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后形态和功能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后形态和功能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评价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后右心形态和功能变化规律。方法:HP SONOSS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科固定医师进行跟踪测量及随访。结果:病人术后3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学分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有显著差异。术后3~6个月,右心房、右心室大小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行ASD的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房间隔缺损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我院收治房间隔缺损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60岁。经临床、心电、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孔直径4~34mm,选用国产封堵器大小8~44mm。

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1],所用仪器为HP SONOSS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标准心尖四腔切面面积-长度法计算右心室容积和射学分数。术前、术后3天、6个月,由超声科固定医师进行跟踪测量及随访。

结 果

10例患者房间隔缺损封堵,右心房上下径、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左右径在术后3天明显缩小,术后3个月进一步缩小(P<0.05)。术后3天虽然开始缩小,但与术前相比差别不大(P>0.05)。在术后3个月才明显缩小。房缺封堵术后3天,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较术前明显减小,相应右心室射学分数也降低,右心室高动力循环状态明显改善,但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不明显(P>0.05),术后3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射学分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有显著差异。术后3~6个月,右心房、右心室大小基本恢复正常。

讨 论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病变。根据Abbott 1000例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尸体解剖,房间隔缺损居首位,占37.4%。但因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常被忽视,因而临床发病数较上述数字为低。单纯房间隔缺损大部分呈多基因规律,先证者同胞和子女的再显风险率为2.5%~4.6%。少数家族中可见连续数代均有本病患者的情况。单纯室间隔缺损呈多基因遗传,先证者同胞的再患风险为3.3%~4.4%,子女为3.7%~4%。先症者同胞中单纯室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20倍,一致性病损为30%~60%。

ASD是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主要累及右心系统,引起右心房室增大,右心呈高容量负荷状态,右心室射学分数增大,以缓解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改变,使右心室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ASD封堵术使房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迅速发生逆转,左向右分流消失,右心容量减小,降低肺动脉高压和改善心功能。

本研究发现,国产封堵器封堵ASD后右心房室大小及右心功能的变化趋势:术后3天所有患者右心房室内径开始缩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小不明显,导致右心室射学分数减小,提示封堵术后3天右心容量负荷减小,右心室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减轻。术后3个月随访右心房室进一步缩小,右心容量负荷的持续改善,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进一步明显减少,但右心室射学分数未进一步减少,而是稳定在某一水平,说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3天右心的几何结构及功能就发生改变,逐渐恢复,并可持续到术后3个月,稳定在某一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动态平衡,保持右心正常大小及功能。

综上表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分流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右心高负荷状态,降低肺动脉压力,有效改善右心系统的几何结构。故我们认为,使用国产封堵器行ASD的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红萍,张瑜,等.超声心动图在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54例中的应用价值.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4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