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计算机作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计算机作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曲在音乐创作领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应用手段和方式。文章分析了计算机作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传统作曲技术对计算机环境下的作曲思维起核心指导作用;运用计算机作曲应具备指挥的相关素质;后期混音技术能让作品更加清晰合理。

[关键词] 计算机作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谢力荣(1957—),男,河南省漯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作曲研究。E-mail:.cn。

一、引 言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诞生之日起,计算机作曲的研究也应运而生。1948年,一些既懂数学又懂音乐的双料天才就开始将计算机应用于音乐的分析、研究中,并证实计算机在分析音乐的风格、调性与和声结构等方面是非常有用的。1957年,美国作曲家理查伦·希勒尔和数学家伦纳德·艾萨克合作首次制作出了真正的“计算机音乐”。[1]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升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以其准确性和无法比拟的运行速度为乐曲的编配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在作曲的过程中更能实时地展现作品的基本面貌及效果,一个人在一台计算机上就可以基本完成从创作直至最后录制完成音乐作品的全部环节。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作曲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产生由音符、音色、节奏等音乐元素组成的乐曲,并把它演奏出来。”[2]它涉及知识的表征、计算机智力、逻辑推理、模式识别和创造性思维等前沿问题。[3]计算机作曲的核心是算法作曲,也称自动作曲,是试图使用某个形式化的过程,以使人(或作曲家)在利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时的介入程度达到最小的研究。[4]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计算机作曲的研究在思维科学和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几种主要的计算机作曲方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弥补计算机作曲不足的相关对策,期望对于运用计算机创作音乐作品能有所裨益。

二、计算机作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根据计算机作曲系统的主要特征可将计算机作曲的方法归纳为:随机生成音乐参数作曲、基于数学模型的作曲、基于音乐语法的作曲、基于规则的作曲、人工神经网络作曲、遗传算法作曲及脑电波作曲技术等。[5]

笔者通过多年计算机作曲的实践并查阅相关文献,将上述计算机作曲方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详见表1。

以上几种计算机作曲方法各有其特点与不足之处,运用任何一种方法都难以获得优秀的音乐作品,因此,有作曲家试图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但实施起来较复杂,也很费时。

三、计算机作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几种计算机作曲方法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计算机无法取代作曲家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波兰著名音乐家卓菲娅·丽莎在《论音乐的特殊性》一书中指出:“音乐是社会化了的人类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12]这一论述表明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大脑思维的产物。因此,应该树立计算机作曲中“人为主、机为辅”的观念,并努力培养既懂计算机作曲又懂传统作曲技术、指挥艺术和后期混音技术的人才。只有掌握了诸多知识与技能,具有综合能力素质的人(作曲家),才能弥补计算机作曲的不足,才有可能运用计算机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一)传统作曲技术对计算机环境下的作曲思维起核心指导作用

传统的作曲法,包含一切有关作曲的技术理论与写作方法。[11]因此,这些方法与技法,能够指导作曲家进行音乐创作,是音乐创作的核心部分。计算机作曲是传统作曲方法与音乐软件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一种创作方式,要学习一个音乐软件的操作相对而言并不难,但是对于音乐创作来讲,传统作曲方法的学习更为重要。而且,在计算机作曲实践中,传统作曲方法更具有融合性。

1. 曲调作法是作品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在计算机作曲中,首先要考虑到曲调的作法。不同类型的曲子,各有其曲调的特征。例如,在创作器乐曲时,曲调的创作要符合某些乐器或音色的音域、演奏技法、不同音区的音色变化及其与其他乐器组合后的效果等特点,曲调就必然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创作时一定要加以重视;在创作声乐曲时,曲调的创作也要符合语言的规律,常常受到歌词语言声调与内容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实际创作时,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了曲调的进行。因此,强调传统的曲调创作并结合计算机作曲实践中音乐旋律构成的特殊性和多种可能性,掌握多种不同特点音乐旋律构成的技术能力和方法,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有生命力的动人乐曲。

2. 和声学的应用能增强乐曲的色彩,体现音乐结构与时代特征

和声是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声的处理是音乐创作的重要技巧,也是对位、配器、曲式等其他作曲技法的基础。[12]在计算机环境下,“乐器”的概念逐渐被“音色”所替代,丰富的音色及色彩性和声的恰当运用,能使计算机音乐比传统音乐作品的表现空间更大,音乐作品的色彩也更加丰富。而且,正是由于在计算机环境下,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诸多技术支持,很多计算机音乐在创作时可以不需要考虑和声构成规则以及是否能够适用于乐器的演奏,人工和弦及大量非乐音音色的使用,增加了音乐的紧张性程度,大大提高了音响的冲击性,更能凸显作品中的情节特征和角色冲突等。这也是计算机音乐与传统音乐作品在和声运用上不完全相同的地方。

3. 复调思维能给计算机作曲带来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复调音乐原指由几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部音乐,以与单声音乐相对,以后专指几个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按照对位的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并与主调音乐相对。构成复调的音乐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13]作曲家利用复调音乐的写作方法,能更好地揭示音乐形象,促进乐思连续不断地发展,还可以构成乐曲的统一。在计算机作曲中,作曲家在继承传统复调音乐写作方法对作品进行创作的同时,进行各种尝试和创新,利用这种创作形式,能很好地协调音乐作品的各种结构元素所形成的时空差异。尤其是对位法,常常被应用于影视作品的音频与视频的融合,使情节、画面与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渲染出丰富的感情。

