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听乐札记两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听乐札记两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先从买票说起吧,香港交响乐团(简称“港乐”)比之前的日期提前一个月开票,所以只好花了大价钱买了很不好的位置。三层,正中间,再加上一百块就赶上去年基辛的票价了,而基辛那次也是“三”,不过是第二排。不知道李云迪在香港的红火是有多少花痴在撑着,价格要得这样果断。

李云迪当年肖邦决赛的“肖一”录音是我最早听的几个版本之一,那种人曲合一的状态对我的影响也颇大,所以我心里是很期待这场音乐会的。只是,人成名的表演如果是靠实力固然好,倘若只是靠运气,那以后的路也就只好高不成低不就地混着了。

“港乐”的序曲很好,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白发苍苍的迪瓦特指挥,应该也是乐团最好的一个组合,老人的比例比往常多了很多。以前坐在楼下没有注意过,今天突然觉得“港乐”的低音很扎实,相比来说弦乐就有些飘忽不定了,不过在韦伯这种音色变化不大的序曲中表现得尚不明显。

关于“肖一”这首曲子只说今天晚卜的表演。我一直以为学校这边应该有一套谱子,本想带着谱子去听,结果没有找到。第一乐章的谱子滚瓜烂熟,说得比较细一些,剩下两个乐章谱子看得不熟,只能以普通听众的角度笼统地说了。乐队的前奏我以为不是很好,“港乐”似乎不大善于音色的转换,听起来过渡总是不自然,不是早了该出的顿音没出来,就是力度上来太晚,显得犹豫拖沓。而在歌唱性的地方低音又有些过度强调,僵硬了一些。后来也一直觉得乐队有些拖,从第一乐章第275小节的那段快速衔接开始明显和钢琴对不上。第三乐章也有同样的问题,乐队跟钢琴轮换,各自是各自的节奏,好像拉锯战一样,听起来很不舒服。

拖到这里不得不说李云迪了。钢琴上来第一个小节的和弦全部不齐,音都劈散了,第二小节的分解和弦非常散漫,然后上行琶音的节奏变化一点没有,下行乐句的左右手完全混乱。我当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厉歌唱性的主题来了,似乎无法驾驭钢琴,音色空洞乍硬,到后来八度的地方也都不齐。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听力,八度怎么能不齐呢?整个乐曲中我就一直在找原因,然后发现弱的八度就齐,强的就不齐?说明不是我坐的位置的原因(没坐过三层)。我再想会不会足琴的问题。里面联动装置松动的话会出现一个锤子敲下去响两声的状况,可是强音八度也不止一个,没道理一堆琴键都坏了。钢琴的第二段,那些华丽的琶音本应营造出来的绚烂的音色啊,从第一句开始,就模棱两可,然后一直被乐队盖住,完全听不到高音的精华,让人失望。感觉他在第一乐章尾声Agitato开始才进入状态,那段尾声是第一乐章最值得听的部分,可惜最后下行的双音半音阶又糊掉了,我不禁纳闷,他的基本功怎么了?

第二乐章还可以,中规中矩,毕竟曾经是辉煌的“肖邦大赛”第一名,基本的Rubato还是不错的,第二乐章第101小节开始的装饰音很满意,音色透亮。第三乐章终于放得开一些了,起码该出来的力度是出来了,没有被乐队盖过去,只是弹坏的地方也多,虽然无伤大雅,但却也不难察觉。我一直感觉李云迪弹得并不用心,比赛的视频大家都看过,知道他弹琴是个什么模样。这次虽然离得远,看不清楚脸上的表情是否依旧丰富,但上身的肢体摇摆却没什么幅度,不知何故。

我有时想,李云迪既然离开DG已经成事实,EMI能给他出片是好事,幸亏赶上了肖邦诞辰200周年,可一张“夜曲”市场竞争有多惨烈,前面多少绝版,他自己到底珍不珍惜这个机会?没有进步,谁知道哪张盘或许就是他最后的唱片。不是每个“肖邦大赛”第一名都能成为大师的。下周一的独奏会有夜曲,看他的情况再来下结论吧。

今天的音乐会我一直在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的循环中渡过,结束以后很无脑地给妈妈打电话,问是不是八度两个音频率不同,传到我耳朵的时间就不同。妈妈说波速是常数(我觉得我的物理没法面对江东父老啊)。然后我又怀疑自己的听力,是不是人家明明弹得很齐我却听差了,回来特地挑了鲁宾斯坦的版本听,发现老人家的开头清脆整齐,一乐章的结尾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总算松了口气,我的耳朵没出问题。

