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析“安意如现象”的多维视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析“安意如现象”的多维视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女作家安意如身上所承载的传统与时尚、内容与形式、文学与商业之间重重纠葛的复杂内涵已经成为争论的热点。安意如以“六经注我”的方式接受了古典诗词的精华,以文辞的华美传播自身的感悟,再以商业化的操作迎合日益兴起的女性阅读市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模式的背后也隐含了一味停留在形式审美层面的忧思和过度依赖商业运作的局限。

关键词:安意如;接受美学;形式审美;女性阅读;商业魔咒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078-03

以文学研究者的视角来看,安意如笔下的诗词世界或许只是个人的一己私见,既缺乏文学历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又缺乏文学文本解读的训诂依据。然而,这个“80后”作家却在竞争激烈的纯文学出版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她的古典诗词解读,笔触优美流畅,文字清新细腻,吸引了无数忠实的拥趸,引领了一股以美文解读古诗词的风潮。当安意如在各种媒体频频露面向大众传递古典诗词的风韵与情致之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了文学研究者的缺席之憾。简单笼统地将安意如的诗词鉴赏视为媚俗之作,或者干脆视而不见,都不是理论界所应该持有的客观态度。而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既源于我们的理论界尚未适应这种新的文学现象,并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批评空间,也源于我们对安意如作品缺乏内在的研究。要想把握“安意如现象”的复杂意味,我们可以从接受、传播与消费几个维度来加以解读。

一、接受:回归传统与“六经注我”

如果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考察“安意如现象”,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安意如对古典诗词的接受历程与当下的诗词理论研究者们截然不同。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我们通常将接受者分为三类:一般读者、批评者和作者。研究者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是由一般读者到批评者的过程,安如意对古典诗词的接受却是从一般读者过渡到作者的过程。接受的过程不同,结果也就迥然相异:研究者对古典诗词的接受在理论总结上具有一种科学的审慎态度,他们将这门传统的学问纳入到现代学科领域,使之不至于因为文化的断裂而烟消云散;安意如对古典诗词的接受则更多出自个人的感性理解,她将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情感寄托而不是研究对象,抛却了格律、笔法的探究而仅仅抒写古今共有的人之常情。从这个层面来看,研究者们的接受方式是与时俱进的,而安意如的接受方式才是传统的。

安意如对古典诗词的接受方式与其特定的成长经历有关。身体的不便使她与群体生活相对疏离,也给予她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成长空间。安意如的诗词学习,并不是来自正规的大学文学院教育,而是外祖父的悉心教导。这类似于古代私塾性质的教育方式,于古典诗词学习是利大于弊的。很多诗词名篇名句,安意如都能信手拈来,而且运用得恰当自如。可以说,她对古典诗词的接受,至少早期的接受,是非功利性的。她对古典诗词的理解,重在个人感情而非写作技巧。但倘若我们因此就把安意如的古典诗词鉴赏之作视为曲解经典或者将经典庸俗化的言说方式,未免太过囿于传统的精英主义文学观。

对经典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是近几年来的风尚,这也引起了批评界的诸多不满之声。从历史上看,传统文人治学向来有两种途径:“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前者主张遵循“六经”原意,试图回归到“六经”文本本体,再以其他文献资料作为佐证,从而找出经典本源的和确切的含义,反对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后者则将“六经”作为阐述自己思想的工具和方式,打通经文之间的壁垒,不再追溯经典的本意,而是侧重在现实中加以生发。前者往往出现在思想控制较为严格的时期,如清代的乾嘉朴学;后者往往出现在思想较为活跃的时代,如时下兴起国学新解风潮。于丹的《论语心得》也好,易中天的《品三国》也好,还是安意如的诗词读解系列也好,其共性都在于强调个人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阅读感受与理解,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知与应对。

安意如的诗词解读,有大量代言体叙事,充满了“小我”色彩。她将自己设身处地想象为诗词中的人物,然后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头之块垒,描写的虽然是古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抒发的却是这个时代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失望,对人生的体悟与反思。这种写作方式,讲述的未必是历史的原貌或者文学的本意,但却消弭了今人与古人之间因为时空距离所造成的心理隔膜。

二、传播:网络与形式审美的泛滥

网络给了安意如成长的空间和成名的平台,这也是“80后”作家共同的际遇。在古典诗词这门传统的学问中,没有渊源的家学或良好的师承,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说到底,这始终是一门精英与垄断的学问。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承模式,对诗词心向往之却又一知半解的非专业读者为数甚多,他们需要的并不是艰涩的理论或者“掉书袋”式的考证,而仅仅是平凡生活中情感的调剂与心灵的抚慰。正是这样的读者群体,共同成就了安意如的诗词梦想。

