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增长视角下我国城镇职工工资与就业的动态效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济增长视角下我国城镇职工工资与就业的动态效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促进就业对实现社会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经济增长时期就业情况的变化,本文根据1978-2011年我国城镇职工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基于经济增长的工资与就业之间的变参数动态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给出了工资与就业的动态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与就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经历了“负相关-不相关-正相关”的动态演变过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一直是正相关的,且2000年以后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大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城镇职工;工资;状态空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F246;O21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3-11

作者简介:刘春梅(1980-),女,辽宁盘锦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教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统计理论与方法、经济统计分析。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C790190。

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现实,决定了以“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在加快经济增长、提高工资收入的同时如何兼顾就业增长,便成为现阶段需要优先考虑并着重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确定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的就业政策,对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文献综述

就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就业和工资长期运动规律的论述而言,凯恩斯在1936年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在假设货币工资富有刚性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提高价格水平降低实际工资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然而,Dunlop(1938)和Tarshis(1939)提供的真实工资与就业、产出同步运动的证据却对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提出了质疑。此后,为数众多的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出了真实工资顺周期运动证据(Bodkin,1969;Bils,1985;Schor,1985)。面对这些实证结论,宏观经济学家始终怀疑其统计学上的显著性。Geary等(1982)甚至提出了反周期的证据。为了弥补传统理论的缺陷,宏观经济学家提出了其它的模型,包括Fisher(1977)提出的粘性工资模型和Friedman(1968)等提出的不完全信息模型以及粘性价格模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真实工资的顺周期性质,即工资增加、就业增加,两者严格正相关(Shin,2003;Hart,2006;Anger,2007)。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工资与就业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前的传统体制下,中国一直实行“低工资,高积累”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王询(1992)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资与非农业就业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是工资水平基本不变,就业量持续增加,而现在则是在就业量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工资水平也在以相当的速度提高。更为重要的是, 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发生了变化,并且在传统体制下,社会上存在大量的隐蔽性失业。杨俊青(2005)则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工资上升-就业”模型,即通过提高货币工资使劳动者感到实际工资上升,且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以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率,最终解决就业问题。张亚斌等(2006)、赵思旭(2012)和王建华等(2013)的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

由于以上研究多采用固定参数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所建模型中的固定弹性系数难以刻画工资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因此无法充分反映这种动态变化规律;另外,国内文献中关于我国城镇职工的工资与就业两者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相对较少。为了全面把握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就业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对工资水平变动与就业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并在模型中添加经济增长这一对就业影响显著的控制变量,来研究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工资水平对就业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一)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的被解释变量为就业人数,指的是城镇单位就业人数。解释变量为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实际工资。其中,(1)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是研究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采用历年实际地区生产总值;(2)工资选取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年平均工资收入经价格(CPI)调整后的实际工资。所有变量均取自然对数。

(二)数据描述

样本数据主要来自1978-2011年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

图1给出了1978-2011年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就业与GDP三者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表1给出了增长率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1978年到2011年的34年间,三个增长率都经历了从波动较大到平缓的变化过程。其中,1978年到1990年间的年均实际工资和就业增长率分别为3.02%和5.05%,这个比率在1990年到2001年间分别是8.85%和3.17%,而2002年到2011年间分别为11.09%和3.38%,并且此阶段就业增长率的标准差是为0.003,说明在经济高速发展,工资收入提高较快的同时,就业人数的增加是比较缓慢的。在衡量工资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中,弹性系数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它反映了实际工资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最终就业拉动效果。如果采用普通回归方法估算弹性系数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误差较大,固定弹性系数难以刻画工资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二是很难找到适合对制度变化等因素进行替代的变量,影响模型的可信度与效度。状态空间模型是分析变量之间动态关系的有效工具,同时可以将制度变化作为不可观测变量纳入模型,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可以分析弹性系数变化的内在原因,并能够确定出我国经济增长条件下工资收入对就业的关联程度。

三、模型与方法

四、实证分析

从表5和图2可以看出:

1.从总体来看,1978-2011年就业工资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053,接近0,属于缺乏弹性,就业对GDP弹性系数为0.315。这意味着,工资的增加带来的是就业人数的减少;宏观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就业人数的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非一致性,这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一致。另一方面,就业对工资的弹性系数小于就业对GDP的弹性系数,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大于实际工资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表现出增长的不一致性。

