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生理生化机制、中枢疲劳机制、外周疲劳机制;运动性疲劳的简易判断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自感用度。

关键词 运动 疲劳消除

1前言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运动能力或者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的生理过程。疲劳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和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对疲劳的准确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资料。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可能机制

3.1.1生理生化机制.

3.1.1.1衰竭说:疲劳因体内能源物资的耗尽所致。特别是糖原和磷酸肌酸(PCr)的消耗。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产生的疲劳,常伴随着血糖的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代生理学的许多实验材料也支持了这个假说。伯格斯特龙发现ATP和CP的储备率低于使用率时,运动就不能持久,且发现当疲劳时ATP只略微下降,而CP下降十分明显,表明CP的消耗对疲劳的产生更为重要。

3.1.1.2堵塞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主要是乳酸积累。其依据是已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而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功能下降,使肌肉收缩减弱。

3.1.1.3“内环境稳态失调”说

内环境里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它依靠细胞与器官的自身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的调节实现动态平衡,即维持自身稳定。当这种稳定状态被打破,造成失调时,被认为是疲劳。

3.1.1.4“保护性抑制”学说: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无论是体力的或脑力的疲劳,是大脑皮质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当工作时大量冲动刺激皮质相应细胞,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消耗,这对大脑皮层有保护性作用。

3.1.1.5“突变”说:“突变”理论认为当身体能量物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兴奋性突然崩溃了,使身体的输出功率突然下降。在细胞遭受损害之前以疲劳出现迫使运动停止,起到保护作用。

3.1.2中枢疲劳机制: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层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转而抑制。

3.1.3外周疲劳机制:外周疲劳是对发生在外周(肌肉本身)的运动性疲劳的一种粗略的定位。当前,对外周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细胞膜、T管与肌浆网(SR)、线粒体、横桥等部位。

3.1.3.1神经—肌肉接点:肌肉兴奋依赖于肌肉细胞膜上运动终板去极化,乙酰胆碱是运动神经末梢把兴奋传向肌肉的神经递质。疲劳时肌力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程度,在用高频电流刺激骨骼肌时可以发现,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的量不足而影响运动终板的去极化。在进行超大强度的运动时,骨骼肌出现疲劳状态就与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量减少有关。

3.1.3.2肌细胞膜:细胞膜是运输及产生动作电位的门户。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自由基的产生等都可以对钠泵的活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兴奋性发生改变,导致肌肉疲劳。

3.1.3.3肌质网: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钙离子及调节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调节作用。其功能下降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3.1.3.4线粒体:线粒体是氧化产能场所,运动导致的肌细胞浆钙离子浓度过分上升,会使钙离子大量进入线粒体,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因此,ATP的再合成速度却减慢,造成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解耦联现象,这样就导致细胞能量供应障碍。

3.2运动性疲劳的判断

准确判断运动性疲劳,对安排教学和训练有重要意义。然而,疲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引起疲劳的原因和部位也不尽相同,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判断疲劳的方法,应作综合评定。这里仅介绍几种可供判断疲劳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指标及测定方法。

3.2.1生理指标

3.2.1.1肌力测定

3.2.1.1.1背肌力与握力。可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次日晨以恢复,可判断为正常肌肉疲劳。

3.2.1.1.2呼吸肌耐力。可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测定间隔30S,疲劳时肺活量逐渐下降。

3.2.1.2神经系统功能测定

3.2.1.2.1膝跳反射阈值:疲劳时该指标增高。

3.2.1.2.2反应时: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3.2.1.2.3血压反射:从坐位到卧位,会出现一时性的血压下降现象,然后逐渐恢复;疲劳时血压下降或恢复时间延长。

3.2.1.3感觉器官给功能测定

3.2.1.3.1皮肤空间阈:用触觉计或两脚规刺激皮肤某部位,受试者能分辨的两点的最小距离为皮肤空间阈,又称两点阈。疲劳时分辨能力下降,能分辨的两点距离变大。

3.2.1.3.2闪光融合频率:让试者观看断续的闪光光源,测定其产生连续光感的最低频率。疲劳时分辨的临界闪光频率降低。

3.2.1.4心电图测定:疲劳时S-T段向下偏移,T波可能倒置。

3.2.2生化指标:常见指标有:血红蛋白;血乳酸、血尿素、血氨、尿蛋白、尿胆原;血睾酮、皮质醇及血睾酮皮质醇比值。其测定方法见生物化学实验。

3.2.3自感用力度:运动员在运动时的自我用力感觉,也是判断疲劳的重要标志。瑞典生理学家博格1970年提出自感用度来评定用力的困难或运动的疲劳程度。他认为身体用力时产生的感觉刺激由脑整合产生用力感觉。大脑接受并评价呼吸困难程度,疼痛,心跳的响度和速度和来自肌肉的刺激。这些用力的主观评价与工作负荷、最大心率贮备百分数、每分通气量和吸氧量,甚至和血乳酸水平高度相关。

4结论

目前为止对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中,对于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提出了这样三种:生理生化机制、中枢疲劳机制和外周疲劳机制,并提出了各自相关的假说。判定运动性疲劳的简易判断指标有两大类:生理生化指标和自感用度。

参考文献:

[1]王步标,华明.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

[2]张振东等.运动性疲劳之“堵塞”学说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2002,(03):12-14.

[3]冯美云.运动性疲劳的突变理论[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4,03(4):37-39.

[5]刘燕萍.运动性疲劳及其机制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1(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