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之感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之感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入,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众多的问题、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为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我省在2008年开始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新课改的洗礼。作为一线教师掌握着最新的关于新课改效果的第一手资料,是新课改实施中最主要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践主体之一,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这场改革潮流之中。通过个人亲身体验,面对新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对新课改的实施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树立新课改理念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先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课改理念。

第一,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责任,那么首先就要更新观念。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要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关注每一位发展的人,关注每一位有着丰富个性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在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已获得的经验;要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来判断什么知识重要、什么知识不重要,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来选择教学方式,更好的服务学生。

第二,教师要坚持“开放性”的教学理念。所谓开放性,就是不拘于传统的、固定的或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打破学科、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实行思维方式和教学途径的多元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固定式的东西过多,“千人一面,千课一面”成了一种常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选择应该是开放的。

第三,教师角色观念要转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大胆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要善于把学生推向“舞台”,由他们自己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乱。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第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严肃而且抽象,部分学生觉得没意思,就不主动学甚至放弃听课,这就需要教师在通过各种手段将知识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包括讨论、辩论、演讲、表演、多媒体教学、情景创设等,涉及丰富的参与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里得到启发。

第二,营造学习氛围。创设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政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增强的健康人格的关键。长期以来,教师都被看作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从而形成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教诲,师生间不能以平等的身份交流意见、共同探讨科学知识的局面,其负面影响就是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宽松充满温情的学习氛围,形成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的任务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勇于创新,自由地与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发挥到最大,学生学习的劲头将更足,学生的潜能将会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第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使思想政治课让学生易学易懂,就要使教材贴近生活,增强可操作性和可信度。同时还要求政治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掌握课堂艺术、学会因势利导和驾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激发他们对政治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确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必然要对原有的教育观念做出革命性更新,即偏重于教师之教转向注重学生之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发展学生智能为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意识,必须树立以学生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要素构成:1.阅读—学生阅读;2.探究—学生对问题研讨和议论;3.精讲—教师精讲;4.精练—学生练习、巩固、强化。这是一种以学生探究,讨论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提高觉悟,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使研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讨论前要作好准备工作,大致分为四个环节:1.是指导学生认真而快速的阅读教材,使学生理清教学内容的层次,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思维状态。2.是提问和质疑。让学生尽量把问题提出,把疑点摊开。对于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经过适当的综合和归纳,确定富有代表性、关键性和针对性的研讨内容。3.是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其中,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为主要形式,讨论中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论,启发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和论证问题,使他们的观察、分析、论证和创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4.是教师进行综合、归纳、评议。待问题研讨到某种程度后,老师作画龙点睛的讲解,提出鲜明的观点,作出明确的回答,同时,对研讨过程给予积极评价,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评议,启发他们正确地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判断和论证能力。