4. 将管弦乐法与计算机作曲相融合

管弦乐法是主要研究管弦乐队各种乐器的运用和组合,用以写作管弦乐曲的方法。它是作曲家、指挥家及演奏家必须了解的技术理论。管弦乐法可分为两大部分,即乐器法与配器法。前者研究各种乐器的性能;后者研究各种乐器的组合方式及其应用。[14]传统管弦乐配器法所要求的所有原则都基本适用于计算机作曲技术,这是做好音乐的基本功之一,只有具备了这个扎实的基础才能掌握作曲配器的特点和它特有的一些乐器的性能与用法,再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经验,将配器法技术消化和掌握,才能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计算机作曲应具备指挥的相关素质

指挥是演奏演唱领域的艺术领导者。在传统作品的排演过程中,作品通过指挥的再创作,集中、统一、完善地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充分融入指挥的个性与风格,从而使作品得到更好的演绎和诠释。一名优秀的指挥,往往具备指挥各种不同体裁和不同风格作品的良好能力,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15]因此,在计算机作曲中,作曲家要具备诸如优秀的指挥所具备的相关素质,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作曲家要运用MIDI键盘的输入手感和软件中的速度窗口及MIDI控制信息来设置和修改管弦乐作品的速度和力度等问题;作曲家要具备像指挥那样敏锐的听觉和丰富的经验,利用虚拟调音台进行声部平衡的相关处理,使作品的音响效果更佳。另外,作曲家要像指挥一样熟悉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和特性,对于特殊乐器的特殊的演奏手法要合理运用;要不断丰富作曲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创作的经验,这样才能使作曲家的创作思路更有条理性,音乐作品也更有表现力。

(三)后期混音技术能让作品更加清晰合理

在计算机作曲应用中,后期的缩混录音技术十分重要,是后期音频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后期成品获得更好的音响效果。主要是把前期做好的音乐压缩,使音乐听起来更加均衡,在掌握整体平衡的原则下,对音乐作品进行后期缩混直至完成音乐制作。掌握混音环节,作曲家对音色的理解就会更深,可以说,后期的混音,直接关系到音乐作品的品质及听觉效果。

1. 要注意整体音响平衡

在编曲时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合理的配器是使音乐音响平衡的关键,是指各声部之间的音响平衡,并且音乐结构不能太满,声音能量也要合理分布。在混音过程中,均衡器可以突出不同乐器的特征,提高乐器的清晰度和表现性,使乐器能够更好地和其他乐器融合在一起,使得音响在整体上更加平衡,但要注意对某一音轨进行均衡操作时可能对其他各音轨产生的影响。在音乐后期的缩混过程中,需要经常调节各音轨的音量,要突出主要声部,对音轨做衰减或增益工作,使作品中的每一个层次都很清楚,并融合在一起,不仅在整体中达到相对的平衡,而且能发挥各自的特色,从而使作品听起来既清晰又富有层次感。

2. 要注意声相平衡

声相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响进行放音时,听众对于声音位置的感觉。双声道与全景式立体声声场的设置会大大提升音响的听觉感受,声相的摆放要精确、科学且人性化,从而能展现更加独特的声音效果。声学空间的设定主要通过混响和延时效果为声场营造出纵深的空间。这种设定对于整体音响的融合有着重要影响。在各种乐器和音色发声以后,经过空间传播、反射、散射等产生了余音,增强了音量,同时各乐器之间的音响相互重合,产生新的谐音和共鸣而形成具有复杂声频信号的复合频谱,它对声音的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反复在各个环节中进行调试,直至调试出满意的结果。

3. 要注意动态处理和个性化创造

混音的动态处理主要在于对压限器的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动态范围,所以在后期混音时要注意避免大动态信号失真。个性化创造主要是指混音时对于声相安排和效果运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理解和运用,从而使得整个录音作品让听众耳目一新。在没有掌握混音技术之前,适当地试用自动混音功能,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自己的混音思路。当然,最好是要大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享受这个突破预置的过程,这样才会形成某些独特的风格,才能使音乐作品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四、结 语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作曲家对于音响材料的独特追求,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使得音乐创作思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计算机发展至今,还不适用于独立作曲。因此,在运用计算机作曲中应该树立“人为主、机为辅”的观念,并综合掌握计算机作曲方法、传统作曲技术、指挥艺术和后期混音技术等诸多知识与技能,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 [2] 陶辛.计算机音乐思维研究[J].音乐艺术,2001,(4):76~81.

[3] [6] 余立功,卜佳俊,陈纯.计算机音乐研究初探[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66~68.

[4] 冯寅,周昌乐.算法作曲的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2):209~215.

[5] [8] Supper Martin.A Few Remarks on Algorithmic Composition[J].Computer Music Journal,2001,(1):48~53.

[7] [9] 韩艳玲.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计算机作曲思维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8).

[10] 吴丹.基于脑电的脑波音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5).

[11] [12] [14] [15] 中国大百科·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13] 陈铭志.对复调思维的思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