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助学”和“励志”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贫困生资助中的“助学”和“励志”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现行资助体系,就如何更好地发挥资助工作的作用,真正实现经济资助和精神激励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贫困生;经济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54-02

0引言

高校贫困生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资助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使之早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功能

扶贫济困的经济功能。国家贫困生资助的出发点就是通过向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各种有偿和无偿的经济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缓解因其家庭经济困难而给求学者可能产生的经济威胁,这是资助政策的主要功能。在现行的各项资助方式的规定中,都把帮助学生克服经济困难摆在首位,把经济状况作为能否享受资助的首要条件。

激励上进的教育功能。资助除了发挥扶贫济困的经济功能外,又可发挥其作为经济手段的激励教化作用。合理的资助可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的精神。如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青年学生凭自己的个人信用申请助学贷款,自己借钱上学,参加工作后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归还贷款,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有利于普及金融知识,增强他们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有利于诚实守信等良好道德风尚的树立,有助于改变学生把承担大学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由家庭负担的观念,而树立起“用明天的钱支付自己今天的教育成本”,树立起自己个人也是教育成本分担主体之一的观念。使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直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动机,树立学习责任感。又如奖学金资助制度,其申请条件与资格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激励,通过奖优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给贫困生提供工作岗位,参与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常中学习,可以弥补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领域与学术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社交公关能力等。勤工助学活动还可以起到锤炼思想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观劳动、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以感性认识体验社会的丰富性、生动性,感受时代的健康精神与脉搏,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加深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从而提高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自觉加强思想的锤炼。

促进教育公平的政治功能。教育公平是指青年儿童不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背景等后天因素的差异而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其实质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公平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尽管形式上人人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目前人们实际上不可能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有限的机会还需要经过激烈竞争才能获取的背景下,免费上学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实行收费上学之后,学生作为成本分担主体之一,要求承担部分教育成本,这意味着对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经济要求。这种经济要求可能把那些出身贫寒的学生挡在大学校门之外,使他们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种因外在经济原因而被剥夺受教育机会显然是不公平的。学生资助模式作为一种补偿形式,通过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援助,改善或缓解其经济拮据状况,增强其支付能力,使他们不致因经济原因而失去入学机会,使他们在入学机会上有平等的起点,这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有利于教育民主化。

2目前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主客观原因,资助工作大多只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对他们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成才方面的困难认识不够、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没有很好地将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解决贫困生存在问题的整体思路和方案。从现有的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研究来看,当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现行资助体系的内部构成不尽合理,缺乏逻辑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二是资助政策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三是资助中一些具体问题,如贫困生的认定和资助后期的教育管理没有和学生成长成才有效衔接,弱化了资助工作应有的精神激励和政策约束机能。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应金萍在2008年第6期的《中国高教研究》上发表《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一文,该文将高职困难生资助分为两大类:救济性资助和发展性资助。分别对两类资助中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指出在现行救济性资助中存在如下问题:困难程度界定的模糊性,受助对象获得资助的不均衡性,资助项目的不关联性,监督体系的不系统性。重庆三峡学院建工系的阮宇在2008年第3期的《中国林业教育》发表《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一文,该文认为,虽然我国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加大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投入,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贫困生认定难度增加、“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仅通过加大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这些资助方式的投入是不能实现资助效益最大化的,只有拓展勤工助学的渠道、转变奖励方式、创新贫困生帮扶办法,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才能培养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3积极探索助学和励志紧密结合的资助体系,推进资助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构建以“济困”为基础、以“成长”为目标的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应将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将“济困助学,扶弱励志”的资助理念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3.1 以人为本,注重情感,加强教育引导,努力构建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开展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目前学校较通行的认定方式是:学生需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方式认定。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必须提交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予以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界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学生月消费应在所在地居民最低伙食费标准水平线以下。②学生家庭纯收入在家庭所在地属最低水平,一般年人均1000元以下。③父母双亡,无其他亲属给予经常性经费支持。④单亲家庭,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⑤农村贫困家庭,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大中专院校学习。⑥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短期内形成大量债务。

鉴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动态变动,学校可采用每学年重新认定、动态管理的“全过程”认定模式,做到能够随时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确保他们能享受到资助政策带来的温暖,为资助育人工作奠定基础。针对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存在的学生证明材料不可靠等因素,学校要把教育引导放在首位,重点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引导学生据实申请,坦然面对。同时,在认定审核的全过程中,注重人性关怀,注意尊重学生、保护隐私。比如,尝试调整班级民主评议模式、谨慎确定公示的范围和内容等。

3.2 育人为本,积极创建成长平台,努力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教育培养体系坚持学生资助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引导学生确立“只有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才有可能获得奖励资助”的观念。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指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身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在各项资助的评审确定过程中,重点考虑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测评情况,努力让国家奖助学金、各类社会资助和校内生活补助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提升能力素质的后盾,而不是他们沉迷网络、奢侈消费的帮凶。同时,要把享受资助后的各方面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考核点和观测点,作为今后动态调整的依据。

坚持勤工助学与素质提升相结合,努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注重设置素质提升类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在获得劳动报酬、减轻经济压力的同时,在岗位上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增强自尊自信。广寻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家教、市场调查、翻译、促销、网站制作等勤工俭学岗位,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尝试改变部分资助项目的申请模式,以“项目申报”的形式获得资助,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完成相关的科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成功。

坚持济困助学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将“育人”内化到资助工作之中。进行知恩、知责、知足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勤奋学习、勇担社会责任,知足常乐、虚怀若谷纳百川。以学生资助工作为契机,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为载体,通过开展“感恩在心,诚信做人”演讲比赛,以“关爱他人、心手相连”为主题,开展“爱心宿舍”活动,引导学生励志成才、爱心回馈;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和优秀学生风采展等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及其他优秀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争当优秀。

参考文献:

[1]应金萍.对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2]阮宇.高校贫困生新资助体系的创新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2008(3).

[3]李文利.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4(2).

[4]李旭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目标导向机制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6).

[5]王元奎.公办高职学院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