作一般的文言文来上,注重讲解其中包含的文言语法现象,而将诗歌艺术形象、思想感情的品悟完全抛在了脑后。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有一位老师就是给学生归纳文中的各类文言词法、句法现象。且不论古诗诗句因为节奏的需要句序会灵活变化因而不具有文言语法的典型性,单从诗歌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说,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古典诗歌的教学还是应该回到鉴赏品悟的正道上来,不应忽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细腻真挚的思想感情的品鉴。

就拿《孔雀东南飞》一课的学习来说,教学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对刘兰芝、焦仲卿等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对焦刘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社会意义的分析探讨上。刘兰芝的坚强、持重,自尊,果断,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的青年女性形象;焦仲卿的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比较懦弱,胆小怕事的小男人形象;焦母的独断专行、蛮横势利、用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封建家长典型;刘兄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封建家长制又一典型,以及焦刘爱情悲剧包含的深刻思想,这些都是学习本课不可或缺的探究内容。

不仅如此,诗歌的鉴赏还应深入到感悟情怀、升华文心的层面上。不能只是在与文本文字对话,还要与作者的内心去对话,进入到他的精神世界里,接受文化精神的洗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都是至关重要的。

古诗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责,我们除了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之外,更要学习用现代眼光审视古典诗文,体会其中的民族精神,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看待历史、看待古人,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平台,才发现学生在无形中也学会了用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如果说对诗歌文本的解读是基础,那么这个环节的拓展延伸则是一种升华,是美读。正是因为深入地美读,培养起了学生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也让陶渊明那超越古今时空的精神时时激越起浓郁的情愫,升腾激荡着我们的后生学子。

四、了解学情不足,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轻个性化解读

当新课程进入常态化后,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及学生都关注的。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是实施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取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有效包括效益和效率两方面。要想取得好的效益和高的效率,教师就要充分研究学情,问问学生明白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再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制定既达到课标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真正注重到学生中去了解学情的老师还很少。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现状不了解,高估或低估学生的能力,都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严重浪费甚至是重大失误。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老师身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而确实有特别提出来的必要。

另外,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些早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古诗教学中,由于作品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学生的自主学习会有一些难度。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继续探索的问题。

本单元的“点击链接”正好有一篇短文是“诗无达诂”,它强调鉴赏既是一种社会行为,又是一种个人行为。作为个人行为来说,对于同一首诗或同一句诗,读者在每个人心中的共鸣,又因各人的学识、阅历、性格不同而不同。读者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认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