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00例手部麻木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00例手部麻木患者的肌电图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对临床常见的手部麻木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NDI-200P+神经电检诊仪检查100例有明确的手部麻木、刺痛或憋胀等症状的患者,对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诊断腕管综合征63例,肘管综合征17例,周围神经受损5例,颈部神经根受损7例,肌电图结果正常8例,肌电图总检查阳性率92%。结论:肌电图检查对手部麻木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关键词:手部麻木 肌电图检查 疾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42-02

手部麻木、刺痛或憋胀是骨科和神经内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对于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并不困难。而对于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患者,认断就比较困难。肌电图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诊断依据。本文回顾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肌电图检查的100例有明确的手部麻木、刺痛或憋胀等症状的患者资料,旨在探讨肌电图检查对于有手部麻木等症状患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女性57例,男43例;年龄25~75岁,平均52岁;病程20天~10余年,平均2.5年。其中47例患者自觉单侧手和/或双侧手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疼痛、夜间加重、甩手后症状缓解;21例患者诉单手或双手五个手指均麻木、甩手后未缓解;25例患者仅有指尖较轻的麻木、刺痛;7例患者在手部麻木的同时伴有大鱼际肌萎缩。

1.2 检测方法。采用NDI-200P+神经电检诊仪,使用同心圆针、表面电极、表面刺激器等进行检测。测定前皮温达30℃左右,室温18~25℃。检测项目: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采用同心圆针在肌腹处记录,在近端神经干给予电刺激,获取潜伏期(LAT)、波幅(AM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刺激强度达到超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采用顺向检查法测定,得到LAT、AMP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刺激强度以引出神经电位幅值不再增长为宜。用同心圆针测定肌肉的静息电位、轻用力及重用力时的运动单位电位。异常标准:MCV、SCV减慢,LAT延长,AMP降低或消失视为神经传导异常;被检肌肉静息时出现两处以上的纤颤和/或正锐波,轻用力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募集呈单纯相视为神经源性异常。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总检查阳性率92%。正中神经仅感觉神经传导异常9例、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均异常54例、拇短展肌出现神经源性损害6例;尺神经仅感觉神经传导异常2例、仅运动神经传导异常5例、运动传导及感觉传导均异常10例,小指展肌和/或尺侧腕屈肌出现神经源性异常7例;在三个或三个以上肢体发现神经传导异常伴或不伴有神经源性损害5例;颈部神经根支配区肌肉及颈部椎旁肌呈神经源性损害伴或不伴有神经传导异常7例;肌电图检查未见显著异常8例。具体肌电图诊断情况见表1。

3 讨论

手部麻木是在骨科、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手部麻木可见于单根神经嵌压、周围神经病变、颈部神经根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等。

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病变进一步发展,则会继发轴索变性[1],肌电图表现为正中神经远端节段感觉传导和/或运动传导异常,而同侧手尺神经远侧节段及正中神经近侧节段相对正常,严重病例,拇短展肌可显示失神经改变[2]。肘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神经传导检测可发现跨肘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超过10m/s[1]。周围神经受损由多病因引起,多同时损害四肢的运动神经和/或感觉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为颈部神经根受损提供定位诊断依据。如果不同周围神经同一神经根支配的肌肉出现神经源性损害,应考虑为根性受损[3]。肌电图表现为在颈椎旁肌以及远端支配区肌肉中可探测到纤颤电位、正锐波,神经传导检测常不能显示有明显的异常[2]。该研究有8例肌电图未发现显著异常,可能与患者手部症状出现时间尚短有关,也可能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在常规肌电图检测中无明显阳性发现。

综上所述,肌电图作为手部麻木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作出正确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避免延误病情或者进行不必要的手术。肌电图检查是一项卓越的神经及肌肉病变辅助检测手段,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6,218

[2]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余绍祖.实用肌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79-880,799

[3]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