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民币币值与汇率走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民币币值与汇率走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有些国家特别是日本认为,中国向世界输出商品的同时,也输出了通货紧缩。所以,人民币应该升值。其实,日本通缩根源在于巨额坏帐等自身原因。在稳定币值基础上,中国应实行浮动汇率

关键词:通货紧缩 人民币升值

中国没有输出通货紧缩

中国不应对全球通缩负责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斯蒂芬・格林在谈到所谓中国输出商品加剧了全球通缩的问题,毫不犹豫地说:“这是极不可能的。”格林认为,目前把全球性通缩归咎于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日本,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在为面临的经济困境寻找替罪羊。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通缩,历史已有13年之久,中国消费价格指数从1998年才出现负增长。而且,中国对日本贸易十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额逆差。究竟是谁向谁输出通缩?

发展的中国有利于世界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随着风险堆积,全球经济复苏将弱于预期,而中国则是少数促进全球经济的国家之一。美国高盛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安德森认为,虽然东盟与中国存在出口竞争,但几乎没有迹象显示东盟各国的相对竞争力因此有所减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东盟各国提供了产品市场,能够为东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出口份额很小

2002年,中国出口额约3258亿美元,仅占全球总值的5%,而且大多都是加工产品。其中,55%以上的出口商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属来料加工性质。如果扣除该部分,中国真正的出口占全球的2%左右,不足以对世界价格产生决定性影响。另外,中国商品在日本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为16%,只占其GDP的1.6%;在美国进口总额中仅占10%,是美国GDP的1%。而且,2002年,中国对日出口484.4亿美元,从日本进口534.7亿美元,中国对日本逆差高达50.3亿美元。从以上结构分析,中国输出通缩论是没有依据的。

人民币币值应稳定

币值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

人民币升值的后果非常严重

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对亚洲各国也十分不利,很可能使中国重蹈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覆辙。中国之所以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原因在于坚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人民币币值应稳定

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只相当于汇价的25%―50%,人民币应该升值。由于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决定因素不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所以,购买力平价从长期看可以对汇率水平作出一定程度解释,但从短期看,购买力平价不能作为衡量汇率水平的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其实,我国外汇供大于求,部分是现行结售汇制度所致,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均衡汇率,还需要一个过程。客观地讲,人民币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由于美元相对欧元和日元贬值,必然导致人民币贬值,既使考虑人民币自由浮动因素,其币值也只低估了10%左右,算不上是一个严重问题。

中国应实行有调控浮动汇率制度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人民币汇率实现两个转变:由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转变,由盯住美元浮动向盯住“一篮子”货币浮动转变。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动机”,中国汇率以前盯住美元是有利的;但随着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效果更佳。“一篮子”货币应包括美元、欧元和日元,美元与欧元、日元的关系是一升一贬,由于三种货币的“内耗”作用,使“一篮子”货币波幅不会太大,更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导致日本通货紧缩的原因

投资增长乏力

为刺激经济,日本近年来利率一降再降,利率水平非常低,中央银行贴现率为0.1%,相当于零利率,该用的“药方”都开了,但投资者就是不买帐。另外,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日本在海外投资资源不充足。这与日本海外投资模式不无关系。日本海外投资是渐进式“滚雪球”,企业发展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过程,速度较慢。

出口持续减速

日本是“出口拉动型”经济,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旦出口势头减弱,整个经济就会出现下滑。特别是目前,全球经济通病是生产过剩,必然导致贸易壁垒与非贸易壁垒抬头,从而提高门槛,将他国产品拒之门外,以保证本国经济“苟延残喘”,出口便难上加难。

实体经济增长出现滞账

经济不景气,收入下降;股市低迷,则使大家财富大幅缩水,再加上对市场前景看淡,预期收入不乐观,老百姓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消费市场不活跃也在所难免。而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目前日本“三驾马车”陷入泥潭,必然导致实体经济疲软。

不良债权激增

不良贷款多是日本通缩的“导火索”。目前,日本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高达52.4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万亿日元,不良贷款率达8.6%,与此同时,被称为不良贷款后备军“要注意贷款”(即对仍在继续经营但已出现亏损的单位发放的贷款)达100万亿日元。日本金融部门不但没有发挥对经济的“助推器”作用,反而成为经济发展中最脆弱的一个“链条”。

股市“跌跌不休”

实体经济出现滞帐,股市自然下跌。2002年底日经指数降到8578.95点,全年下跌18.6%,为21年来最低点。日本股指下跌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一方面降低了人们对日本经济复苏的信心,另一方面,使持股机构和个人资产大幅缩小,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激增。

中国应不为所动,咬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放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