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实施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前(2011年4月―2012年3月)后(2012年4月―2013年3月)本院中西结合肛肠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整体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及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后,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

【关键词】身份识别; 双向查对;安全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13-02

我院护理部2012年在全院各临床科室推出安全管理新举措-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即在病人中广泛宣传查对制度,鼓励病人及家属参与护理活动,督促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中严格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以促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我科自2012年4月积极推行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以来,在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中西结合肛肠科开放床位40张,2011年、2012年床位使用率均达到100%。病区护士共11人,均为女性;年龄最大53岁,最小22岁,平均37.5岁;本科3人,大专6人,中专2人。自2012年4月起,我科在所有住院病人及家属中广泛推行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制度,科内全体护士均积极参与。

1.2实施方法

1.2.1 护士培训 通过全科护士每周一次护士业务学习形式,学习具体的实施评价标准及流程,强调落实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的目的及重要意义。全科分为甲、乙两组,由两名本科生,主管护师担任组长,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充分评估护士及各组员的理解执行能力,把年龄大、学历浅、年资低、性格内向、不善沟通的护士确定为重点培训帮扶对象,着重提高她们的专业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交流沟通技巧及对各项核心制度的理解执行能力。

1.2.2 实施流程及标准 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的具体实施分3个时段进行。①入院阶段;病员入院后须由主管护士亲自热情接待病员,据病情妥善安置床位,作好详细入院评估,用不易擦脱的标记笔工整填写床位牌、腕带,字迹清晰醒目,并向病员、家属讲解床头卡、腕带对各项治疗、护理查对,保证手术用药安全的重要性,不能自行涂改或拒戴腕带。②准备阶段: 两人二次查对,即护士在治疗室准备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用物、药物时须经两人二次查对。以静脉用药为例,配药者核对医嘱单、输液执行单、瓶签无误,配药后须签全名及配药时间,查对者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安瓶并签全名。③治疗阶段“双向查对”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须带上执行单,主动介绍自己,认真核对床头卡、腕带,并据病员年龄、职业、职务等亲切称呼病人,请病人或家属说出名字。如“大叔(娘),我是您的主管护士XX,今天由我为您输液,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请您配合一下好吗?”一改传统直呼其名或床号的查对方式。当病员或家属陈述姓名与床头卡,腕带三合一,并让病员或家属参与查对输液瓶签上的姓名,药名无误,取得病员同意后方可执行操作。如遇病员或家属是文盲,可请同病室病友或家属协助参与查对,操作完毕再次核对无误后,在执行单上签全名,执行时间,告知病员所用药名、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对病人的参与查对表示感谢后方可离开。

1.2.3 质量控制 科室通过宣传栏,工休座谈会等形式在病房广泛宣传在治疗前、中、后执行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鼓励病员及家属主动参与并监督护士查对环节的执行,避免差错事故发生。护士长、责任组长随时检查护士执行情况,尤其是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高危时段的抽查[3]。医院护理部督导组随机检查病房查对制度落实情况,如整体护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及病员满意度等,并记录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比较2011年4月―2012年3月(实施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前)与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施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后)两个时期护理质控小组每月检查考评情况及护理部督导组在全院统一进行的每季度病员满意度测评,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实行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促进护患和谐。查对制度作为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的核心制度,护士能够且已经在保证病员安全方面身体力行,但因为护理工作量大,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等因素,护理人员在行核查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敷衍化行为,双人配合度差,责任心不强,工作粗心,自行对操作流程及规章行简化[4]。导致护理差错时有发生,如打错针、输错液、发错药,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士的不信任,影响了护患关系和谐。实践证明,护士主动邀请患方参与查对的举措得到了绝大多数病员及家属的积极响应,他们对护士的坦诚态度表示肯定和赞赏,并未因此降低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5]。对“双向查对“过程中的稍长等待时间表示理解,因差错率的相对减低,护患纠纷明显减少,进一步融洽了护患关系。

3.2 实行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防范和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2004年WHO成立全球病人安全联盟,并提出了“患者为患者安全(Patient for patient safety)”的行动计划,鼓励病人为自己的安全把关,共同杜绝各种医疗错误的发生[6]。

3.3 实行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和危机意识,提升了护士整体素质。“双向查对”在治疗、护理准备阶段,要求配药者、查对者二人二次查对,并签全名、时间,一旦发生差错事故,可从源头上追查到人,有凭有据;在治疗阶段,引入了病员及家属的监督机制,使查对各个环节护士不能草率粗心,敷衍了事。为了能准确回答病员和家属对于用药,治疗等方面的提问,主管护士须对分管病人“八知道”,主动加强与主管医生联系,督促专科理论、药理、沟通技巧等知识的学习,对护士自身整体素质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3.4 身份识别联合“双向查对”给传统的“三查七对”注入了新的内涵,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了病员满意度。传统的“三查七对”未强调二人二次查对,较易使操作者形成思维定势,想当然凭经验犯错时有发生。改变直呼其名或单号为亲情式询问式称呼,不仅拉近了护患距离,使病人有“归家”的体验,同时避免了病员因没有听清楚名字而含混答应。病员说出自己的名字、腕带、床头卡核对“三合一”保证了治疗用药的准确无误,护士对疾病康复,用药知识的耐心解释,消除了病人的疑虑,加深了病员及家属对用药知识的了解,健康教育的掌握。对病员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充分显示平均分较前提高2个百分点,不仅医生放心,患方满意,也在人文关怀方面体现得更加流畅自然。

4 小结

“安全”是临床护理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从细节做起,多环节着手,实行身份识别联合二人二次“双向查对”,我科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较前降低,病人满意度提高,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增加核对环节次数,杜绝医疗隐患,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项护患双赢的管理新举措,值得在医疗管理多个领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3] 刘光维,赵庆华,刘丽萍。SWOT分析法在NICU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9,38(3):263-264.

[4] Copelan D,Appel J.Implementation of an enteral nutrition and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system utilizing oral syringes in the NICU[J].Neonatal Netw,2006,25(1):21-24.

[5] 刘光维,刘丽萍,赵庆华.“双向查对”制度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4A):913-914.

[6] 张鸣进,文进.参与WHO“患者为患者安全”活动,做一个明智的患者[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