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唱好“三部曲”,结石不再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唱好“三部曲”,结石不再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中糖、蛋白质摄入过多,肾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健康体检的不断普及,使肾结石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被告知得了肾结石的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找到一种既快又安全的方法将结石彻底清除。这种想法合情合理,但欠科学。专家指出:得了肾结石,不问病因闷头治疗并不可取,只有综合考虑、对因治疗才是上策。

肾结石病因、成分、大小、所处位置不同,治疗方案各异。因此,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肾结石,首先要做的是查清原因,随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不是急于考虑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结石去除。要知道,如果不从源头上去除肾结石的病因,比如尿路感染、梗阻等,即使当时能将结石清除,不久以后还会复发。只有遵循“三部曲”原则:明确诊断-据情治疗-预防复发,才能使人真正摆脱结石之扰。

哪些人易得肾结石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亚洲正常成年人肾结石的发病率为1%~5%,炎热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寒冷地区。男性患肾结石的概率大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41,20岁~45岁是高发高峰。女性发病存在两个高峰:25~40岁及50~65岁,出现第二个高峰可能与绝经及骨质疏松有关。

目前认为肾结石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析出的结晶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形成结石。下列人群特别容易受到肾结石的“青睐”:

1. 在炎热地区生活者:出汗多,尿液浓缩。

2. 常喝硬水者:尿中钙、镁排泄量增加。

3. 过多食用乳品者:尿中钙排泄量增加。

4. 多食肉者: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

5. 大量食用菠菜者:尿中草酸排泄量增加。

6. 有肾结石家族史者。

7. 有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如肾囊肿)、尿路梗阻着。

8. 有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

9. 特发性高钙尿症患者。

第一部:诊断同时辨病因

一般地说,根据病史、体检和必要的X线、B超等检查,不难作出肾结石的诊断。随后,应进一步了解结石大小、数目、形状和部位,有无合并梗阻、感染、肾功能减退,推测病因与结石成分。

尿路X线平片是确诊肾结石的重要方法。静脉尿路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能明确显示结石的位置和整个泌尿道情况。有较小且密度较淡的结石以及碘过敏者,还可做逆行肾盂空气造影或氧气造影,以明确结石位置。B超能诊断出X线阴性,直径>0.5厘米的小结石,缺点是细小结石常易漏诊。

此外,肾结石患者还应查血钾、钠、氯、钙、磷、镁、尿酸,甲状旁腺激素,尿常规,24小时尿量,尿肌酐,尿钾、钠、氯、钙、磷、镁、尿酸、草酸盐、枸橼酸盐,以尽可能明确结石产生的原因并推断结石成分。特别是反复发生肾结石的患者,常存在比较明显的遗传或代谢性因素,需仔细查找病因。

第二部:根据病情定治疗

肾结石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消除梗阻,保护肾功能、尽可能去除结石,以及防止复发。

1.饮水排石:是否需多饮水,应根据结石的大小而定(见下表)。

2.运动排石:估计能自行从尿路排出的小结石可根据结石所处的部位,做主动或被动运动,以利结石的移动和排出(见下表)。

3.饮食调整:饮食调整应根据结石种类和尿液酸碱度分别处理(见下表)。

4.内科治疗

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类肉瘤病、甲亢、多发性骨髓瘤、尿路感染、尿路梗阻等原因导致的肾结石,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此外,还可给予药物治疗,如高草酸尿症患者可口服枸橼酸钾和维生素B6,尿酸结石患者可口服碳酸氢钠和枸橼酸合剂碱化尿液等。

5.手术治疗

直径小于0.6厘米的结石,可先采用保守疗法。大一些的结石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体外震波碎石、输尿管肾镜取石或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以及手术切开取石等治疗方案。

第三部:修正行为防复发

肾结石的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很多肾结石患者在结石完全清除后,就是因为没有做好预防工作,从而导致结石复发,带来本可避免的痛苦。已发生过肾结石的患者应根据既往结石的成分及病因进行预防:

1. 多饮水,使尿中结晶不易形成。

2. 少吃动物蛋白、动物内脏。

3. 饮食清淡、少盐。

4. 不喝浓茶,改喝清茶或水。

5. 睡前不喝牛奶。

6. 保持乐观,适时调整心态。

7. 多活动。

8. 每年做尿液检查,定期行X线或B超检查,观察结石有无复发。

9. 解除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致病因素。

特别提醒

“不痛”并不代表“没事”

有些肾结石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匆忙就医,当疼痛解除后,常想当然地认为病好了,不再需要治疗。在门诊,我们曾遇到不少因肾结石导致尿路梗阻、肾功能不全,乃至尿毒症的患者,就是因为“不痛”而延误了治疗。因此,广大肾结石患者莫自行其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积极寻找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