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129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复习的内容。复习的内容穿插在第二、三、六、八、十、十一单元和第十二单元的课题3,涉及的知识点贯穿在整个九年级教材的始终,但是知识点比较分散,要求层次也不一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和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本节课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对本主题的内容进行整理并作适当拓展,使学生对其有个全面的认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为接下来的实际应用作好准备,也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作好铺垫和教学衔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题的内容较多的涉及到物质分类的概念,即抽象繁杂又枯燥无味。如果过分偏重于对概念定义的解析,将某些概念(如混合物、纯净物等)作机械的比较,不仅脱离了《标准》的要求,而且学生很容易疲劳,产生思维迟钝,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因此而减弱。因此教学中重在启发,贵在引导,通过创设生动、丰富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见物质入手,配以多媒体的辅助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简单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注意把握好教学的要求并适当加以拓宽,以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的衔接和迁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减少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咬文嚼字,配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防止学生出现学习的分化。

3.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框架整体,教会学生学会归纳和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学过的物质的类别,能从组成上识别各类物质,并再此基础上加以拓展

2.能对一些物质加以区分,建立起物质分类的初步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像、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诱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自我构建

【教学准备】 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下列五种物质:氧气、铜、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有哪些分类方法?

生: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1.单质:氧气、铜

化合物: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

2.常温下是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常温下是固体:铜、碳酸钙

常温下是液体:硫酸

3.含氧元素的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

不含氧元素的物质:铜

……

师:评价

师:再给出八种物质:氢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空气、石灰水、碳、氧化铜,又有哪些分类方法?

[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猜测,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

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1.纯净物:氢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碳、氧化铜

混合物:空气、石灰水

2.含氧元素的物质:、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空气、石灰水、氧化铜

不含氧元素的物质:氢气、碳

……

师:到20世纪为止,人类已发现的物质多达3000多万种,令人眼花缭乱。应如何来研究它们?

生:讨论,汇报。(从物质的性质、物质所含元素、物质的类别等不同角度归类)

[复习已有的知识,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

师: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提供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过的一系列物质,如水、硫、四氧化三铁、镁、铝、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类别。

[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已学的物质]

生:依次说出各物质的类别。

师:为了便于记忆和进一步深化对物质知识的学习,需要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

生:尝试总结物质的分类情况。

师:通过下列讨论题,提供分类标准:

1.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可以将物质分为几类?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是否异同”又将如何分类?

3.在单质中,根据性质差异可以如何分类?

4.在化合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可以如何分类?

[此处可以拓展:让学生根据书中介绍酸、碱、盐的有关知识,初步总结出酸、碱、盐的基本定义,加强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达到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5.在氧化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如何分?

[此处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展介绍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究竟哪些氧化物能够和对应的酸或碱起反应,有利于学生对酸、碱通性的认识加强,达到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但是也不宜做过多强调。]

生:分组讨论物质的分类并小组代表汇报,更正总结情况。

1.根据物质的分类是否单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二类。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是否异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根据性质差异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在化合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5.在氧化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根据性质差异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分类的标准,有意识的对分类的范围加以拓展,有效的构建初、高中的知识衔接,此时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归纳出物质的分类,用图表示。

[学生此时掌握的情况大致正确,已经具备了在此基础上的分类总结]

【分类一】

【分类二】

[完善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师生:评价各种分类图的优缺点。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理解掌握]

师:你能建立下列概念之间的网络关系吗?写出来并说出你的理由。

物质、化合物、纯净物、单质、非金属、金属、稀有气体、

混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生:讨论交流、结合上述图示,尝试构建网络图

师:关于物质的分类,你们还有哪些方法?大家通过交流,可能有所收获!

生: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在交流过程中,引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为高中学习提供基础知识]

师:请将下列物质(能用化学式表示的请用化学式表示)分别对应填入你所编制的网络关系图中?

五氧化二磷、铁、铜、硫、金刚石、硫酸、碳酸钙、氢氧化钠、空气、醋酸、乙醇、石灰水、氯酸钾、四氧化三铁、镁、氦气、氮气、纯碱、煤、生铁

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师:评价。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网络图,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后反思】

本案例主要复习化学物质的分类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要求不高,只要学生有一般性了解即可,尤其是酸、碱、盐的定义在书中并未涉及,而且物质分类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照本宣科,不予重视,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体系,而物质的分类相关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本节课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

1.利用复习课的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知识的拓展和提高提供了条件),主要抓住物质间的内在的联系这一主线,进而加以拓展,建立起物质分类的初步框架结构,使得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在本节课中得到细化,形成了完整的网络框架整体

2.不在是单调的概念复习,而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率高,学习也不感到疲倦。

3.拓宽介绍了酸、碱、盐的基本定义形成知识,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有关知识,,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质分类的知识作好铺垫,有效的构建了在物质分类这一知识点方面的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4.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后继学习提供了保证。

5.由于本节课注重了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其授课难度比较大,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中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