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储蓄呈现出很明显变动。本文分析了影响居民储蓄变动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在制定宏观政策上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储蓄率保持适当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的增长。

[关键词]居民储蓄;影响因素;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089-02

1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储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不容忽视。因为储蓄可以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消费和储蓄彼此影响。所以,对于储蓄行为的研究可以对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增长提供一些建议。

2我国储蓄现状

21中国居民储蓄额的变化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变化之一是其在国民收入所占比重明显提高。所以,居民的消费和储蓄等经济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体保持着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居民储蓄也随之增长很多。我国居民购买力具有很大的潜力,现在居民的消费潜力之所以没有释放出来,是受到房价、教育、储蓄等诸多制约导致。

22居民储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居高不下的储蓄总额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我国金融环境的稳健运行提供了保障。但是,高储蓄行为的弊端也随之凸显。近些年来,我国居民不断下降的平均消费倾向伴随着高储蓄的发生而长期存在。在我国这种经济增长需要消费需求来拉动的情况下,储蓄高增长现象实非政策当局所乐见。由于高储蓄的存在,使得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形成了经济运行的内在不稳定性。此外,由于居民的高储蓄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这是因为在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主要形式是银行存款。风险向银行的集中阻碍了整个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由于高储蓄的存在,居民用于消费的资金有限,影响了整体的消费水平,使得居民的福利水平受到限制。

3影响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因素及分析

31收入效应分析

传统的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认为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函数关系,消费和储蓄主要由当前可支配收入决定。居民储蓄与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有着重要的关系,增加的居民收入使居民的未来预知支出提供了资金支持,中国居民大幅度增长的可支配收入为居民的储蓄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居民的储蓄会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上升而不断增加,与具有提前消费的美国人不同的是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很传统。具有超前消费的人总是想着每天是生命最后的期限来享受每一天,及时享乐是他们的生活准则。中国居民通常的做法是把钱存进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手头有空余的钱,他们的首选不是花掉,而是想着为自己以后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或是为儿女的教育投资。所以,在中国,可支配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储蓄利率越高,居民得到的利息就越多,所以,他们就更愿意把钱存进银行。进而形成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局面。

32利率对储蓄的影响

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储蓄多少,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到存款的收益。一般认为,居民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利率上升,居民储蓄增加;利率下降,居民储蓄下降,这是利率的收入效应。因为利率增加,居民存入银行的钱所得到的利息也越多,进一步刺激了居民储蓄行为。然而,利率对储蓄行为的影响并不止如此。如果只是从单因素弹性方面来看,居民储蓄对利率下降是敏感的。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居民会为了资产收益取得最大化,而逐步减少存款持有量,换成其他资产持有。上涨的利率会增加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增加,从而增加居民的当前消费。这反而影响了居民储蓄,这是利率的替代效应。

总的来说,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效果最终是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决定。另外,众多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利率对居民储蓄影响是不确定性的。

3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国民收入中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不高。在社会保障方面,居民的需求和社会供给严重不平衡,依靠社会保障来抵御风险的想法不能实现,他们只能依靠储蓄来确保未来正常生活。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健全,覆盖范围太小,没有社会保险的人会选择储蓄存款来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故或突发状况。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民收入大幅增长,然而,社会保障支出占到国民收入的比例却没有与之增长。与西方经济相比,中国下岗职工队伍庞大,很多人对于就业没有安全感,进而影响他们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所以用来对居民未来生活保障的预防性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成分很高。另外,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摩擦,一方面,居民不愿意放弃现有的福利选择购买商业保险;另一方面,出于对未来消费的考虑,要限制当期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居民会选择增加储蓄。

34投资渠道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很快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相继出现,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居民在转变资产形式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从金融市场的总体来看,投资渠道不畅,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所以,居民用来选择的投资手段也受到限制。另外,在居民已经了解和接受到的金融衍生品方面,市场供给不足且品种单一。这样一来,可供居民选择的金融产品就已经很少了,他们往往此时会选择储蓄。

由于单一的投资渠道的存在,居民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受到限制,银行储蓄存款成为居民的无奈之举。近年来,虽然中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并且对国民经济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的投资还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投资秩序不规范,对储蓄分流的影响也比较小。

4对于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建议

为使居民储蓄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使居民的储蓄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进而加快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本文提出几点关于我国居民储蓄的建议:

41控制存款规模

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用于储蓄的资金越多,而消费的就越少。如果将居民的储蓄有效地向投资消费方面引导,形成居民的有效需求,会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投资方式的限制,居民收入会选择储蓄,而不能形成有效需求,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了将储蓄—投资—经济发展的渠道疏通,需要建立安全直接的融资渠道,使居民能够更好地利用手中的资金。因此,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将居民储蓄合理化、将储蓄通过一些融资方式消化掉,以此来为经济的长期有效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2丰富居民的投资渠道

降低居民的高储蓄率,要寻找其他途径将储蓄分流,多管齐下。需要规划金融市场,对融资制度与结构进行调整,丰富投资产品的种类品种。对金融衍生品不断地创新,开发众多的投资渠道,让居民有更多的投资选择。

近年来,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有了很快地发展,消费信贷发展并不完善,提品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明显不足。因此,政府必须加大推进消费信贷的力度与之同时扩大消费信贷资金的规模与来源。现阶段的重点应是规范股市健康发展并规范和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与之同时丰富投资基金品种,创新基金发展。要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金融衍生工具必须足够多。

4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针对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教育制度,多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全社会的社保系统,并且适当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等公益性事业支出。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减少因体制性因素而增加的居民强迫储蓄,满足居民的有效需求。

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了居民的用于避免未来风险的储蓄,减少了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增加了当期消费,使居民消费稳定增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5结论

持续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提高的居民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很大,利率对储蓄行为的影响最终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效果来决定。在短期内,经济政策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并不会有明显的效果。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显著的降低城镇居民储蓄率。

我国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积极配合,只有当各种力量集中起来,大家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将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解决,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仁祥.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8(7):46-48.

[2]陈雪婷.浅析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J].中国证券期货,2011(10):102-104.

[3]汪浩瀚.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估计及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1):23-26.

[4]张目.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6(7):45-47.

[作者简介]纪艳香(1987—),山东菏泽人,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