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身份突显对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身份突显对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学生的身份突显主要包括担任学生干部、入党、特殊才能的展现等。从身份突显视角出发,研究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运用元认知能力量表对在校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身份突显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各项得分均高于普通大学生(p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能力;突显;身份突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91-03

突显是在与视觉搜索任务有关的计算机屏幕显示中,采用某种方式突出显示多个项目中的若干个项目,从而提高视觉搜索效率的一种方法或技术。[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2]身份突显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某些群体采用特定的方式突出显示自己所特有的或与产生这一身份的文化群体相关的特征。以往研究证明,突显个体的某些特定身份能提高合作水平。[3]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是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4]大学生元认知能力是一种大学生能够知觉、理解、监督、管理、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活动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在任何学习条件下和任何学科情境下都通用的能力,不受学习情境和学科情境的限制。[5]元认知能力对个体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等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6]影响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多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学生干部和党员等特殊群体的能力发展较快,在课堂内外能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去计划、组织、管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等,这可能与他们在学校中拥有的特殊身份有关。[7]

当前,大学生的身份突显主要包括担任学生干部、入党、特殊才能的展现等维度。本研究立足于高校,从身份突显这一视角出发,探讨身份突显对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建构元认知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客观依据,探索出了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的新途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河南部分高校随机抽取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收回有效问卷811份。其中,一年级学生258名,二年级学生268名,三年级学生176名,四年级学生109名;男生276名,女生535名。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康中和编制的“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量表包含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评价四个维度,共24题;采用五级评分法,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各因子与总分间的Cornbach’s信度系数依次为0.87、0.83、0.85、0.79、0.93,各因子与总分间相关系数依次为大于0.86、0.84、0.85、0.79,各因子和总分与瑞文推理测验的相关均大于0.69。[8]

在此基础上,问卷的基本资料部分加上了身份突显的三个维度:政治面貌;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是否展示过自己的才能。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二、研究结果

1.身份突显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元认知能力比较

在政治面貌上,将团员和其他政治面貌学生归为普通大学生,将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归为身份突显者。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元认知各因子和总量表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1。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党员大学生的平均分均高于普通大学生的平均分,且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

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将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归为普通大学生,将学生干部(含校级学生干部、院系级学生干部、班级学生干部)归为身份突显者。

不同身份大学生元认知各因子和总量表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2。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学生干部的平均分均高于普通大学生的平均分,且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

在是否展现才能上,将从未或很少展现才能的学生归为普通大学生,将展现才能者(有时或经常展现才能者)归为身份突显者。

不同身份大学生元认知各因子和总量表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3。从表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展现才能的大学生的平均分均高于普通大学生的平均分,且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

2.不同年级身份突显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比较

将党员学生、学生干部、展现才能者归为身份突显者。不同年级身份突显大学生元认知各因子和总量表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4。从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一年级身份突显大学生的平均分最高。

量表总分 89.30±1.43 81.96±1.14 83.04±0.91 81.84±1.31

对于身份突显的大学生,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元认知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平均分进行方差分析,元认知计划的F(3.569)=15.60(p

3.不同年级普通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比较

将非党员学生、非学生干部、不展现才能者归为普通大学生。不同年级普通大学生元认知各因子和总量表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5。从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一年级普通大学生在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控上的平均分最高;四年级普通大学生在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评价、量表总分上的平均分最高。

对于普通大学生,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元认知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平均分进行方差分析,元认知计划的F(3.234)=3.01(p0.05),元认知调节的F(3.234)=3.16(p0.05),元认知能力的 F(3.234)=1.11(p>0.05)。进一步的多重比较表明,在元认知计划的平均分上,一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p

4.身份突显强度不同的大学生元认知能力比较

将身份突显的项数作为身份突显强度的指标。普通大学生和身份突显强度不同的大学生元认知各因子和总量表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6。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身份突显三项的大学生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的平均分最高,依次为26.01、22.97、21.90、18.91、89.78,普通大学生在元认知各因子和量表总分上的平均分最低,依次为22.22、20.39、18.41、17.18、78.19。

对突显强度不同的学生的元认知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平均分进行方差分析,元认知计划的F(3.807)=33.62(p

三、讨论

1.身份突显对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党员、学生干部、有机会展示才能的大学生,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而且身份突显的强度越大,其元认知能力水平越高。这与他们的身份突显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党员、学生干部、展示才能者受到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关注,其身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突显出来,从而促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获得更多人的满意或赞许,并不断调整师生和生生关系,形成认识、思维和情感上的共振。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高年级学生、身份突显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得到更多的引导和帮助,即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2.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1)突显身份,强化自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身份就会不断突显,自我会得到不断强化。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另一方面能让大学生学会如何与同学分工合作,与教师、他人配合学习;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融洽地与他人相处。而且还能从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元认知能力更好地发展,有效地计划、调节、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2)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帮助大学生获得正确的关于自己和他人的知识,包括关于认知个体内部差异的知识、认知个体间差异的知识以及认知个体间相似的知识。[9]这些主要来源于教师、家长以及同伴等人的外部评价,教师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学生能力类型的差异,个体对事物的理解是相对的、可变的等,让其能指导、监控或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帮助大学生获得正确的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包括认知任务中有关信息特点的知识以及任务要求和目的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完成认知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控,注意关于认知任务的信息性质如何,要求学生学会自觉主动地分析认知任务的目的。

帮助大学生获得正确的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包括进行认知活动和完成、认知任务的策略及其使用等。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特点、风格控制自己的言行,借助一定的方法来控制和调节,并将这种方法和技术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

(3)获得丰富的元认知体验。指导大学生获得丰富的元认知体验,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反馈机会,指导他们如何提问和思考,并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学会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言行,从而促进元认知计划、调节和评价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燕,葛列众.突显及其工效学研究[J].人类工效学,1999,(3):40-42.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8.

[3]胡华敏,马剑虹.公共物品困境中的突显身份效应及合作动机对合作行为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8,(1):35-41.

[4][美]弗拉维尔,米勒.认知发展[M].邓赐平,译.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胡志海,梁宁建.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训练研究[J].心理科学,

2003,(3):165-166.

[6]杨宁.元认知研究的理论意义[J].心理学报,1995,(3):322-328.

[7]邓铸,张庆林.青少年元记忆能力发展的认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38-41.

[8]康中和.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的初建[D].太原:山西大学,

2005.

[9][美]西格勒(Siegler,R.S.).儿童思维发展[M].刘电芝,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