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公共体育课增设街舞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公共体育课增设街舞课程的可行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街舞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始于美国,并在90年代传入我国,迅速波及我国各体育领域的时尚运动。本文通过街舞的锻炼价值以及学生对街舞的喜爱程度调查研究,提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街舞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对街舞运动自身的发展和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完善以及全民健身的推广都极为有利。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 街舞 可行性

现阶段,中国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旧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利。不能与时俱进的适应现代化教学。我们要根据社会和人的需要,积极引入更多新兴的教学项目。然而在当今大学生中以崇尚自由、自主和自我体现为潮流。高校的体育课堂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而是要更多的学生凭着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

一、街舞的起源和发展

街舞是由健美操延伸而来的更具有活力的健身项目,是爵士舞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争性,舞者即兴表演,动作优美随意,个人发展空间比较大,参加者多以黑人为主,这些人终日在街上跳舞,加上节奏鲜明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风行一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健身街舞课,强健学生身体,丰富学生生活,必将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二、街舞功能

(一)街舞具有有氧运动的功效:多以绕环和小关节的运动为主,使身体不经常运动到的小关节和小肌肉群得以充分锻炼。加之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强度适中,除了能提高练习者的心肺功能的外,还能达到减脂控重塑形的目的,特别是对小关节周围的肌肉群的减脂具有特效。

(二)街舞对于协调能力具有挑战性:街舞的风格多样,动作变化丰富,规律性不强,多数动作都是由各个部位协调配合来完成的小关节和小肌肉群的运动,这些都需要练习者的协调性很好,街舞练习过程中对改善人的协调性是卓有成效的。

(三)街舞对健身心理的调节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科技所带来的舒适和便捷生活的同时,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也与日俱增,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街舞作为一项健身运动,在动感十足的音乐伴奏下,练习者可以尽情地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宣泄负面情绪、排解压力,尽情地享受街舞运动所带来的欢乐,所以有人称之为街舞是唯一让人带着笑容进行训练的运动。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街舞课程的必要性

街舞及其技术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基本上体现了如下特征:

(一)街舞虽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街舞在我国迅速普及全国。成为一项健康、文明而规范的社会活动。因而,其不仅具备了现代教育的运动机制。同时也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封闭性”。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时尚的健身项目,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二)在实现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兴趣、个人的努力和社会需要的特殊结果的前提下,达成教育机会的民主化。对于爱好者及其本身的教学形式和过程,无一不体现出现代社会对教育民主化的要求。

(三)现代教育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要求的基础上,高校要设置新课程,突出教育特色。

四、高校公共课开设街舞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一)随着2002年8月6日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给出高校的指导思想,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把“健康第一”作为出发点,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体育课程内容应丰富多彩,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权利。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爱好,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高校是青少年聚集的地方,是时下青少年推陈出新、敢于创新的精神特质的反映。将街舞引入高校体育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街舞在这几方面都具有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具有较好的场馆条件和师资条件。有利于街舞的开展、调配。由此可见街舞课程在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很有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

(二)据实践及收集到的资料表明:街舞课上学生积极踊跃,气氛较。浓厚的学习兴致及街舞对基础水平的要求不高,反响良好。虽然总体的初始水平参差不齐,但毫不阻滞进度。而另一方面,街舞项目对场地、器材、环境的要求不大。因此对于街舞,我们应有一种创业精神与“拿来主义”之魄力,使之在高校开课、普及成为现实,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人才。

五、对策与建议

(一)高校应顺应大学体育改革趋势,将街舞纳入大学体育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校园健身文化。

(二)可以从社会上请专业的街舞教练进驻学校教学,也可以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学习社会上街舞的流向趋势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从而适应大学生的街舞需求。

(三)街舞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针对学校体育教材的缺失,是值得推广的体育项目,各高校应积极编写一套适合学生的街舞教材,创建我国高校街舞文化,推动街舞运动的发展。

(四)积极发展学生社团,营造校园街舞气氛,提供大学生街舞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黄璐,邱新宇.街舞与健美操项目特征之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2] 黄璐.街舞运动风靡于世界的原因分析及趋势预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6):44–45.

[3] 宋红莲.街舞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探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6):129–13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