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的,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为保证,对学生和教师都提高了要求,要改变以往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中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

【关键词】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新课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主探究式教学中,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的,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为保证,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辅之以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和点拨. 在自主探究式教学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探究学习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先是引导学生制订自学提纲,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资料解决自学中的问题. 另外,引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因人而异,逐步提高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以培养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提倡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学生间的相互讨论,相互交流.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能学到一些自己想不到的方法,提高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提倡学生多问问题,多提几个为什么,养成质疑的习惯. 善于质疑的人,他就能对问题寻根问底. 有了疑问,带着问题学习,就能让学习有目标、有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 因此,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 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的常用策略有如下几个:

1. 设疑策略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 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引入

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据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 ”谁能算出发明者可以得到多少粒麦子?国王能满足他的要求吗?

教学中,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有利于一节课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2 由易到难策略

问题情景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层递进,以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通过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 这样的知识掌握过程是一个平缓的过程,新的知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2. 数形结合策略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它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体会概念、公式、定理的几何意义.

三、巧用变式教学

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地转化. 即教师可不断更换命题中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但应保留好对象中的本质因素,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 在例题教学和习题教学中,广泛采用变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解答,有利于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恰当控制作业难度和梯度

数学学习的重点在于练,包括课上的练与课下的练.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课后的补充练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基本是学生自主完成,若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或错误率很高,很容易打击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对课堂学习失去信心;若作业太简单,就达不到巩固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因此,恰当控制作业难度,使学生独立自主的有效完成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信心,以及学习的成就感. 同时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控制作业梯度,由浅入深,前后联系,达到既能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又能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使课后练习的效果最大化.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氛围,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进取、乐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乐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