弹完以后没有返场曲目,也许对自己的表演也不满意吧,又或许都要留到独奏会,谁知道呢。

我很喜欢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的一句比喻:“远处高楼上缥缈的歌声。”

肖邦的夜曲精细而且丰富,总有些记成装饰音的乐句在右手高音处游走,似乎需要的就是这样缥缈的音色,好像夜莺偶尔的嬉玩。今天节目单上的五首夜曲,四首我自己都弹过,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度,作品9之2更算是肖邦最普及的一首夜曲,虽然我并未觉得很独特。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作品48之1,有点黯淡的夜色,略带危险。李云迪的夜曲弹得很好,音色和歌唱性都让人心旷神怡,时而清脆,时而朦胧。

相比来说,《“军队”波洛涅兹》就有些差强人意。前两天听协奏曲觉察的问题又浮现出来,右手和弦高音碰键很多,有些和弦散了。第一首夜曲的时候也似乎没有进入状态,好像稍微一不注意,八度就成了倚音,以至于之后我一直暗自担心。最后一首夜曲强音较多,自然也出现了很多影响旋律的丢音和碰键。

《平静的行板与辉煌的波洛涅兹》我自己没有弹过,也没有见过谱子,但觉得李弹得还不错,算是失误较少的一首曲子,情绪似乎也已经带动出来了。玛祖卡也是我不敢妄自评价的曲子,没接触过,但听过很多版本,均不相同,每次听不同的版本都好像是全新的曲子。玛祖卡是肖邦从心里撕下的作品,有一些热情欢愉的段落,但骨子里都是很哀伤的,因此我也不常听。也许是个人理解不同,我总觉得同样的作品33,比起波里尼一年前的诠释,好像没有那么动人,恐怕仍然火候不足。

《降b小调奏鸣曲》也是同样的问题,第一乐章不太流利,感觉有些拖拉,踏板用得也有些混乱。虽然肖邦的曲子踏板踩得并不用十分干净,但低音区八度上来好像都搅在了一起。第一乐章结束毫不犹豫的满场如雷的掌声,我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葬礼进行曲》,音色柔美,但沉重不够,总是欠了那么点说不出来的味道――陈味儿。最后一个乐章短小精悍,高效地营造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氛,就如前人评论那样,墓地上方盘旋的风,恐怕还要加一卜鬼火。

最后一首《“英雄”波洛涅兹》,开头踏板仍然混乱,上行的右手旋律重点都被糊掉了,听到这里我开始想是不是他的手受伤了,似乎强力度的右手高音总是碰键或是丢掉,让旋律支离破碎。节奏有点太赶了,自己也有些吃不消的感觉,有很明显的一个小节弹错了混过去。

他没准备加演曲目,返场又重复了作品9之2和“英雄”,不知是不是对自己之前弹的不满意。曾经看过外媒对郎朗和李云迪的评价。说前者弹琴毫无惊喜,独奏会和唱片上一模一样,而李云迪每次演绎都不同。所以往好处想,兴许李云迪想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同的诠释?“夜曲”仍然没问题,少了心理压力似乎挥洒更加自如,“英雄”倒是更急了,没有大的错误,但不保险的和弦仍然太多。

我有时候想想自己亦是幸运,亲耳听到两位“肖邦大赛”冠军的独奏会,肖邦曲目专场的独奏会,两人均是18岁获奖成名。成名后第12个年头,波里尼录制肖邦练习曲,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从一个冠军走上大师之路。获奖十年之后,李云迪录了肖邦夜曲。今晚的曲目有一半都在去年听白发苍苍的波里尼弹过:作品27之2、作品33、作品35、作品53。同样的“英雄”,正值壮年的年轻人竟不如微驼的老人处理得清晰有力,这难道不值得反思么?

在这个舞台上,诚然我也听到过比今晚差很多的音乐会,但一个“肖邦大赛”的冠军总不好落得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下场吧。对自己的要求降低了,技术必然会退步,现今还有女观众送礼,但过了今天还能在这条路上光辉地走多远?

我是真心希望再过一个十年,还能见到李云迪风光地站在舞台上。

但只怕年年岁岁歌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