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极拳、交谊舞对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极拳、交谊舞对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探讨改善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最佳运动形式。方法:随机抽取了女性老年人132名,采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分所生产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对其静态平衡功能进行测试。所得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Post Hoc法评定参数组间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太极拳组和无锻炼组、交谊舞组和无锻炼组测试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太极拳组和交谊舞组间测试指标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和交谊舞均具有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功效,作用效果无差异;

[关键词]太极拳;交谊舞;女性老年人;平衡能力;对比研究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步行能力及ADL[1]。对比太极拳、交谊舞在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作用的差异,分析原因,得出更适合老年人改善静态平衡能力的运动形式。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池州市三所公园内,随机抽取了女性老年人132名,受试者要求为60岁以上的女性老年人,并且受试者在近半年内均无深感觉障碍等情况,详情见表1。太极拳组和交谊舞组的女性老年人运动史为1年以上,一周至少锻炼三次,每次锻炼的时间要长于一个小时;无锻炼组的女性老年人主要进行一般的散步。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分所生产人体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系统,测试过程中要求所有受试者脱鞋参加测试,分足站立, 每个受试者接受2种姿势的测试,即,双足睁眼站立(A)、双足闭眼站立(B),整个测试过程为2分钟。本研究采用了包络面积指标作为评判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由第一作者采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各指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Post Hoc法先比较组间评定参数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显著性水平为P

2 研究结果

3讨论

3.1太极拳组与无锻炼组的比较

由于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强调以腰为轴和身体重心的转移,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姿势控制运动,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身体生理机能,深受老年人喜爱。Hong[2]太极拳练习者和非太极拳练习者之间闭目单足站立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对保持和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有明显的功效,可使老年人的躯体感觉、肌肉力量等能力增强,从而延缓平衡能力的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组和无锻炼组重心包络面积在双足闭眼站立时呈显著性差异(见表2);结果说明练习太极拳能提高女性老年人的平衡控制能力。同时把太极拳组中70岁以上(13人)和无锻炼组60-64岁(15人)的女性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进行对比发现(见表3)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太极拳组70岁以上女性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和无锻炼组60-64岁女性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相当。

3.2交谊舞组与无锻炼组的对比

交谊舞运动是伴随着音乐节奏进行的,而且节奏缓慢,适合老年人生理状况。孙云霞研究显示,长期坚持秧歌舞练习老年女性的左、右足单足站立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坚持秧歌舞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心包络面积在两种姿势时,呈现显著性差异(见表2),结果表明交谊舞组的静态平衡能力要优于无锻炼组的静态平衡能力。同时把交谊舞70岁以上(15人)和无锻炼组60-64岁(15人)进行对比发现(见表3),两组的重心动摇轨迹长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交谊舞组70岁以上女性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和无锻炼组60-64岁女性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没有差异。

3.3太极拳组和交谊舞组的比较

由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的结果得出(见表2),两组女性老年人的静态平衡能力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可见太极拳和交谊舞在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效果无差异。

4结论

4.1与不锻炼组比较,太极拳和交谊舞运动均可以提高女性老年人的静态平衡控制能力。

4.2太极拳和交谊舞在改善女性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功效无差别,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性

参考文献

[1] 兰月,徐光青,李奎,等.坐立试验评价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研[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究[J],2007,22(4):323 325.

[2] Hong Y, Li JX, Robinson PD. Balance control, flexibility,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mong older Tai Chi practitioners[J].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0 Feb,34(1):29-34.

[3] 孙云霞.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与骨密度的影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0(1):119-12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196ZD)

池州学院2009年度引进研究生项目(2009RC013)

作者简介:刘崇(1983-),男,河北保定人,池州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