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生理与心理影响及产后恢复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生理与心理影响及产后恢复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心理影响产后恢复临床研究。 方法 将自愿接受腰硬联阻滞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作为镇痛组,同时将未采取分娩镇痛措施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生理指标、焦虑程度、产程、出血量、分娩方式、镇痛效果、缩宫素应用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镇痛组产妇的焦虑程度、镇痛效果、血压、心率、潜伏期以及剖宫产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取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 使产程缩短, 减低剖宫产率, 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产妇; 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0-0047-03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不可避免地引发产妇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导致母体与胎儿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为此,本院自2010年8月~2012年9月对50例初产妇实施全产程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并探讨其对产妇生理与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实施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50例为镇痛组,均为足月头位单胎计划实施阴道分娩,均为自愿接受腰硬联阻滞分娩镇痛, 其余未实施分娩镇痛的50例为对照组。全部产妇年龄23~31岁, 身高156~176 cm, 体质量56~81 kg, ASA分级I~II级,并将存在产科病理因素以及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者予以排除。在镇痛前均自愿签写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受教育情况等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初产妇给予产科常规处理,不使用镇痛药物。镇痛组孕妇在入院后,向其介绍腰硬联阻滞分娩镇痛的优势,让其对分娩的基础知识有所认识, 以放松身心, 消除焦虑,取得其配合, 并密切关注胎心、宫缩及各项生命体征。观察组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实施腰硬联合分娩镇痛,选择腰3~4间隙穿刺至硬膜外腔成功后,将25号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穿入蛛网膜下腔,有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舒芬太尼3 μ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 mL),取出脊麻针,硬膜外腔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用胶布固定硬膜外导管,取平卧位,硬膜外导管接电子镇痛泵持续镇痛,药袋内药物配制:0.125%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0.2 μg/mL的混合液100 mL,背景量7 mL/h,PCA 3 mL/次,锁定时间20 min,根据宫口扩张程度,镇痛效果减弱时,酌情追加,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胎盘娩出及会阴缝合完毕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两组均于潜伏期开放静脉快速滴注乳酸林格氏液500 mL,之后以5 mL/(kg·h)维持,常规鼻导管吸氧,氧流量2 L/min。

1.3 观察指标[2]

①对产妇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宫腔内压以及胎儿心率进行严密监测。②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③密切关注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缩宫素应用状况以及新生儿评分等。④关注产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瘙痒及尿潴留等副反应。瘙痒评分: 无瘙痒者为1分; 轻度瘙痒,未见搔扒动作者为2分;中度瘙痒,存在搔扒动作者为3分;严重瘙痒,连续出现搔扒动作者为4分; 极度严重瘙痒, 搔扒亦不能忍受者为5分。尿潴留: 产妇分娩后由于非产科因素所致排尿困难,需采用辅助措施才能进行排尿。⑤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程度,分数350分属重度焦虑。安排专人进行问卷询问调查,由产妇本人填写。⑥参考Mulleerr镇痛强度评分规则评估镇痛效果:产妇无痛,无皱眉等面部表情,心情平和,宫缩时不变, 正常配合工作人员的指导者为0级; 轻度疼痛,可忍受,可见皱眉等表情,心情一般, 宫缩时见变化或主诉腰部有胀感, 随产程发展,其自觉痛感减弱, 依旧可配合工作人员指导者为Ⅰ级; 轻度躁动,表情痛苦,心情烦躁,宫缩时用手抚疼痛处,宫缩时变化,随产程发展自觉痛感未见缓解者为Ⅱ级;躁动不安,表情痛苦,随产程进展自觉痛感剧烈,无法忍受,宫缩时严重腰痛者为Ⅲ级[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对计数数据进行行×列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对比结果

镇痛组焦虑程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21,P < 0.05),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对比结果[n(%)]

2.2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对比结果

镇痛组镇痛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

表2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对比结果[n(%)]

2.3 两组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胎儿心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7、5.102,P

2.4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缩宫素应用以及出血量比较

镇痛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 镇痛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1); 镇痛组缩宫素应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见表4。

2.5 副反应

镇痛组出现皮肤瘙痒10例,占20.0%,恶心呕吐者1例,占2.0%。两组均未见其他副反应。

3 讨论

受到长久以来的传统文化所影响,人们认为分娩疼痛是女性生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因此一直未被重视。伴随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分娩镇痛技术也随之不断地成熟, 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疼痛对产妇、胎儿的影响出现下降, 分娩镇痛的安全性越来越高[4]。为了迎合围产医学的前进步伐, 开展 “以人为本” 的全方位妇产科服务模式, 在整个产程中实施分娩镇痛可以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5]。分娩疼痛对大部分产妇而言无疑是一种十分痛苦的经历,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的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分娩疼痛使产妇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出现应激反应,对产妇及胎儿极为不利。本文应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镇痛组产妇的焦虑程度显著下降,其镇痛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减轻疼痛能够消除产妇的恐惧情绪,进而改善焦虑心理,有利于机体大脑皮质下中枢发挥正常的调控作用,进而协调子宫收缩, 放松盆底肌肉,使宫口扩张,胎头降低。因为疼痛缓解, 产妇体力消耗下降, 在第二产程时高效用力, 使分娩过程安全进行, 可以缩短产程, 提高顺产率, 增强产科服务质量。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具有腰麻的起效迅速,神经阻滞的效果确切以及硬脊膜外麻醉的连续给药等优势,是近年来临床上镇痛效果理想的镇痛方法。本文结果显示镇痛组具有最短的潜伏期时间,而两组的活跃期、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时间未见明显差异。本文中的镇痛组在宫口开至2~3 cm时即实施镇痛,消除了由于宫缩的疼痛而导致的产妇紧张及焦虑心理, 避免了各种神经内分泌失调的发生,消除了产妇的心理应激,使宫口顺利扩张,进而使潜伏期产程明显缩短。

本研究结果显示,镇痛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采取镇痛措施的镇痛组对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的影响与未采取镇痛措施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表明小剂量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可发挥出运动与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的作用,少量舒芬太尼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对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可显示出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会干扰运动神经阻滞或对其稍有影响。

两组均未见低血压、胎心异常以及呼吸抑制等。皮肤瘙痒是常见的副反应,镇痛组的皮肤瘙痒发生时间主要在鞘内给药之后,表明皮肤瘙痒的发生与应用舒芬太尼相关。恶心呕吐亦是常见的副反应,表明与使用阿片类药物相关。此外,镇痛组产妇的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此分娩镇痛措施能够发挥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在宫缩减弱时及时给予缩宫素,能够提高宫缩的强度,缩短产程,使难产率下降[6]。

综上所述,采取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 使产程缩短, 减低剖宫产率, 不会对产妇及新生儿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宁丰,韦凤莲,周霓. 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5606-5609.

[2] 耿志宇,吴新民, 李萍,等. 产妇产程潜伏期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6(3):261-264.

[3] 徐世琴,沈晓凤,赵青松,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7(23):2918.

[4] 于无超,林万春,赵鸿雁,等. 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7, 31(9):680.

[5] 柳培雨,杨凤江,田毅.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分娩镇痛40例[J]. 武警医学,2007,18(1):39.

[6] 周朝明,于克华,农木本,等. 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4(23):3477.

(收稿日期:20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