2.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弹性呈U型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行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镇职工工资水平逐渐上升,对就业的影响也较大,特别在1978-1990年,就业对工资的弹性系数变化较为明显,1979年的弹性系数为0.1237,1980年则下降为-4.0132,并由此开始呈现上升的趋势。实际工资的增加,并没有使得就业人数增加,而呈现负相关到不相关的变化趋势。这一阶段工资与就业的关系与传统劳动经济学理论相一致,即工资的上升带来劳动需求的下降,使得在均衡状态下就业量降低。而在1997-2011年,就业对工资的弹性系数变化平稳为正,说明这一阶段,我国城镇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增加1%,就业人数会增加0.01%-0.02%,这显然与传统理论相悖,但与王建华等(201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究其原因是城镇职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于需求曲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富有弹性,也就是说增加工资会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增加。由于我国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均衡水平并长期表现为低工资模式,劳动力的需求会随之增加(张亚斌等,2006)。但在1997年后,受两次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欧美市场需求萎缩,使得就业人数大大缩减,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虽然工资不断上涨,但整体上实际工资水平对就业的影响趋于平缓。

3.GDP对就业影响的弹性呈倒U型变化。就业对GDP的弹性系数在1978-2011年出现了与就业工资弹性系数相反的变化趋势,该弹性系数均大于0。弹性值在1978年最大,之后大幅下降至1990年的0.23。这个时期,中国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开始转型阶段,城镇人口就业主要去向是国有企业,它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有限,而与之相对应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大,但是规模较小。所以产业结构不平衡,主要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刚刚起步。经济保持了飞快的自然增长速度,而城镇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水平要大于对就业实际需求水平。1991-1998年弹性系数发生小幅震荡。由于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就业需求难以扩张,所以城镇职工中出现大量的显性失业人员、下岗待工人员与隐性失业人员,使就业供给不断增加,导致就业弹性系数小幅上升后又下降。1999-2011年,弹性系数变化平稳,并呈现减小趋势。随着我国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工业化进程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国内外投资大幅增加,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增加,但另一方面,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对就业也产生替代效应,这是中国经济处于由动态不均衡到均衡的进化过程所引起的变化。受全球经济影响,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增速略有下降,未来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五、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在多变量分析框架下,利用1978-201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空间状态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职工就业和经济增长、职工实际工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动态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经济增长与工资都对就业有显著性影响,并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工资对就业的影响经历了“负相关-不相关-正相关”过程,说明当前实际工资的增加对就业压力起到了缓解作用;(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城镇职工就业增长速度,并且经济增长与工资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有减弱的趋势,如何保证三者之间同步协调发展成为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

基于上述分析结论,笔者认为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当将我国城镇职工的充分就业上升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工资改革制度,包括完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合理调节保障机制,提高最低工资;健全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等,否则,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由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的均衡工资,也就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其次,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职工工资结构,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适当地调整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与补贴、津贴所占比例,真正地起到激发劳动者积极就业的作用。此外,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发挥人力资本促进作用,调整产业间的劳动就业结构,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渠道,实现我国城镇职工的工资增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John T. Dunlop. The Movement of Real and Money Wage Rates[J].The Economic Journal, 1938(48):413-434.

[3]Lorie Tarshis. Changes in Real and Money Wages [J].The Economic Journal, 1939(49):150-154.

[4]Ronald G. Bodkin. Real Wages and Cyclical Variations in Employment:A Re-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9(2):353-374.

[5]Mark J. Bils. Real Wages over the Business Cycle:Evidence from Panel Data[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5(93):666-689.

[6]Uliet B. Schor. Changes in the Cyclical Pattern of Real Wages:Evidence From Nine Countries, 1955-80[J].The Economic Journal, 1985(95):452-468.

[7]Patrick T. Geary and John Kennan. The Employment-Real Wage Relationship:An International Study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2(90):854-871.

[8]张亚斌,吴小波,曾铮. 工资变动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就业的机理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 2006(5):14-23.

[9]赵思旭,姜明伦,李瑞光.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趋势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2(11):41-47.

[10]王建华. 工资上涨对就业、物价及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基于PSVR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1):93-100.

[11]Shin Imoto, An example of nonlinear endogenous business cycle model:build in the trade union[J],Economics Letters, 2003(8):117-124.

[12]Paul J. Devereux and Robert A. Hart. Real Wage Cyclicality of Job Stayers, Within-Company Job Movers, and Between-Company Job Movers[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006(60):105-119.

[13]Silke Anger,The Cyclicality of Effective Wages Within Employer-Employee Matches:Evidence from German Panel Data, 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M], 2007.

[14]王询. 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就业[J].财经问题研究, 1992(9):33-37.

[15]赖德胜,包宁. 中国不同区域动态就业弹性的比较[J].中国人口科学,2011(6):38-48.

[16]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6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