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的活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寓教于乐激发学习的活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情境的驱动下,学生的想象、形象思维就会积极展开,情感就会被撞击,于是便会激发求知欲,产生强烈的参与性。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And stimulate learning

Zhou Qingming

【Abstract】In the driving of the situation, the students’ imagination, image thinking is positive, emotion will be the impact, so can stimulate the curiosity and generate strong participation. Make the Chinese teaching is full of vitalit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language.

【Key words】The language; Teaching; Thinking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受。小学生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运用一切具体形象的事物,来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 设问激趣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在语文教学中,教材中一些问题的解答是多样化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来创设情境。如《乌鸦喝水》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在上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已知,抛出“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的问题,把课文延伸出去,让学生帮助乌鸦想办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说话能力,还有利于诱发学生发展思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景

利用学生对知识的不平衡性,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例如在讲《称象》一课时,我先用课件播放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让孩子们从视觉及心理上感受到它的大、重。接着问学生:“谁有办法称出这头又高又大的大象的重量?”学生满腔热情地思考、探索这个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后来我就与学生对提出的解决方案——商讨它的可行性,最后引出曹冲利用水的浮力这一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办法。这样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局限性,巧妙地利用设问,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迫不及待地想得到正确的结论来创设问题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寓教于乐

小学的课文,大都是浅显易懂的故事或童话。在讲这类课文时,我经常利用形似舞台剧的表演来给学生创设情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上《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表演文中的小青蛙、小蜻蜓、小鱼儿和小水珠,模仿它们的表情、叫声、动作,让这些可爱的形象鲜活地走入课堂中,使学生觉得课堂妙趣横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转换角色参与,创设出生动鲜活、情景交融的生活化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烈的情绪,促使学生积极的、带有情感色彩去观察和体验客观情境,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

4 讲故事激情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上课经常会有不注意听讲的现象发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经常会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故事中,使学生感同身受。例如在讲《捧着空花盆的孩子》一文时,我先讲了《狼来了》这个故事来创设情境,然后问学生,你们愿意和故事中的小男孩交朋友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愿意,问:“为什么?”学生很快回答说是因为他不诚实,撒谎骗人,然后自然地导入新课,再问:“愿不愿意和本文中的男孩雄日交朋友?”学生就极想知道课文中的雄日是怎样一个孩子。这样激发出了他们的求知欲。

5 课件再现情景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例如:在讲课文《司马光》时,出示多媒体课件,一个孩子掉进大水缸,被缸里的水淹没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呀!小朋友有危险,大家快想办法救救他呀!”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救缸里的孩子。最后,又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即在多媒体课件中体现司马光砸破缸后,缸里的水迅速流出,缸里的孩子得救的情景。司马光想出的办法能在短时间内用最简单的工具把孩子救出来,这是多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本来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还明白了司马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是让“水离开人”,而不是按常理“让人离开水”。渗透了创造性思维中的逆向思维方法。

在情境的驱动下,学生的想象、形象思维就会积极展开,情感就会被撞击,于是便会激发求知欲,产生强烈的参与性。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科前沿学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