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学校德育失效归因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学校德育失效归因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失效归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多元成才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个性;开展活动,激发兴趣;激感,事半功倍;重视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等几方面对策

关键词:中职 德育 失效 分析 对策

中职德育教学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德育教育与人格养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人品塑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却存在失效现象,因此,笔者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失效归因进行以下分析探讨。

一、中职学校德育失效归因分析

1.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主体尊严的遗失

许多教师都认为,德育课内容理论性,较为抽象,理论与实践脱节较严重,教师讲起课枯燥泛味,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此时,我们也认为在这种缺少自主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们可能已经不喜欢德育课了,但调查的结果却出乎我们的预料。调查显示:全部被调查学生中喜欢德育课的有58.4%,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的占23%。又经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不是不喜欢德育课,他们只是不喜欢教师干巴巴的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喜欢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而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却非常热衷。学生喜欢畅所欲言,希望德育课能成为他们内心感受的释放,希望教师能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纵观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却没有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很少考虑到学生内心感受,特别是内心情感的释放,实质上就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尊严的遗失,加上部分教师法制观淡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2.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轻视德育工作

目前我国产业经济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机械加工、电子产品、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稳步增长,这为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各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追求学生的就业安置效果,尤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把专业技术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校把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摆在了首位,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忽视对学生道德水平、个人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公民道德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欠缺,且现存的德育教育内容空洞枯燥,方法陈旧俗套,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的。

3.评价方式单一

德育课重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只有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重要的内驱力。那么,如何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课的育人教化功能,是摆在德育课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接受教育过程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所忽略的。而在以往的教育评价体系中,是教师一人专制,一语定优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建构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发挥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的评价体系?这是在落实当中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有学者提倡采用成长记录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提倡为学生建立档案,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学习成绩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学习态度、主要优缺点、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笔者认为,这不失为全面评价学生成长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中职学校德育失效对策

笔者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师生的固有模式,让学生在德育中展现自我的个性,才能彻底解放和发展学生,使学生更具创造力和个性能力,为此,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多元成才观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明确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并走出中职教育就是单纯进行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把德育纳入教学的整体规划,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克服那种上学只是学文化、专业技能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修养的误区,牢固树立要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的思想。新形势下职校德育工作应把教育学生、服务学生融为一体,把“管理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德育工作者应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增强学生的自治能力,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真正把教会学生做人落到实处。转变观念,确立“多元成才观”,就能帮助学生铺就一条条建立在做人基础之上的人生之路;就能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友谊观、荣辱观,才能使他们深深扎根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2.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个性

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地践行品德;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以学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因而科学发展是和谐的根基。在信息社会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的来源,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与他人协作、交流,最终完成自己的知识意义建构。我们不能强迫学生来听课,而应该充分分析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己有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于各地方教学质量的差异,不同生源的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德育老师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根据中职生年龄特点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维护、发展好学生个性。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发展个性的机会,让学生能感觉到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导和动力,如前所述,学生不是不喜欢德育课,他们只是不喜欢教师干巴巴的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喜欢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的教育方式。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因此,要使学生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注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在德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除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改变重传递、轻思考培养教学方法,精心上好每一堂德育课外,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德育兴趣,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结合中职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野游、晚会、集体看影片、制作动植物标本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在社会或生产实践中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会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练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另外,举办各种形式的演讲、故事会、辩论会,不仅能达到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更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4.激感,事半功倍

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他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一个教师上课表情平淡冷漠、严肃刻板,就必然会产生冷淡、沉闷的课堂气氛,必然会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窒息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焕发生命的活力。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姿态,便可将精力未完全集中的学生拉回到课堂中。

5.重视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人人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中职生也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试想,每次训练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去指责人,长此以往,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育?他们连原来的热情也会荡然无存,谈何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呢?相反,如果每次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品尝到胜利的甘果,那学生一定会接受教育。

因此,学校要积极完善德育评价制度。要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强化德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努力摒弃一切以分数为标准的传统,根据学校的实际,建立科学、全面、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努力使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评价情景化,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认真重视,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