作为不容忽视的力量,从线上到线下,网民们的阅读喜好影响到作者的写作风格。或者说,只有符合网民们阅读喜好的作者,才能在这样快速阅读的时代生存。安意如笔下的诗词世界瑰奇华美、绚烂多姿,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我们沉迷于这种语言形式带来的阅读。这种形式上的淹没了读者对内容的关注,使安意如的作品得以加速传播。

这种形式审美并非安意如的首创,古典诗词本身就具有形式审美的倾向。宋代词人秦观《满庭芳》中有“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同时期的词人晁无咎就评价“此语虽不识字者,亦知是天生好言语”。欣赏诗词,形式美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古典诗词的当代转换是一个严肃的命题,“衰败的古代生活‘内容’是注定要在现代灭亡的;重要的不是留恋古代‘内容’,事实把古代‘形式’翻转为现代新形式并以此去书写全新的现代性。”安意如则部分地承担起了这种古今转换的使命。她的诗词解读系列,在语言形式上借鉴了诗歌的写作手法,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形象化,二是陌生化。二者的共同目的都在于创造出一种客体的可见视像,让“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她的解读与诗词本身若即若离,但两者给读者带来的审美却是一致的。

倘若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这种形式主义的创作,很容易看出,徒具形式而缺乏内涵的文章不会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而仅仅是迎合了当下人们焦灼空虚的心态与自恋感伤的情调。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已经使人们渐渐远离了古典诗词的精致与优雅。相思之苦、别离之痛、国破家亡之辱、壮志未酬之叹……当这些情感在工业化的齿轮中来不及回味与咀嚼的时候,我们对古典诗词的接受往往也只能流于形式。方文山的“中国风”系列歌词就被批评为支离破碎,其他的仿作更是等而下之。在与古典诗词的沟通中,我们在隔了一层语言的壁垒之外,还隔了一层思想的壁垒。在形式审美泛滥的时代,安意如的诗词鉴赏,“心里起落的,是属于别人的感动”。因此,安意如作品的隐患在于,“别人的感动”的生命力远远不如诗词作者自身的感动来得真切自然,传播久远。

三、消费:女性阅读的兴起与商业操作的魔咒

然而,真正令安意如走进大众视野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源却在文学之外。她成功的机遇在于当下异常繁荣的图书出版市场。尤其是当女性阅读的巨大需求与市场上充斥的众多粗制滥造的女性读物形成巨大反差时,安意如适时出现,并在高超的商业运作下迅速走红。

安意如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的男性化历史。在她的笔下,没有大历史,只有小生活。所有的故事,都变成情事。历史的兴衰,也不过是几个小儿女前生今世的喜乐哀愁。在浸染了几千年的男权主义文学史中,安意如举重若轻地品头论足。在她看来,“孟浩然是一个有人缘而无官缘的人”,南朝昭明太子也不过是“我心许的那个男子”。这种崭新的视角给了安意如再度创作的巨大空间,也因此尤其受到年轻女性的追捧。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女性作者,安意如格外关注自我的情感与生存状态。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焦灼激荡出一种忧伤的情调,因此她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个人在波谲云诡的命运捉弄下的无可奈何,“命运伸出手来,把种子埋下,幽秘地笑着,等待开花结果的一天”,清丽的笔触,忧伤的情怀,表达了时下都市女性在女权主义的张扬之后仍然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感怀。

以古典诗词研究者的立场来看,安意如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过于个性化和随意化。这固然源于安意如自身对古典诗词的接受就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但也源于当前图书出版的商业化操作手法。在消费主义主导的时代里,出版物成为机械化生产的一部分。安意如的“漫漫古典情”三部作品,就是在同一年内推出的。在这样的商业运作下,作者再也没有了“十年磨一剑”的条件。商业化操作的背后是利益的驱逐,消费主义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解了个人更为高远深沉的文化追求。与另一位名声更大的作家郭敬明一样,安意如也陷入了“抄袭门”的困扰。这似乎已经成为图书出版商业化运作的魔咒。在文化消费日益粗糙化、快餐化和感官化的当下,安意如想要克服商业化的影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在安意如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与时尚、内容与形式、文学与商业之间复杂的缠绕状态。近年来,安意如多方面的尝试也表现出她不断寻找生存空隙的艰难探索,我们对此应该表现出一种理解的尊重。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缠绕与探索是持久而有意义的。如果不是如此,我们的传统文化会消逝得更快更彻底。

【参考文献】

[1](清)贺贻孙.诗筏[Z](卷四).清道光四年版.

[2]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C].北京:三联书店,1998:91.

[3](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选论[C].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6.

[4]安意如.思无邪[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07.

[5]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